感覺這行情沒啥可說的。
A股全面註冊制和國際化的趨勢是擋不住的,好公司就要耐心的捂住,因為這些都是稀缺資產。
不管願意與否,銀行裡的幾十萬億儲蓄資金在存款利率不斷走低的趨勢下,面臨資產重新配置。
房地產市場過去十年一直是居民配置的重要方向。
目前三四線城市巨大的商品房庫存,以及人口遷徙特徵決定了去除一線以外的大部分地區房市已經失去了吸引力。
理財產品和債券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收益率也在不斷地下滑,所以今年大量的場外資金都去買了基金。
年末這一波行情主要還是圍繞機構展開,其實就是機構年末衝排名的最後一波衝刺。
當然如果你要聊估值的話,現在已經沒法聊了。
白酒的估值不便宜,但是白酒裡扎推了大量的頂級機構資金,大機構不砸盤這裡根本不會跌下來。
大機構為什麼要砸盤?
大機構砸了能調倉到哪裡去?
沒有更好的選擇。
只能無腦抱團,要麼大家一起死,要麼大家一起賺。
中國的銀行股是全球銀行估值最低的,香港股市的銀行股估值比A股還要低。
銀行股如果要翻身的話一定要改變現在依賴房貸躺贏的盈利模式。
因為銀行的盈利模式過度依賴地產鏈,所以,美股炒復甦預期的時候銀行股全部炒翻天,A股的四大行還在地上趴著。
金融裡的證券領域,原本就有著全面註冊制的預期,可整個市場機構都在酒裡如痴如醉。
我覺得這種分化的情況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裡會發生改變。
繼續捂,熬都熬過來了。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