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儘量多的公司一方面可以增強持股信心,另一方面對於整個行業會有更深刻的理解,比如現在有很多傳統的價投對於某些行業的高估值完全是一種嘲諷的態度,僅僅用資金抱團來解釋,但又架不住人家不停地漲,總覺得市場錯了,每天發牢騷。
但其實在市場面前,我們必須接受,並不是所有的高估值都是不合理的;當然,有時候市場確實錯了,我們也要有自己的原則,比如沒有基本面支撐的炒作的題材股漲的再高,我們也是絕對不能碰的。
但對於愛爾、恆瑞這種公司,抱團能抱5年嗎?如果5年以來市場對於它們一直是這個態度,那錯的就不是市場而是我們投資者了,光用資金抱團來解釋顯然缺乏說服力。
一、估值的藝術
歸根結底還是他們沒有嘗試研究新的行業,理解新的邏輯,就拿創新藥來說,他們始終不能理解一個業績增速20%的公司為什麼給60倍估值?
但如果你研究一下創新藥的特點,接受度就會高很多了,因為一款新藥暢銷的話說不定就能帶來幾十億的營收增量,比如目前PD-1藥物全球銷售額高達千億人民幣,中國市場據估算也有800億,這種產品屬性是不同於傳統行業的,相應地在估值方面也就有不同於一般公司的方法。
也有人拿中國的創新藥企業和美國的企業比,我認為這也是不合適的,因為兩個國家的創新藥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美國是已經進入低速增長階段,中國才剛剛起步,當然要用不同的估值體系。
這就好比,20年前的銀行和地產都是20到40倍PE,而現在是6到10倍了,因為過去銀行地產是高速增長,現在變成低速增長了。
二、創新藥大漲
這兩天創新藥板塊強勢上漲,主要推動力就是網傳恆瑞PD-1進入醫保的談判結果好於預期,雖然最終結果還沒有公佈,但網傳的結果已經滿天飛了,一般來說網傳版本和最終的實際結果不會差太多。
按照現在網上流傳的說法,這次恆瑞是最有可能進醫保的,而幾家外企由於自己的全球價格體系的原因,不願意過多降價,可能這一次不會進醫保。
同樣是降價,為什麼上次器械集採降價時相關企業血流成河,這一次PD-1降價,相關企業反而大漲?還是要從產品的競爭格局說起,目前在中國上市的PD-1/PD-L1產品一共只有8個,如果四家外企像網傳的那樣已經全部出局的話,那就只剩下三家中國企業恆瑞、百濟神州、君實生物,加上去年已經進了醫保的信達生物。這四家中國企業裡,其它三家都還在燒錢搞研發的階段,只有恆瑞是能穩定盈利的,在價格方面,恆瑞完全可以戰略性地報出最低價,率先佔領市場。
這個策略對於目前超過30家的PD-1在研企業來說,也是一種威懾,有些創業性企業看到降價幅度太大後,也許就會放棄繼續研發,一定程度上也許可以避免惡性競爭。
去年信達生物的PD-1第一個進醫保,降價幅度為64%,但今年上半年,信達的PD-1銷售額同比增長177%,說明量增是完全可以彌補價減的損失的。
雖然我目前沒有買恆瑞,但創新藥板塊漲了,CRO也會水漲船高,最近CRO中的泰格率先創了新高,緊接著藥明康德也新高了,我相信要不了多久,龍頭CRO企業應該都會創個新高吧。前段時間我喊破嗓子讓大家買CRO,都出手了麼?
我知道很多人在等到股價真跌下來的時候,又畏手畏腳了,告訴大家一個方法克服恐怖,想好要買入的價格,開盤後就掛上買單不管了,中途不要看盤,因為你一看盤就會害怕,等到收盤時你會發現已經成交了。
三、醫藥股選股思路
關於醫藥股的選股思路,前面我寫過兩篇文章。
《我看好的醫藥行業牛股清單》
《我認可的幾支高估值股票,碰到低點後買入可以持有3到5年,穿越牛熊,賺錢又不操心》
從這兩個月醫藥股的走勢來看,我當時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下面再補充幾個觀點。
第一個觀點是,買醫藥股邏輯比估值重要,邏輯不對,再便宜也不會漲;相反,邏輯對了,哪怕暫時貴一點,未來也很光明,只是等待的時間會長一點,最終還是能賺錢。
第二個觀點是,對於高估值的醫藥股,如果恐高的話可以分批建倉,不要總想著等絕對的合理估值,等來等去,越等越高。
我相信,明年醫藥股會繼續分化,漲的繼續漲,跌的繼續跌,不太可能出現像今年上半年的普漲行情,沒有一定的研究能力的人在醫藥股上並不一定能賺到錢,所以,醫藥雖好,也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