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作為乳品的下一個增長點,低溫鮮乳市場競爭如火如荼。

公開資料顯示,包括蒙牛及伊利在內都展開了一場轟動整個行業的“奶源大戰”,各大乳企都參與其中,比如蒙牛乳業增持中國聖牧(01432.HK),伊利股份入股中地乳業(01492.HK),除了蒙牛和伊利之外,中國飛鶴以超30億港元收購原生態牧業(01431.HK);新乳業(002946.SZ)併購寰美乳業100%股權;越秀集團擬30億參與輝山乳業重整佈局南北奶源。

作為參戰者之一,新希望乳業對於這次低溫奶之爭充滿了自信——公開資料顯示,針對低溫市場之爭,新希望乳業展開了“以鮮戰略、數字化、激勵機制、併購整合”的四輪驅動戰略,從整個產業鏈角度展開全面競爭。

新希望乳業的勝算有多大?

新希望乳業以四輪驅動切入低溫奶市場

新希望乳業對低溫市場競爭志在必得。

眾所周知,在中國的液態奶市場主要分為低溫巴氏奶和常溫奶兩大類,目前,“低溫鮮乳”已經成為中國乳業的下一個發展趨勢,處在高速發展當中。

伴隨消費升級,以高品質為特徵的巴氏奶需求增長迅速。據《中國低溫奶行業深度分析研究報告》資料顯示,巴氏奶行業增速從2015年的6.1%提升到2019年的11.6%,行業增長進入加速期。2015-2019年巴氏奶行業規模CAGR達9.2%,單價CAGR達3.2%,銷量CAGR達5.9%,呈現量價齊升態勢。

資料顯示,2019年冷鏈物流行業市場規模增速17.6%,市場需求噸數較2年前增加33%,低溫乳品因其營養豐富、有利於免疫力等產品特性越來越被市場認知,品類增長明顯。

據吳曉波頻道釋出的《2020消費品牌增長洞察報告》顯示,取得良好增長的企業,大都抓住了新中產和Z世代這兩大增長型客群。而對於低溫鮮乳的青睞,是這兩大主力客群的共同偏好——受新冠疫情和社會環境變化的影響,當下的市場形態和年輕人消費心態正在發生巨大變化:

一方面受到生活壓力,主動和被動地過著不健康的生活;

不過,對於這個低溫奶這個千億市場,幾乎各大乳業也同時展開了激烈競爭。

尤其是對於奶源的併購爭奪當中更是激烈——公開資料顯示,低溫鮮奶的保質期一般不會超過5到7天,低溫酸奶的保質期一般在18-21天,生產與運輸過程中都需要冷鏈配送,配送距離離奶源越遠,產品成本就越高。這種特有屬性使低溫奶的配送範圍十分有限,同時也給低溫奶實現全國化設定了很高的壁壘。

天風證券指出,液奶行業進入成熟期,競爭加劇,增速放慢已是事實。優秀的併購整合能力將成為乳企謀求外延增長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以國外乳業龍頭雀巢為例,在進入相對成熟的階段後,將會透過併購剝離來最佳化存量資產和尋找增長動力。目前,酸奶和低溫白奶增長領先行業,帶來乳製品行業結構性機會。未來新乳業在低溫奶領域,存有三大增長點。

公開資料顯示,對於“鮮戰略”,新乳業的運營邏輯為:在城市周邊建立自有生態牧場,並將牧場、工廠和銷售終端都設定在距離城市150公里的“鮮半徑”之內,並透過建立完整的冷鏈運輸鏈條,讓乳品在24小時內就可到達銷售終端,確保產品安全、營養。

為了實現“鮮半徑”這個目標,圍繞“鮮戰略”,新希望乳業展開了有序佈局,不僅構建了覆蓋西南、華東、華中、華北、西北等區域的牧場、工廠、市場組合模式,而且還靈活運用科技手段,進一步完善“鮮戰略”從牧場到餐桌的每個環節、鏈條,可以說,新乳業對於低溫奶市場是透過全面升級產業鏈而展開。

簡單總結為,圍繞低溫奶市場,新乳業展開了以“鮮戰略、數字化、激勵機制、併購整合”四輪驅動全面競爭。

新乳業以四輪驅動實現低溫奶全產業鏈升級

與其他乳業僅僅圍繞奶源展開併購不同,對於低溫奶市場,新乳業不僅圍繞奶源展開激烈併購,更是透過數字化、激勵機制等方式展開了全面競爭。

以奶源為例。

公開資料顯示,圍繞著奶源,透過“併購整合”策略,新乳業與包括伊利、蒙牛在內的各大乳業展開了激烈競爭。

對此,新乳業董事長席剛曾表示,併購整合方面,新希望乳業韜光養晦,從業務、品牌、團隊、文化各環節,一項一項捋,厚積薄發。市場反應及技術創新方面,遵循新、鮮、快原則,向用戶要靈感、向同行要經驗、向歐美要技術、向澳新要資源,用開放共生的姿態做有競爭力的品牌。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透過多年經驗積累,新乳業正是併購整合的標杆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透過過去幾年的併購整合,截至目前,新乳業旗下有 47家控股子公司、 15個主要乳品品牌、 16家乳製品加工廠, 13個自有牧場。為推進“鮮戰略”落地,新乳業靈活運用科技,進一步完善“鮮戰略”從牧場到餐桌的每個環節、鏈條。牧場養殖、育種技術及資訊化技術改進最佳化後,新乳業的奶牛平均單產、商品奶比例、原料奶品質、成母牛繁殖等指標均有提升,原奶供應的穩定性進一步增強,所有工廠都通過了“優質乳工程”的最佳化升級。從區域角度看,除其西南大本營外,在華中、華東、華北、華南均有佈局,甚至在西北地區也實現了全面覆蓋。

2020年12月15日,低溫鮮乳代表品牌新乳業釋出公告,除7.18億元可轉換公司債券用於收購寰美乳業及其品牌夏進。

其實,早在2020年5月5日晚間,新乳業就曾釋出公告稱,擬以17.11億元價格收購寧夏寰美乳業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對於此次收購,新乳業表示,併購整合區域性乳企一直是新乳業的獨特優勢和核心競爭力之一,透過此次交易,將進一步發揮新乳業的上述優勢和競爭力,實現上市公司銷售區域的拓展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事實的確如此。寰美乳業作為寧夏老牌乳業公司,在乳業當中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優質資產——不僅生產經營一直處於穩定狀態,而且品牌優勢在當地極其明顯,2019年1月至11月,寰美乳業營收已經達到13.81億元,如果再加上2019年,新乳業的56.75億元營收,新乳業在營收規模上可達70億元,可以說,這使其一腳邁進了全國乳業的龍頭行列,隨著其併購後的整合開始以及品牌效應的進一步擴散,其營收百億近在咫尺。

可以說,透過此次併購寰美乳業,新乳業不僅透過地域拓展實現了新的盈利增長點,實現跨越式發展,將西南、西北的戰略佈局連成一片,而且還進一步鞏固了新乳業在西部市場的領先地位,提升了新乳業在全國的影響力。

對此,一私募經理曾公開表示,“17億元收購寰美乳業是新乳業外延擴張、做大做強的一步妙棋,主要從三方面來看,第一原本公司就與寰美有一定合作,收購後中間成本省下了,第二雖然寰美的低溫奶佔比不大,這與奶源供應有一定聯絡,考慮到去年新乳業收購現代牧業,公司在寧夏新建牧場,這無疑也會提升寰美低溫奶業務開展,符合公司鮮戰略,第三,進入寧夏,開始打通西北市場,與公司所在西南呼應,強強聯合之下,兩大區域協同發展可以會出現1+1大於2的化學效應”。

除了併購整合模式之外,新乳業還圍繞低溫奶市場展開系列數字化升級,讓養殖行業透過科技手段實現全面升級。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9年9月,新希望乳業在上市後不久,就提出了“數字化戰略”,新希望乳業透過人工智慧、物聯網、車聯網在牧場、生產端和物流端的應用,掌握細節資料,實現更精確的貨物匹配和全程保鮮。

“透過數字化戰略的實施,新乳業要讓將來每一瓶牛奶的誕生,背後都是來自包括牧場、生產端、物流端直至消費端全鏈條的數字化轉型支撐”席剛表示,新乳業數字化戰略的目標,是實現全場景的科技賦能,以“極致新鮮”為改造目標,使用高標原奶,透過無縫冷鏈,實現無間斷生產,使全產業鏈具備安全可見、柔性生產、所得即所需的能力。推動乳企的數字化轉型,要改造和提升“新鮮生態圈”的每個鏈條,讓產品變得更具有競爭力,把乳業的科技“芯”片牢牢抓在手裡,推動建設面向未來的智慧“芯”乳業。

如今,經過一年多落實,伴隨著“智慧牧場”等專案的實施,新乳業已經透過科技手段從源頭保證奶牛的健康即乳製品的品質——公開資料顯示,透過為現有生態牧場配備互聯互通、物聯網應用、資訊化系統升級、AI智慧演算法等技術,在四川,新乳業的部分奶牛已經可以實現“VIP尊榮待遇”,不僅擁有自己的「身份證」;24小時佩戴智慧項圈,包括每天的呼吸頻率、活動量、休息時間以及反芻情況,都可以被清晰的記錄下來;還有專屬的「管家」和專屬醫生為它們服務。

除了在奶源方面提升品質之外,在研製低溫奶的口感方面,新希望乳業在生物科技方面進行了大量投入,進一步保證低溫乳品的品質——據相關資料顯示,在原有的“四洲四國”的國際科研佈局和產業研平臺資源基礎之上,新希望乳業還就低溫奶的菌種研發、細分營養需求的產品研發、殺菌工藝等方向進入了深入研究,內容涵蓋生命早期營養、老年營養、疾病及公眾營養等領域,確保為低溫奶的產品創新提供自有生物技術IP輸出,與此同時,新希望乳業還與高校合作完成了“功能性乳酸菌靶向篩選及產業化應用關鍵技術”,旨在進一步開發我國自有智慧財產權的功能性乳酸菌菌種資源,保證低溫乳品的相關品質。

最終,在大量投入研發技術的基礎上,新希望乳業還先後推出了黃金24小時鮮奶、業內首款“嚼得到益生菌”的活潤晶球酸奶、首創細膩口感與0蔗糖平衡的初心0蔗糖素顏酸奶、eyes care低溫“養眼牛奶”等多款特色創新產品,在低溫奶市場異軍突起,贏得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

三年翻一倍 新乳業能夠實現嗎?

2020年12月15日,在釋出公告完成寰美乳業收購的同時,新乳業還發布了另外一個重大事項,那就是一則關於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根據該計劃,新乳業向公司核心團隊41人,以每股9.35元的價格,授予1378萬股限制性股票,不過,這份股權激勵的前提則是2023年度合併營業收入和淨利潤與2020年相比,增長率均不低於95%。

這也意味著,新希望乳業要在未來三年內,實現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翻一番。

“未來三年,新乳業要實現倍增,成為低溫市場的領導者和併購整合的領先者,”新希望乳業相關負責人表示說。

為了實現低溫奶競爭的最後一步,新乳業展開了針對新乳業核心團隊的“激勵機制”,當然,這也是新乳業四輪驅動當中的一個戰略。

新乳業的核心團隊能否完成2023年營收及淨利潤翻番的目標嗎?

至少,在新乳業的增速來看,這一目標值得期待。

2020年10月28日,據新希望乳業釋出的2020年三季報顯示,僅在2020年第三季度,新希望乳業營收21億,同比增長39%;淨利潤同比增長52.51%;新乳業鮮奶第一品牌24小時巴氏鮮牛乳持續高雙位數增長,初心0蔗糖素顏酸奶連續三個月銷售翻番,訂奶入戶渠道規模也呈現同比雙位數增長,低溫乳品的各項業務成績亮眼。

在“鮮戰略、數字化、激勵機制、併購整合”的四輪驅動戰略,新乳業能否在低溫奶市場這場戰爭當中脫穎而出?

10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危機來了,你要是看不到機遇那一面,那就只有直面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