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哥”恆瑞醫藥罕見漲停;FDA顧問小組以壓倒性的票數,支援批准Moderna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
過去一天,醫藥市場有哪些熱點值得關注?讓讀懂君帶你一起看看吧。
PS:每個工作日早晨,「讀懂財經」每日“藥”聞,準時更新,第一時間帶你追蹤醫藥市場熱點。
01市場“藥”聞
1)恆瑞醫藥一度漲停,股價再創歷史新高
12月17日開盤後,恆瑞醫藥高開高走,午後強勢漲停,股價再創歷史新高。截至昨日收盤,恆瑞醫藥大漲8.42%。
另外兩家入圍醫保談判的PD-1藥企百濟神州、君實生物股價表現平平。百濟神州(HK:06160)微漲0.2%,而君實生物(SH:688180)收跌1.16%,盤中跌幅接近5%。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資本市場已經就談判價格做出反應,但醫保局尚未披露最終談判價格。最終,還需要以醫保局公佈的價格為準。
02公司“藥”聞
1)榮昌生物抗HER2抗體偶聯藥物擬被納入突破性治療種
12月17日,CDE官網顯示,榮昌生物(HK:09995)的“注射用重組人源化抗HER2單抗-MMAE偶聯劑(維迪西妥單抗)”擬被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擬定的適應症為,既往經過化療失敗後進展的HER2過表達區域性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
HER2是一種重要生物標誌物,在許多不同的組織中有普遍表達。HER2過表達通常被認為是多種癌症型別的基因驅動因素。·
維迪西妥單抗是榮昌生物開發的一款靶向HER2的抗體偶聯藥物,正在被開發用於治療目前缺乏治療手段的常見HER2表達適應症。
今年9月,該藥已被美國FDA授予突破性療法認定,用於尿路上皮癌二線治療。
2)復宏漢霖利妥昔申請新適應症上市
12月17日,復宏漢霖釋出公號表示,其自研藥品HLX01(利妥昔單抗注射液)新適應症上市註冊申請獲藥監局受理,本次提交的新適應症為類風溼關節炎。
利妥昔是全球最暢銷的單抗類藥物之一,原研廠商為羅氏。在專利到期後,國內藥企紛紛佈局,復宏漢霖開發的HLX01便是利妥昔類似藥。
復宏漢霖利妥昔於2019年2月獲批在中國內地(不含港澳臺)上市,目前其已獲批適應症狀包括4種不同型別的淋巴瘤以及一種白血病。
3)恩華藥業米達唑侖注射液透過一致性評價:系國內首款獲批
12月17日,恩華藥業(002262.SZ)釋出公告稱,其產品米達唑侖注射液得到藥監局審批,透過仿製藥質量和療效的一致性評價。
咪達唑侖用於治療失眠症,亦可用於外科手術或診斷檢查時作誘導睡眠用。截至目前,恩華藥業的咪達唑侖注射液,為國內首家透過一致性評價的產品。
03海外“藥”聞
1)Moderna新冠疫苗透過FDA答辯,即將獲批
12月17日Moderna向FDA專家委員進行答辯並投票。
Moderna詳細介紹了疫苗原理、臨床試驗設計及結果、有效性安全性分析、後續安慰劑組受試者接種安排等問題。
最終,FDA顧問小組以“20票對0票、1票棄權”的壓倒性的票數,支援批准Moderna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
根據此前公佈的資料,mRNA-1273防護效果不錯。最終分析結果顯示,mRNA-1273的防護效力達到94.1%。在18-65歲的參與者中,防護效力為95.6%,在65歲以上的參與者中,防護效力為86.4%。
在因為基礎合併症有風險患上重症COVID-19的受試者中(包括肥胖、慢性肺病、心臟病、糖尿病、肝病、HIV感染),mRNA-1273達到95.9%的防護效力,與整體人群的防護效力相當。
在預防重症COVID-19方面,mRNA-1273達到100%的防護效力,臨床試驗中總計發現30
名重症COVID-19患者,均來自對照組。
不過,Moderna安全性方面要比輝瑞/BioNTech臨床結果要差一些,特別是三級以上區域性/全身不良反應事件率分別達到9.1%和16.5%。從這個角度來說,接種者的體驗可能偏差。
2)全球首個狼瘡性腎炎藥物獲FDA批准
12月17日,葛蘭素史克宣稱,FDA批准其產品BAFF單抗Benlysta用於治療狼瘡性腎炎。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FDA批准的首個狼瘡腎炎治療藥物。Benlysta此次獲批用於治療狼瘡性腎炎基於其Ⅲ期臨床研究,治療兩年PERR為43%,相較對照組的32%提高了11%。
此前,Benlysta在2011年被FDA獲批用於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Benlysta在2019年銷售額為6.89億美元,預計今年將接近8億美元。
3)諾華7.7億美元收購美國神經科學公司Cadent
12月17日,瑞士製藥巨頭諾華宣佈,將以至多7.7億美元收購美國神經科學公司Cadent,從而獲得Cadent的神經科學產品組合的全部權利。
根據協議,諾華將在交易完成時支付2.1億美元首付款。未來在Cadent業務達到特定里程碑的情況下,諾華還將支付至多5.6億美元。
4)一線治療食管癌,Keytruda組合療法獲FDA優先審評資格
12月17日,默沙東宣佈,FDA已接受為其PD-1 Keytruda遞交的補充生物製品許可申請,用於與化療聯用一線治療區域性晚期不可切除性,或轉移性食管癌和胃食管連線部癌患者。
此項申請基於關鍵性3期臨床試驗的積極結果。根據此前公佈的中期分析資料,在中位隨訪時間為10.8個月時,Keytruda組合療法與化療相比,將患者死亡風險降低27%(HR=0.73,95% CI,0.62-0.86,p<0.0001)。患者中位總生存期達到12.4個月,化療組這一數值為9.8個月。
在亞洲患者亞群中,這一組合療法顯示出更好的療效,能夠將患者死亡風險降低36%(HR=0.64),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41%(HR=0.59)。
FDA授予這一申請優先審評資格,預計將在明年4月13日之前做出回覆。
5)葛蘭素史克8.15億美元引進臨床前階段PVRIG抗體
12月17日,葛蘭素史克宣佈,與腫瘤藥物研發公司Surface Oncolody達成最高達8.15億美元的合作。
根據合作協議,葛蘭素史克以8500萬美元預付款+7.3億美元里程碑金額引進後者研發的PVRIG抗體SRF831。
PVRIG是一種表達在T細胞和NK細胞表面的免疫抑制分子,在肺癌、腎癌等多個癌症中,PVRIG或其配體PVRL2均高表達,且PVRL2在PD-L1陰性的腫瘤中廣泛表達。
SRF813為靶向PVRIG的IgG1亞型全人源抗體,可以有效啟用NK細胞和T細胞,發揮抗腫瘤效應。SRF813目前處於臨床前階段,Surface Oncology計劃2021年遞交臨床試驗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