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是衡量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經濟總量的定量資料,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GDP迎來了快速增長,從3679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990865億元,40年的時間翻了269倍,放眼全球,這個資料極為亮眼,不管是人們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都取得了爆發式的增長。
但是否這就意味著2019年全國人們創造的財富價值是1979年269倍呢?恐怕遠遠沒有達到這個數字,GDP以貨幣計量,但是貨幣增長的速度也是驚人的,雖然隨著財富創造速度的增長,市場上需要更多的貨幣來計量財富,但是實際的GDP應該剔除物價增速。
舉例說明,假如一個地區只生產大米,從種子到收割產米全產業鏈運作,40年前,消費者大米的價格是0.5元/斤,這個地區生產的大米是100斤,那麼從始至終的GDP只有50元,如今一斤大米賣到了4元/斤,這個地區或許生產了300斤大米,但計量的GDP是1200元,綜上所述,4按照目前GDP的計算方式,增長了24倍,而實際的物質只增加了3倍。差距在哪?物價漲了。
大米關乎民生,價格的漲幅極為緩慢,如果計量家庭資產中佔比最大的房地產價格增速呢,僅僅近20年的時間,房價上漲幅度就超過20倍,我們人均住房面積擴大了,居住條件也提升了,房地產行業的GDP在20年的時間裡增長了40倍,但是我們能說真正的房子面積增長了40倍嗎?
如今幾乎每一個國家都將貨幣寬鬆當作是刺激經濟的一劑良藥,只要發生任何對經濟不利的因素,各國央行首先想到的無非兩條:一是加大貨幣發行力度,而是發行國債。這兩項措施都指向一點,那就是向市場上大量注水(貨幣),發行貨幣是明目張膽加水,發行債券是將未來用水提前釋放,在經過商業銀行走一道貨幣乘數(存款準備金率),導致市場資金氾濫,最終的結果是推升資產價格,而這個資產既有房地產,也有其他居民消費品,這波操作最大的好處是什麼?GDP資料非常漂亮。
一直以來,各國央行都將貨幣政策跟通貨膨脹速度掛鉤,發達國家將2%的通脹率作為分界點,發展中國家設定的通脹標準會相對更高,以美國為例,2019年全年的CPI價格指數為1.9%,而美國全年的GDP增速為2.3%,以此來看,美國2019年剔除通脹因素後的GDP增長只有0.4%。
難道這就是真相了嗎?這麼簡單的演算法對嗎?還是錯的,歐美國家雖然都公佈了CPI計算的權重,但是無一例外只講吃穿行這三類消費品的價格為主,而最重要的住房資產價格變化權重很低,可是居民買房需要花費實打實的資金,其他國家的情況基本一致。背後的原因是什麼?CPI不能弄太高了,否則沒法繼續發行貨幣。
羅斯柴爾德說:只要給我貨幣發行權,我不在乎誰制定憲法。人性是貪婪的,持續不斷的無序放水能夠帶來短暫的狂歡,但是這個遊戲能夠一直玩下去嗎?請迎接最後的寬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