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2011年5月1日,奧馬哈,劉明達在巴菲特辦公室呆了兩個小時。

劉明達,深圳明達資產董事長,從此學到了巴菲特的投資方法——買入公司,但做了修改,劉明達的秘密是賣給關聯方。

「 1 」利益輸送

2018年,劉明達和正濟藥業聯合金陵投資、合肥朗程,從蘇州天馬手中買下了天馬藥業,股權定價是20,000萬元。

2019年10月,正濟藥業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劉明達、華軟投資、合肥朗程合計持有的天馬藥業91%股權,交易總價格為19,470萬元。

注意,如果按2018年的購買價格,這91%的股份應該只值18,200萬元。一年時間,增值1300萬元。

那麼天馬藥業的價值應不應該增值呢?

不應該。

收購的物件,一年不到的時間,縮水了至少3800萬元;收購的價格,卻居然上漲了1300萬元。關鍵是兩次收購,正濟藥業都有參與和劉明達等人一致行動,這樣一來,正濟藥業等於白送給劉明達等人5100萬元。

正濟藥業董事長徐俊到底是怎麼想的?這未免也太大方了吧?

答案在支付方式裡,招股書寫道,正濟藥業以9.20元每股向劉明達等人發行19,418,400股股份,而現金支付部分,只有1645萬元。

換句話說,原來輸送的5100萬元是股民買單?這真的合理嗎?

如果這合理的話,其他企業也可以紛紛效仿,先申報上市排隊,再用股份收購其他公司裝入,一起上市,用上市後的高股價輸送利益、完成合謀。

正濟藥業這次申報科創板擬發行2614萬股,融資116,780萬元,意味著每股45元。

如果以發行後的股價算,輸送的利益是2.5億元了,而這2.5億元,都是以對二級市場股民的損害為代價的。

長期來看,這種方式一旦蔚然成風,將會動搖我國證券市場的根基,破壞繁榮發展的局面。

「 2 」任性環保

正濟藥業董事長徐俊不僅在輸送利益上顯得隨性,其治下的子公司在環保方面也頗為任性。企查查顯示,2018年,蘇州正濟藥業因為違反大氣汙染防治管理制度,而遭到蘇州市虎丘區環保局處罰。

這可是一家做藥業的公司,連大氣汙染防治法規都要違反。

「 3 」受益疫情

正濟藥業上市的底氣主要來自收入的增長,而收入增長主要是由於疫情。

招股書顯示,單單瑞德西韋這一項,便由於疫情而從無到有的提供了9569萬元收入。瑞德西韋在2020年由於新冠疫情而熱賣。同樣因新冠疫情而暢銷的還有法匹拉韋,佔到16%的收入。

正濟藥業披露說,2020年1-9月,實現收入65,952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03.00%;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6,107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916.67%。招股書解釋說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特別是瑞德西韋和法匹拉韋兩個藥物。2020年1-6月,瑞德西韋和法匹拉韋銷售收入合計為16,550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37.53%;銷售毛利10,961萬元,佔銷售毛利的比例為50.80%,因而是發行人收入和利潤增長的主要來源。

隨著全球多款疫苗三期試驗成功投入使用,新冠疫情逐漸走向終結,那麼讓公司收入利潤暴漲的風口不再,正濟藥業是不是要現出原形呢?

「 4 」臨時性專利授權可能被收回

正濟藥業所生產的瑞德西韋並未取得正式書面授權。而是當時美國G公司為了應對疫情,而透過郵件做出的臨時緊急性授權。隨著新冠疫情走向尾聲,可以預計該項授權會被收回。

瑞德希望是FDA批准上市的新冠肺炎治療藥物,專利有效期剛剛開啟。疫情結束後,美國G公司不會再放任其他公司免費生產。正濟藥業在招股書中也承認,當時為了滿足全球市場對於瑞德西韋的迫切需求,G公司透過官方網站公開授權全球9家制劑公司生產瑞德西韋,同時G公司只是透過郵件許可正濟藥業向G公司授權的製劑公司銷售瑞德西韋原料藥、該郵件許可並非正式書面授權。

可見幾個要素:第一,授權是臨時性的緊急性的,完全是為了應對疫情;第二,授權的銷售物件只是許可的製劑公司;第三,並沒有正式書面授權。

所以隨著疫情結束,全球對瑞德西韋的需求下降,製劑公司可能不再大量需求瑞德西韋原料藥,美國G公司也可能會收回非正式許可和授權。

這對公司未來的業績肯定是非常不利的。

「 5 」違反專利許可存被索賠風險

由上面分析我們知道,G公司許可的銷售物件限制在所授權的製劑公司。但正濟藥業招股書顯示,正濟藥業也向未獲得授權的企業銷售瑞德西韋原料藥的行為,1-6月金額1429萬元,金額較大。

這一行為,在美方看來,肯定就是欺騙了,因為正濟藥業申請許可,G公司給的許可了明確指定了被授權的製劑公司,而正濟藥業卻悄悄生產了同時賣給其他沒獲得授權的公司,在國內這一行為一般被看做雞賊,而在國外,這是嚴重的誠信問題。

無疑,這將是對正濟藥業的重擊。

「 6 」產業鏈的競爭壓力

正濟藥業,外銷收入從2018年1261萬元,增長到2019年3706萬元,2020年受益新冠疫情,上半年已達13,706萬元,2020年佔營業收入比例31.08%,可以說相當高了。

然後面向海外首先自然會因新冠疫情逐步走向結束而銷售乏力,但更重要的是,疫情已經引起了西方對醫藥產業鏈的反思,有國家認為,醫藥產業鏈必須放在本土生產,以防遇到緊急突發狀況時,難以採購送達。而如果西方國家政府要求醫藥產業鏈逐步迴流,則正濟藥業的生產產品可能沒有西方公司購買。

此外,印度在仿製藥上競爭頗有實力,未來必定也會投入該領域藥品的破解與生產,從而讓正濟藥業再度承壓。

「 7 」財務不佳

儘管正濟藥業受益於疫情,但正濟藥業的財務仍然存在較大隱患。

其中,應收票據從2017年1109萬元,增長到上半年4240萬元,應收賬款2017年是2265萬元,2019年增加到9144萬元,4倍多了,2020年卻進一步累積到13,420萬元。

與此同時,正濟藥業的存貨也從2017年4133萬元增加到2019年的14,250萬元,基本上是3.5倍,2020年又進一步累積到20,047萬元。這種情況當然不能說是健康。

應收賬款存在部分款項無法收回、或者高額存貨銷售欠佳造成減值,都會對正濟藥業業績造成巨大打擊,疊加新冠疫情結束導致的銷售下降,正濟藥業的業績就可能讓人跌破眼鏡。

與此同時,公司的債務也急劇增加,2017年末短期借款1600萬元,2019年末就增加到7506萬元,接近5倍。應付款項,則同時從936萬元,增加到2019年的11297萬元,10倍有餘。

這說明正濟藥業為了上市而以負債開啟了擴張之路,增加的收入主要由應收賬款構成,存貨累積,這就為以後的業績暴雷埋下了炸彈。

23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資源股開動,這比金融和白酒可信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