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保險資金入市,一直是A股市場的一個熱門話題,經過長期的實踐,效果也較為理想。近期證監會再次召開相關座談會,就社保基金、保險資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聽取意見,反映了管理部門打造好A股的良苦用心。但社保基金和保險資金是兩種不同的資金,須根據不同特點制定不同政策,才能為這兩種資金的入市提供有效的制度框架。
兩種資金的性質和目標不同
社保基金和保險資金,都是集中資金用於向民眾提供保障、保險的資金,因此它們都是姓“保”,從這一點上來看,這兩種資金確實有某種共性。重要的是,兩種資金集中以後,並不會馬上“出保”,大量資金囤集在資金池處於閒置狀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金使用價值的降損。而股市則是一個永遠缺少資金的市場,因此如果能夠把社保基金和保險資金引導到股市,無疑是兩全其美的事。
事實上,不管是社保基金還是保險機構,在集納資金後並不會閒置,而是會投入各種投資渠道,這樣不僅能夠抵禦通貨膨脹對資金價值的侵襲,而且使基金和保險機構有足夠的能力提供強大的保障、保險功能。A股市場作為一個富有增長潛力的市場,自然也成為社保基金和保險機構鍾情的目標。
但是,社保基金和保險機構入市,相對於其他機構來說,無疑是一種大資金,其實力可以遠超其他機構,更不要說散戶了。因此,這樣的資金入市,就構成了和其他投資力量的博弈,如果不加規制,就很容易造成市場交易的失序。但如果規制過於苛刻,又容易給這兩種資金戴上“鐐銬”,失去了讓它們入市的意義。
社保基金和保險資金這兩種資金,雖然都姓“保”,但它們的功能是不一樣的,簡單地說,社保基金“姓保名障”,它的保障功能是由政府權力來行使的,性質比較單一,是政策性資金;相對來說,保險資金則是“姓保名險”,它的名目要複雜得多,但總的來看,它是一種商業性資金。這兩種資金的不同性質,決定市場操作也會不同。社保基金保守,不可過於激進,而保險資金卻相對靈活。
保險資金入市可以更靈活
目前,A股市場對於社保基金和保險資金入市,都制定有相應的管理制度,對其資金入市比例等作出了有針對性的規定。這種規定主要體現在資金入市比例上,以不影響基金和保險機構的基本運作為前提條件,這無疑是正確的。股市是一個高風險市場,如果對兩類資金的入市不加必要限制,萬一遭遇風險出現“全軍覆沒”,影響的不僅是資金的安全,還有社會穩定。
需要指出的是,社保基金作為一種政策性資金,其資金量又巨大,進入市場後如何遵守有關證券法規,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A股市場還有很明顯的“政策市”痕跡,其實即使是所謂成熟股市,國家政策對市場的影響也是巨大的,而社保基金又是由政府指定機構代行管理的,如果社保基金先行得知有關政策變化資訊,搶在市場得知之前完成操作,雖然可以保證其自身盈利或風險規避,但也容易構成內幕交易,而在目前的市場框架下,監管部門也很難對社保基金實施監管。以往有幾年,A股大盤全面下跌,各路投資機構損失慘重,但社保基金仍能保持正收益,雖然表明了其正確的選股,但其間的疑問一直未排除。
至於保險資金入市,在A股市場上則出現過曲折,這種曲折同樣體現在保險資金入市可能出現的對市場公平性的損害。保險機構實力雄厚,所依賴的不是自有資金,而是保費。前幾年發生的寶萬之爭正是在這一點上出現巨大爭議。之後,當時的保監會修改了保險機構入市的管理制度,投保資金入市基本被排除在外,險資入市就進入了低潮。今天管理部門再度呼籲保險資金入市,是否有必要對險資入市的管理制度再作修改,這是需要認真思考的。
在這次座談會上,證監會對保險資金入市提出了殷切希望,即“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提升投資收益穩定性、積極投資創新型企業”。因此,在風險可控的背景下,可以給予保險機構更多的投資靈活性
如對於入市險資市場運作的管理,其實可以放寬一點,不必追問其是否為投保資金。只要其遵守了資金入市比例上的限制,即使入市資金遭遇套牢,也不大可能影響到保險機構自身包括賠付的正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