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風雲爭霸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但千萬不要以為,所謂“江湖”,指的就是底層人的江湖。
知識分子的江湖,可能更深。
深的見不到底......
12月15日,中芯國際的“內鬥風波”甚囂塵上。
起因是一則人事變動。
人來人往,且都是公司高層。
來的是蔣尚義,走的是梁孟松。
當晚22時42分,中芯國際披露,將委任蔣尚義為公司副董事長、執行董事。
與此同時,中芯國際聯合執行長兼執行董事梁孟松,在董事會上提出辭職。
並對蔣尚義的迴歸,投下了棄權票。
(梁孟松辭職信)
不僅如此,他還在致董事會的信函中,披露了更為勁爆的內容——
7nm技術的開發也已經完成,明年四月就可以馬上進入風險量產。
5nm和3nm最關鍵、也是最艱鉅的8大項技術也已經有序展開。
只待EUV光刻機的到來,就可以進入全面開發階段。
受訊息影響,16日早間,中芯國際A股股價下跌近10%。
最終報收55.2元/股 ,跌幅為5.53%。
中芯國際港股下午復牌後一度跌超8%。
報收20.20港元/股,跌幅為4.94%。
至此,我們也心生疑惑。
兩人間究竟有什麼過節,竟是這般水火不容?
事情的起因有多個版本。
但首先還要從梁孟松“叛逃”臺積電說起。
公開資料顯示,梁孟松一九五二年生人。
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電機博士。
(梁孟松左一)
畢業後曾在美國處理器大廠AMD工作幾年,在四十歲那年(一九九二年)返回臺積電。
在臺積電的十七年間,戰功彪炳。
1997年,梁孟松曾代理過臺積電研發部門領導人。
因此,得以瞭解臺積電研發的整體狀況。
在美國專利局的資料庫裡,梁孟松個人參與發明的專利半導體技術有181件。
這個數字,和臺積電擁有的5000多件專利相比,也許不特別多。
但重要的是,梁孟松參與的都是最重要先進工藝的技術研發。
在他的參與下,臺積電勵精圖治。
終在2003年,於“130奈米銅製程”一役中以自主技術擊敗IBM。
一舉揚名全球。
02. 客走他鄉
彼時,蔣尚義正是梁孟松的直屬領導。
論功勞,負責先進模組的梁孟松名列第二,僅次於資深研發副總蔣尚義。
論排名,其在公司坐的也是第二把交椅。
只是天有不測風雲。
2006年,蔣尚義退居二線後,梁孟松原本以為自己有機會再往上升。
卻沒想到,蔣尚義竟從英特爾挖來前技術研發協理羅唯仁,取而代之。
由其負責先進工藝研發。
這一舉措不免令英雄氣短。
加上樑孟松本就恃才自傲,更是無法忍氣吞聲。
而後,梁孟松憤而離開臺積電,去了三星擔任晶片事業技術長。
從此,兩人結下樑子。
梁孟松加入三星,三星便在半導體領域迅速崛起。
擠掉臺積電,連續拿下蘋果、高通的大單。
有人說,那是臺積電最慘烈的一次失敗。
最終為了保護地方企業,臺灣商界、政界、法律界不得不出面合力圍剿。
判決梁孟松不能在2015年9月之前回到三星。
梁孟松與蔣尚義也徹底決裂。
不過天無絕人之路。
在晶片領域,能讓梁孟松一展抱負的,除了老東家臺積電與三星,亞太地區還有中芯國際。
2017年加盟中芯國際後,梁孟松仍有不俗表現。
在300天內就攻克了14nm工藝技術難關,將工藝良品率提升到95%。
由於公司業務發展迅猛,現在國內各種基金也都不斷砸向中芯國際。
中芯國際,儼然成為梁孟松後半生施展宏圖的重要舞臺。
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蔣尚義突然被提名副董事長,又成了自己的上司......
他自然怒火中燒。
於是,就出現了上交辭職信的那一幕。
現在坊間,對“梁蔣之爭”各有評判。
說的最多的就是,梁孟松能人脾氣大。
可與此同時,也有不同的聲音出現。
據一位接近中芯國際的人士透露:
他的離職雖然可能有人事鬥爭的因素。
但更像是一個藉口、更像一個煙霧彈......
03. 誰導的戲?
推測是煙霧彈的依據為:
中芯國際12月6日早上釋出的一份“三句話公告”。
內容雖短,資訊量卻極大。
其二,公告指出梁孟松為“有條件辭職”;
他自己也在辭職信裡寫道:
“公司應對我這三年多貢獻給予全面公正的評價,而我應有接受和申訴的權利。”
其三,中芯國際正在與梁孟松核實“真實辭職之意願”,表明中芯國際不認可梁孟松信中提出的原因。
幾句話,字字珠璣。
言外之意只有一個,離職另有隱情。
固有人推測:
梁孟松或許已預料到中芯國際對其業績的評價,或許並不如他自己評價的那麼高。
這也是為什麼梁孟松這封信圍繞兩大關鍵詞——“伸冤”和“勞苦功高”。
其憤然離職,除了因與蔣尚義有過節,亦不排除有業績因素摻與其中。
梁孟松交出的答卷,或許並沒有達到董事長周子學的心理預期......
畢竟,光環閃閃都是過去。
公司最終看的還是先進製程的量產程度能否創造營收。
從中芯國際最新的Q3財報來看。
他主要參與的14nm也是沿著以前的技術路線做下來的,並沒有特別創新之處。
而且從今年二季度開始,中芯國際財報不再把14nm晶片收入佔比分開計算。
而是合併披露。
這似乎並不是一個好的預兆。
如果14nm的業績好,是沒有必要與28nm合在一起的。
在今年第三季度財報中,14/28nm的收入僅佔中芯國際的14.6%。
即使相比上季度上漲5.5%,人們也無法得知營收上漲的主要推力來自先進工藝14nm,還是成熟工藝28nm。
也就是說,如果中芯國際真的要往下繼續開發。
不會因為梁孟松在或者不在,而受到太大影響。
到這裡也就不難理解。
梁孟松如此做法,亦是為了擺脫“因產品生產工藝研發停滯不前,拖公司營收後腿”之責任。
好給自己找個臺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