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這是《資本論》第二卷的第一章開頭部分,即貨幣資本迴圈部分的問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這裡找相應的段落。
一,問題的提出資本主義的經濟迴圈包括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貨幣資本迴圈,第二個部分是生產資本的迴圈,第三個部分是商品資本的迴圈。同時,貨幣資本的迴圈的模式又代表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總的特徵,可以作為資本主義的根本迴圈。這個資本主義的總的迴圈公式,馬克思寫作:
G—W…P…W′—G′。
對於這個公式的解釋是:在這個公式中,虛線表示流透過程的中斷,W′和G′表示由剩餘價值增大了的W和G。
第一階段:資本家作為買者出現於商品市場和勞動市場;他的貨幣轉化為商品,或者說,完成G—W這個流通行為。
第二階段:資本家用購買的商品從事生產消費。他作為資本主義商品生產者進行活動;他的資本完成生產過程。結果產生了一種商品,這種商品的價值大於它的生產要素的價值。
第三階段:資本家作為賣者回到市場;他的商品轉化為貨幣,或者說,完成W—G這個流通行為。
我們在這裡要談的是第一個環節,就是G—W這個環節馬克思提到的資本主義如何存在或者說如何成為可能的問題。
馬克思進一步解釋W道:
如果我們用A表示勞動力,用Pm表示生產資料,那末所要購買的商品額W=A+Pm,或者簡單地說,就是W (A,Pm) 。因此,從內容來看,G—W是表現為G—W (A,Pm);就是說,G—W分成G—A和G—Pm;貨幣額G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購買勞動力,另一部分購買生產資料。這兩個購買序列屬於完全不同的市場,一個屬於真正的商品市場,另一個則屬於勞動市場。
上面是對馬克思的公式所代表的內容做一個簡單的介紹。雖然有些繁瑣,可是這卻是必要的。
二,G—A的含義而我們重點要談的是G—A。
貨幣資本迴圈的這個第一個環節中的用錢購買勞動力的這個環節又意味著什麼呢?馬克思說:
G—A是貨幣資本轉化為生產資本的一個具有特徵性質的因素,因為它是以貨幣形式預付的價值得以實際轉化為資本,轉化為生產剩餘價值的價值的重要條件。G—Pm所以必要,只是為了實現在G—A中購買的勞動量。本書第一卷第二篇《貨幣轉化為資本》,已經從這個觀點對G—A作了說明。
馬克思這是從貨幣資本向生產資本轉化的角度談的,但是接下來他從另一個角度來談這個環節的意義,就是資本主義的產生的問題。也就是說這個環節G—A一般被認作是資本主義的本質特徵。我們俗話說的就是花錢僱人幹活。也就是僱傭勞動的社會關係。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就是以這個僱傭勞動的關係來界定是不是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的。當然,必須確定的是,必須是以貨幣來購買,也就是僱傭勞動,而不是以實物,才是資本主義的特徵。馬克思關於這點解釋說:
G—A一般被看作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特徵。但是,絕不是由於上述的原因,即由於勞動力的購買是這樣一種購買契約,按照這個契約,提供的勞動量,一定要大於補償勞動力價格即工資所必需的量,也就是,一定要提供剩餘勞動,——這是預付價值資本化或者說剩餘價值生產的根本條件。相反,是由於它的形式,由於勞動是以工資的形式用貨幣購買的,而這一點被認為是貨幣經濟的標誌。
馬克思在這裡是特別強調了,必須是以貨幣購買勞動的經濟才是資本主義的經濟。這在今天我們到處需要花錢的社會,你出錢,我出力,幾乎是一種不言而喻的現象了。出錢的人就是資本家,而出力的就是僱傭勞動者。這還有什麼問題嗎?
三,G—A為什麼不等於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但是,馬克思接下來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G—A被認為是所謂貨幣經濟的特徵或標誌,是因為在這裡勞動是它的所有者的商品,因而貨幣是買者——就是說,是因為有了這種貨幣關係(即人類活動的買賣)。但是,貨幣很早就已經作為所謂服務的買者出現了,而G並沒有因此轉化為貨幣資本,經濟的一般性質也沒有因此發生變革。
馬克思這裡的意思是什麼呢?舉個例子,秦朝的呂不韋、戰國的陶朱公,都是大富豪,可是他們是資本家嗎?他們手裡的錢是馬克思這裡的“貨幣資本”的意思嗎?誠然,馬克思這裡認為不是的。特別是後面那句話,這些大商人存在的時代,整個社會的性質沒有發生變化,依然是農業社會,是自然經濟,而不是資本主義社會。古代社會的低買高賣的本錢,不是馬克思意義下的“貨幣資本”。
所以馬克思說:
G—A表現為貨幣資本的一種職能,或者說,貨幣在這裡表現為資本的存在形式,這決不只是因為貨幣在這裡充當一種有用的人類活動或服務的支付手段,就是說,決不是因為貨幣有支付手段的職能。
馬克思這裡的解釋簡化為一句話就是:用錢購買人家的勞動也不一定是資本的性質。那麼,這個公式為什麼又被作為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根本特點呢?
馬克思接著說:
貨幣能以這樣的形式支出,只是因為勞動力處在和它的生產資料(包括作為勞動力本身的生產資料的生活資料)分離的狀態中,而要消除這種分離狀態,就得把勞動力賣給生產資料的所有者,因而也使勞動力的使用權歸屬於買者。而使用這種勞動力的界限,和勞動力本身價格的再生產所必需的勞動量的界限,又決不是一致的。
馬克思在這裡提出了資本主義產生的一個必要的社會條件:勞動力處在和它的生產資料(包括作為勞動力本身的生產資料的生活資料)分離的狀態。這是上面那個G—A公式代表資本主義的必要條件。也就是勞動者沒有生活資料,也沒有生產資料,是既沒有吃的,也沒有生產工具。
那麼“而使用這種勞動力的界限,和勞動力本身價格的再生產所必需的勞動量的界限,又決不是一致的”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可以延長勞動力的時間,而超出勞動力本身的價格——當然就是工資——勞動力再生產就是養活家小的錢——超出這些,正是資本家賺取的剩餘價值。
簡單說,這裡馬克思提了兩個條件:第一個是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分析。第二個條件是資本家可以從工人的勞動中賺取剩餘價值。只有整個社會具備這兩個條件,G—A公式才代表資本主義的根本特徵。
所以馬克思接著進一步解釋:
資本關係所以會在生產過程中出現,只是因為這種關係在流通行為中,在買者和賣者互相對立的不同的基本經濟條件中,在他們的階級關係中本來就已經存在。不是由於貨幣的性質產生了這種關係;相反,正是由於這種關係的存在,單純的貨幣職能才能轉化為資本職能。
這個解釋,馬克思特別提醒我們不要從流通行為,即從G—A這個公式代表的貨幣流通角度來判斷資本主義的社會性質,雖然這個是正確的,可是如果從流通的這個角度去判斷,可就是錯了。之所以G—A代表資本主義的本質特徵,即僱傭勞動,是因為這種階級關係本來在社會中就已經存在了。換言之,這個公式只是對資本主義的現實的抽象,如果現實社會不是資本主義社會,那麼即使社會存在個別的用錢購買勞動力這種情況,也絕不意味著這個社會已經是資本主義。所以,世界古代史,包括我國古代,雖然有花錢收買人勞動的情況,可是古代社會卻不是資本主義。
四,馬克思的看法的當今啟示那麼,馬克思的這個判斷,對我們當今的啟發的意義在哪裡呢?
我以為就是社會上即使存在以錢僱傭人勞動這種現象,整個社會的性質也不一定是資本主義社會。這點對於把握、預判我國社會性質具有重大的意義。僱傭勞動普遍已經是當今比較普遍的現象了。馬克思的這個觀點其實同時提醒我們的是,即使當今有大量的僱傭勞動,可是未來的發展也不一定就是資本主義。因為,資本主義的的要求的條件還是非常的苛刻的。僱傭勞動是本質特徵,只是必要條件,而不是必要充分條件。
馬克思特別舉了個與資本僱傭勞動非常接近的例子:
奴隸的買賣,按其形式來說,也是商品的買賣。但是,如果沒有奴隸制,貨幣就不能執行這種職能。有了奴隸制,貨幣才能用來購買奴隸。相反,買者手中的貨幣無論怎樣充足,也不會使奴隸制成為可能。
奴隸的買賣和資本家出錢僱傭勞動者在形式上是非常非常的相似的。可是奴隸社會不是資本主義。馬克思的這個例子是非常的有說服力的。接下來馬克思又舉了一個俄國農村公社的例子:
俄國的地主,由於所謂農民解放,現在用僱傭工人代替從事強制勞動的農奴來經營農業,他們抱怨兩件事。第一,抱怨貨幣資本不足。例如,他們說,在出售農產品以前,必須對僱傭工人支付較大數量的金額,而這時缺少的正是現金這個首要的條件。要按照資本主義的方式進行生產,必須經常備有專供支付工資用的貨幣形式的資本。不過,地主們儘可以放心。時候一到,玫瑰花自然可以摘到,那時,產業資本家不僅擁有自己的貨幣,而且擁有別人的貨幣。
但是,更典型的是第二種怨言,這就是:即使有了貨幣,還是不能隨時買到足夠的可供支配的勞動力,因為俄國的農業勞動者由於村社實行土地公有,還沒有完全和他們的生產資料相分離,從而還不是完全的“自由僱傭工人”。但是,後者的社會規模的存在,卻是G—W即貨幣轉化為商品能夠表現為貨幣資本轉化為生產資本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馬克思的這個例子,與我國社會是非常近似的,一方面有僱傭勞動,一方面社會上的勞動力自身有自己的土地。而用工荒的情況在我國也存在。
五,量和度當然,奴隸社會與我們當今有大量的僱傭勞動還不同。僱傭勞動本質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但是對於我們的社會卻不是。對於我們社會未來的發展也不一定是。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還需要一個條件:
因此,不言而喻,只有在已經發展的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貨幣資本迴圈的公式,G—W…P…W′—G′,才是資本迴圈的當然形式,因為它是以僱傭工人階級的社會規模的存在作為前提的。
馬克思在這裡提到了一個“量”的要求。即“社會規模的存在。”資本主義社會之所以是資本主義社會,不僅是社會上存在著僱傭勞動,而且是要有正社會的規模,如果實現整個社會規模的僱傭勞動,那麼就是資本主義社會了。僱傭勞動只是資本主義的“質”,而社會規模的存在是“量”,兩者的統一就是“度”。
這就是很多人不清楚,印度為什麼發展不快的原因。就是因為印度依然有大量的小土地所有者,小農浩如汪洋。根本達不到“社會規模”這個“度”。
當年的英國的圈地運動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要將農民從土地上驅趕走,從自己的勞動條件上割斷,從而在整個社會規模上製造僱傭勞動階級。因此,我國當今的農村的“並村合居”要慎之又慎。
六,我們怎麼辦?也正是這個對“量”,進而是“度”的要求,讓我們知道避免走入資本主義的歧路。換言之,在我們的社會雖然存在著僱傭勞動,但是前途卻不一定是資本主義。
這就要求我們從制度上,必須堅持公有制的根本性質,特別是農村的土地的公有性質。這就意味著要堅定發展農村的合作社組織,將農民全部組織起來,而不是打散。從新走將農民組織起來和工人階級聯盟的道路。分散的小農,如果不是在我國這個土地公有制的情況下,是難以做到工農聯盟的。任何提倡土地私有化的人和言論都要採取專政手段,冷酷無情的給以鎮壓。
其次就是大力發展公有制的工商業,特別是工業企業。馬克思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我們已經知道,資本主義生產不僅生產商品和剩餘價值;它還再生產並且以越來越大的規模再生產僱傭工人階級,把絕大多數直接生產者變為僱傭工人。
馬克思這裡的觀點當然是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會產生自己的生產關係,而反過來說,公有制的生產關係當然也就產生公有制的生產關係。這兩者在本質上必然是不可調和的。如果任由我們社會中的僱傭拉動發展下去,那麼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必然要成為大頭,從而改變公有制的社會主義性質。馬克思的這個觀點是非常的尖銳的。中國的老話就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忽視僱傭勞動生產關係會繁衍發展自己的生產關係的看法是錯誤的,是危險的,是要不得的,是必須糾正和制止的。
第三點,就是當今的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的發展,讓我們看到了勞動者和生產工具、生活資料分離這個社會狀況出現了完全新的情況。也就是出現了勞動者和生產工具再度結合的情況。我們現在的膝上型電腦其實就是最為典型的證明。而利用物聯網遠端操控機器裝置,在今天已經不是新鮮事了。人工智慧一方面將勞動者排除在生產過程之外,但是另外一面卻是將勞動者以新的方式更加緊密的吸納到整個生產體系中。比如我們的手機一天24小時保持聯網,其實就是如此,我們就是在睡眠中,也依然和整個社會處在強聯絡之中。從前面的論述中我們已經看到,勞動者和生產工具的分離是資本主義存在的必要條件,而現在這個必要條件卻正在逐漸消失。這才是我們敢於斷定為什麼資本主義沒有未來的原因。我們不是從誰的力量強大來得出的,而是從技術條件上得出的。
而從對立統一的角度看,當人工智慧將人完全排除在生產裝置之外的時候,也正是再次將人和整個社會的生產高度融合到一起的時候。
人工智慧和物聯網,作為當今的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天然具有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不能容納的特徵,可謂天佑共產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