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當下比較火熱的股權課程遍佈全國各地都在開設,民營企業的老闆們紛紛開始學習股權類的課程了,為什麼?獨門生意不好做了,現在都想把錢分出去了,胸懷在被市場不斷撐開的那一刻,老闆們的境界和格局也一天天的有所提升了.

但是,作為中小微企業主,只有幾個員工的這種企業,還有夫妻店個體戶老闆們,真的需要去學習股權嗎?依筆者之意,未必.

眾所周知,股權在哪些企業才能出現?上市公司,國有大型企業,這些企業都是體現了一個字:大.足夠大的企業才能做股權分配,小企業當然也可以分股權,問題是,夫妻店分完股權,有什麼意思呢?只要兩口子不離婚,不分家,你佔51%我佔49%,一年賺了20萬純利潤難道還要具體分一下你拿走11萬,我拿走9萬嗎?很顯然,這種夫妻店的模式根本不需要股權分配.賺多少都是老婆管錢,這就是基本的常識.

但是,如果企業要真想做大,把股權設計好,這也是一件未嘗不可的事情.首先,沒有經歷過一起創業一起艱難困苦的歲月就直接談股份的話,對於大多數民營企業來說,顯然也是不合適,為什麼?因為誰能保證股東之間都是志同道合?既然不敢保證都能同頻,還是不要進行股份合作,為什麼不用多講了.如果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大家都能志同道合,同頻共振,那麼,談好股權約定,寫入公司的執照,那麼就是法人股,這個是完全可以操作的.

當下對於大多數民營企業來說,談股權只能普及一下知識,有很多店面還有小微企業是實現不了股權分配的問題的.儘管也有不少員工也說我是公司的股東了,這個企業也是我的了,但是要看你是不是法人股,不是的話,那麼你公司的股權激勵都是虛擬的股權激勵,現在大多數的公司都是這種虛擬的股權,法律上是不承認的,但是,大家為什麼都還在用股權捆綁人才?因為讓員工佔業績股,或者分紅股,員工實際上能拿到手的錢比之前當員工的時候多,員工其實就已經滿足了.所以,大部分員工不關注他是不是法人股,不關注他是否有表決權,他只關注拿到手的錢是不是比之前多了,那麼,這個時候是完全給員工實行分紅股的.

以上總結一下,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普及一下股權知識還是可以的,但是要想真正實現真正的股權那是不太現實的.所有的員工也要明白,如果讓你成為公司的股東一定要看是分紅股還是法人股,法人股雖受到法律的保護,但是需要承擔的責任也就越大.

無論是分紅股還是法人股,對企業的要求就是首先財務體系必須健全,也就是說企業必須是一套帳,如果不是一套帳,再加上很多企業的賬目是不公開的,財務不透明,那麼股東就會產生懷疑,最後股東不和的現象是經常出現.所以,是否要進行財務透明,這是做股權激勵的一個前提,特別是企業的財稅體系要完善,財稅不完善,稅務局一旦稽查,股東是有不可逃脫的責任的.

畢竟任何企業都有一個股東,那就是國家,所以,稅務局任何時候都可以隨時查企業的賬還有稅務,請大家熱衷於股權的時候不妨多考慮一下國家這個股東還有我們公司是否依法納稅了,很多民營企業是營業額做到了一個億,但是基本都是個體戶,根本沒有交稅,這個風險是巨大的.因為老闆是賺到錢了,但是沒有顧及國家這個股東,他也是需要你依法納稅的.

關於股權,關於財務,關於稅務,其實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國家雖然是大國,民營企業也越來越多,但是,真正規範的時代還沒有到來,為什麼要有金稅三期,金稅四期?就是因為我們國家的企業無論再多,只要有大資料監管,我們一定可以做到企業的規範時代.而且這種規範不是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就是說不管老闆你想不想規範你的企業,我們國家的水準就是你必須規範經營,該交稅的一定要交,該上市的一定要上,該退市的一定要退.這就是現實.這就是市場.

所以,做企業是一項複雜的工程,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簡單,營業執照雖然好批,但是登出你會發現非常的複雜,必須一步一步的按照規範化的流程來操作.

這就是說做股權的前提就是財務必須規範,緊接著就是稅務要規範,財稅都規範了之後,再來談談股權的事情.這個順序千萬不要弄錯了,順序一旦錯了,那麼,股權做的越早就會越難受.

謹以此文獻給那些正在尋找股權高人或者想進行股權改造的老闆們!

股權有風險,落地請謹慎!

9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我所親歷的五次經濟泡沫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