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搞清楚,錢是什麼?
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貝殼、銅、黃金都曾經扮演過貨幣的角色。隨著社會財富的增加,物質流通的加速,所有這些硬邦邦的東西用在生意上的買賣實在太重,不方便。於是紙幣登上了檯面。最早的紙幣是錢莊以自己的信用發行的,就是一言九鼎的意思,見票付錢,從屬性上來看,和現在用的支票差不多。簽章就是當時的防偽手段。
那我們現在用的錢是什麼呢?
那叫法定貨幣,就是由政府發行的紙幣。錢可以用來在商家那裡買東西,但是不能拿錢去政府那裡。現在全世界的主流法定貨幣都是不能換黃金的,背書的是國家信用,它就是一張紙。
比特幣是什麼?
開始的時候,比特幣的設計是基於區塊鏈的虛擬貨幣,在網際網路上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時候,支付的比特幣是可以被商家接受的一串程式碼。時至今天,比特幣兌美元的價格已經漲到2萬3千美元。
回到2012年9月,那時的比特幣的價格是12.5美元。當年,比特幣一直在緩慢上漲,大概一個月漲0.5美元左右。
還是在2020年的6月6日,金星凌日,如果無暇目睹,只有在105年後才會再現。過了兩個月,好奇號在火星著陸。還記得“火星叔叔馬丁”麼?火星是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相似的行星,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已經在籌備之中。又過了兩個月,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據說他的魔幻現實主義承接了馬爾克斯的寫作風格,集中國當代小說寫作之大成。在2012年即將結束的時候《京都協定書》失效,經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延長至2020年。
從2012年開始算到2020年的最後幾天,8年的時間,比特幣已經上漲了1840倍。在2012年的時候,就算是時運不濟,擠一擠1萬塊錢總是有的。別說什麼炒房了,買房付首付,那還是用到了銀行的槓桿。從現在來看,比特幣是平地起驚雷,硬生生地上漲。
如果這些事情都沒有參與過,那麼對於一介平頭手足之輩來說,2020年註定了是惶惶然而終了的年份。回頭看來,終年似乎佈滿了灰塵。
現在的比特幣已經飛速擺脫了網際網路貨幣的基本屬性,華麗轉身成為了當今網際網路投資產品的當紅炸子雞。僅僅只計算2020年的全年漲幅,也達到了3倍之多。以後的比特幣是不是會迴歸它的網際網路無國界的貨幣屬性,尚未可知。它的命運已經與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家們緊密捆綁在了一起。在全世界都艱難的2020年,華爾街選擇了比特幣作為資金的避風港。交易的活躍參與者已經由東南亞轉到的北美,進入了全球主流的金融市場。
我們即將度過艱難的2020,錯過了特斯拉,錯過了比特幣。日子還是要繼續過下去,世界已經變了模樣。
大概來看,可以看到的事情才能去被理解,當然更多的時候,被理解的事情得出的是錯誤論調。過去的歲月勉強可以計較,未來的路途依然是渾沌。能不能看的長遠一些,還是走得踏實點,只有自己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