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海天味業發了一個2021年產品沒有漲價計劃的公告,市場一片譁然。意外的是,海天味業今天跌幅只有了,但一個號稱老二的中炬高新差一點跌停,讓人有一種“老二不好當,千萬別犯二”的感覺。
本文,小獵豹將來聊聊中炬高新,看看它是不是配當選老二的位置,看看當下其投資價值。
在調味品的賽道之中,醬油這細分行業肯定是一流的,行業老大海天味業今年漲幅翻倍,市值超6000億。而市佔率老二的中炬高新,市值才500億,是它不配老二的位置?還是市值配不上它的位置?後面再回答。
主線:調味品——醬油——公司調味品的特點
調味品,基本生活需求的必選消費。對於味道這種東西,不管是B端還是C端一旦習慣,要改變很難,餐廳廚師的烹飪方式基本固定,顧客也會習慣,所以行業老大就是老大。
另外,這是一個典型的傳統行業,科技發展根本不會對它起到顛覆性的改變,這點跟科技股要透過彎道超車是完全不同。
同時,調味品的品牌是賺錢機器,獨有的護城河,簡單來說,別人明明知道你是怎麼賺錢了,但也只能眼睜睜看著,無法撼動。
根據中國產業資訊網的統計 資料,2018 年我國調味品行業(零售口徑)市場總規模為1190 億元,其中2013-2018年CAGR約 9%。
醬油
醬油是調味品行業最大細分領域,佔比15%,也是目前國內滲透率最高的調味品。目前國內老大是海天味業(21.7%),廚邦(中炬高新,4.5%),李錦記(4%)。可以說,海天目前的產能和銷量都是一騎絕塵。
![](http://timg.juduo.cc/2020/12/d00e9367e26d48ab8535a698344b8bf8.jpg)
一般來說,醬油營收的增長主要分為,量+價。
價:過去幾年的資料,一般是2-3年會提價一次,每一次在5-10%的提價,一般是老大先提,老二跟上,比如2016年12月海天提價,2017年3月中炬高新提價。但是黑天鵝就是,海天殺出2021年沒有提價的計劃,直接把行業提價的空間和念頭抹殺了。
價格方面,還有消費升級的邏輯,近幾年來主打高鮮概念的醬油持續受到追捧,隨著高階醬油佔比提升,行業的空間將帶來提高。
量:餐飲業保持較高景氣度,外賣等消費模式快速增長,比起家庭消費將大幅提高醬油的消耗量。根據產業資料網的資料,未來3年複合增長率在7%左右。
銷量方面,目前醬油細分品種的增加,已經中高階醬油小瓶化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醬油量上的消費。
老二太難當的中炬高新
週五市場的表現,直白的告訴你,老二不好當。
中炬高新現在有兩個牌子,一個美味鮮,一個廚邦,對應的一個高階,一個低端。
目前中炬高新的產品很多,醬油、雞精雞粉、食用油這是三大單品,根據2020年中報的資料,目前醬油收入佔比64%,雞精雞粉不到10%,食用油在12%,另外,醋、料酒、蠔油、調味醬等收入佔比較低,總的大概是15%。
最近幾年,醬油的增速基本在10%,公司的雙百計劃目標是15%(後續會提到)。剩下的這幾個,增速確實比較快,比如今年三季度蠔油接近30%增長,料酒接近50%增長,但基數都是較低。
渠道為王目前,中炬高新還基本是立足華南地區(廣東海南福建),前三季報華南地區佔比77.5%。新增經銷商數量 278 家,這資料還算可以,畢竟18年178家,19年也是244家,疫情影響之下,有這個資料,算不錯,也證明市場開發力度在加速。
目前,三季度資料,中炬高新地級市覆蓋率 87.8%,區縣級別覆蓋率48%。這個資料,比起老大是差距明顯,海天是地級市全覆蓋,區縣級別覆蓋90%。
終端數量,目前海天是30萬,中炬高新在8萬個。
對比之下,中炬高新是不是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比如區縣級別提高一倍,也即是海天的水平,很多券商機構都認為空白的市場開發區別和經銷商的增加,可以給中炬高新在未來3-5年保持高於行業增長的態勢。
但我認為沒這麼簡單,渠道為萬,前佔為主,後來為輔。當海天佔據主流的餐飲市場之後,中炬高新再殺進去的難度會加大,要覆蓋率可以提升,市佔率佔比提升難度較大,依靠渠道下沉的增速會高於收入增長的速度。不信,你看看,中炬高新在華中華北佈局,但收入佔比並沒有明顯的提高。
餐飲渠道正常來說,餐飲渠道是調味品企業重點開拓方向,消費量高,消費粘性高、購買頻次高、客單價高,海天也是一騎絕塵。
中炬高新的餐飲佔比,19年大概是30%,但海天在60%。對比之前,是不是提升空間很大。
但我認為沒有這麼簡單,調味品的餐飲渠道壁壘最高,廚師的烹飪手法和習慣,顧客對味道的依賴,疊加師傅帶徒弟的模式,“先佔為王”。因此,中炬高新在餐飲渠道雖然存在很高的提升空間,但在開發難度極大,佔山為王拼品質更拼速度。
但,老二也不是如此不堪一擊,對於中炬高新看點。1、規模效應,毛利率淨利率有較大提升空間。陽西基地新產能投產+中山基地改造,生產效率也會明顯提高。同時,目前小品種處於起步階段,前期投入較大, 不具備規模效應,量提升之後,盈利能力會明顯提高。
2、多產品協同,醬油帶動小品類的增長,現在市場對這方面預期較低,認為對收入佔比不高,但目前小產品之中,沒有存在絕對的行業龍頭,利用一站式供貨的現有渠道平臺,實現快速增長。
3、根據公司的打法,一直把海天當成學習物件,2019年底春節前,中炬高薪提出雙百目標,大概有80億的內生增長,複合增長15%左右,另外還有外延併購弄個20億。根據11月10號的調研上看,雙百計劃還會繼續持續,另外,外延併購20億,公司認為可遇不可求,找不到,那就希望內生增長彌補。這要是能完成,那那那遠不止這個估值和市值了,今年前三季度增速也就是6.5%,你說疫情影響,那去年也就是12%。
4、寶能系入駐管理層對激勵機制的賦能,這是一個比較抽象的問題,但確實激勵是最有效的。比如以前的考核還是有國企的影子,三年不達標就是調整下薪酬,後續是誰行誰上的人才評價體系。另外,根據公司的訊息,目前正是在國企氛圍改變為狼性企業的過程,狼性文化首先從激勵著手,逐漸增加激勵措施,能夠做到業績考核為主導和人才應用體制。只有激勵做好了,人的精氣神都會不一樣。
最後,談一談海天不提價的影響。這一部分要分兩塊。第一,成本端,今年疫情影響,調味品包裝中都在下降,同時原材料大豆價格穩中有降,因此,成本端的壓力基本是不存在。另外,今年的運輸成本也在下降。綜合上,成本端基本沒有問題。
第二,疫情影響之下,目前高庫存的情況還是較為明顯,6月份的時候市場已經有價格賣穿的訊息。
最後,目前的成本、競爭態勢的情況是這樣,但是明年如果CPI方面繼續溫和上漲,那麼漲價的空間還是會有的。
眼下,中炬高新在市場開拓、規模優勢、管理能力和效率都存在提升,老二也有發力的時候,但當市場不確定性的因子擾亂人心的時候,就看你能否堅定信念了。醬油二哥,市值不及海天十分之一,不服!它不服!你服不服?
特別提示:以上內容僅為個人投資思考和記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