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基金定投被各大理財平臺或者網站推崇。前不久,一個網友跑來問我:本人工資很低,每個月只能拿出幾百塊錢進行基金定投,有用嗎?
我的回答是:有用!
為什麼說每月基金定投幾百元有用?
首先, 基金定投,是每月拿出一部分資金來定期投資,看似消費(可用資金變少了),實則是“投資型消費”(未來上漲的空間很大)。
簡言之,就是花最小的錢,獲得最大的收益。
認識一個朋友平日喜歡讀書,上次和她聊天,得知她僅僅因為一篇文章,得到6000元的收入。交流中才知道原來她讀完一本書後,將書的內容寫成講書稿,把其中一些筆記或者內容整理成文章,再多個平臺釋出,同時獲取多份收入。一本書也就幾十塊錢,但是她竟可以獲得100倍的收益。她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其次,每月能拿出幾百元進行基金定投,勝過月月光。
對於一些小錢,很多人花起來是無感,包括曾經的我。年輕的時候,週末時間比較多,沒事就約朋友去逛街,每次逛街總網不了帶兩三件小商品回家,不管是女性彩妝,還是一些女性喜歡的小飾品,總之不會空手而歸,基本上每週必定會出門吃一頓大餐。這一個月下來,還沒到月底,感覺錢快不夠花了。
假如每月稍微注意一下,省下幾百塊錢做到並不難。
剛開始抄作業沒問題,可以用少量資金投入,但是要弄明白專家們買入的邏輯是什麼?是如何判斷的?為什麼會選擇這個理財產品?理財,是一個很實在的問題,真金白銀投入,來不得半點虛的。
很多人會感覺理財很難,其實只要用心,一邊學習理論知識,一邊手動實操,總結心得,慢慢地也就能入手了。
最後,說不定能幫得上用處的正是這筆看不起眼的“基金定投”。比如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她家境條件不是很好,很普通的那種,但是每次她的父母基本上都會滿足她的要求,從小到大,她沒感覺過缺錢。後來她上班工作了,父母擔心她每ba月的工資收入都花光,於是,就讓她每個月至少拿出800元交給她媽媽,然後她媽媽辦理了基金定投,幫她把這筆錢存起來。這樣存了兩年後,本金加收益差不多有2萬元了。
而她還是和平常一樣按部就班地工作著。突然有一天,家裡有人得了重病需要很多錢,而一住院,就是先預存幾萬塊押金,多退少補。當時她急了,手裡根本就沒什麼錢,後來想起她媽媽幫她存了“一筆錢”,立馬取出來加上其他地方借錢終於湊齊了押金,這才有錢順利辦理入院。
如果不是這筆看似不起眼的小錢,可能最後連住院的押金都交不起。
每月基金定投幾百元,關鍵不是在這幾百元,而是在於透過這種行為讓你養成了好的理財習慣,終身受益。當擁有較大的資金量的時候,就可以運用自如,穩穩地賺錢。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直都一帆風順。所以,用每月的“小金額”來換取長期的收益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