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統計局與中國服裝業協會披露的資料來看,當前服裝產業內外需求的整體規模龐大,得益於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按下了“暫停鍵”的紡織行業也從上半年的“寒冬”中釋緩,疊加了結構紅利與訂單迴流刺激的市場再次活絡,成為一眾企業借勢扭虧為盈的最佳時機。
整體投資思路:把握復甦邏輯下龍頭的超額收益機會
2021 年東方證券分析師看好紡織服裝行業在復甦邏輯下各細分行業龍頭結構性的超額收益機會,對行業維持“看好”評級。
一方面從景氣度來看,考慮到冬裝銷售旺季提前以及春節的後移,在低基數下 20年四季度至21 年上半年,預計行業整體銷售同比增速有望進一步抬升,繼續改善的確定性較強;
另一方面考慮估值切換,多數細分板塊龍頭對應2021 年的估值又回到了歷史底部區域,吸引力進一步提升。
對於紡織製造板塊,在下游國內外需求回暖的趨勢下,隨著外部不確定因素逐步被消化,2021 年總體機遇大於挑戰,國內中小企業的出清和中低端產能向海外轉移的態勢仍將持續進行,製造板塊部分龍頭公司隨著業績的持續改善,預計市場關注度與估值都會有一定的修復空間。
但人民幣升值和中美貿易摩擦等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子行業整體性的機會預計較少。
對品牌服飾及時尚消費,中長期來看不同子行業之間景氣度分化的格局仍將延續,東方證券分析師仍然重點看好化妝品、運動服飾、電商為代表的高景氣確定性賽道。
預計相關龍頭公司仍能享受行業快速增長與業績確定性帶來的估值溢價,其中運動服飾板塊繼續推薦安踏體育、李寧和申洲國際,關注滔搏;
化妝品板塊中長期看好珀萊雅、丸美股份,建議關注經歷調整之後未來可能具備更大向上彈性的上海家化,電商龍頭看好南極電商,適度關注代運營龍頭寶尊電商和壹網壹創等。
對於進入存量競爭的品牌服飾成熟品類,東方證券分析師重點關注業績穩健、財務上呈現持續高現金分紅預期或較高ROE 水平的龍頭公司,東方證券分析師建議關注波司登、地素時尚、森馬服飾、海瀾之家、富安娜、羅萊生活和太平鳥。珠寶首飾領域關注行業前三的龍頭公司。
重點看好運動服飾和化妝品兩大賽道
運動服飾
運動服飾行業龍頭集中度高,疫情加速中小企業出清。中國運動服飾行業的前六大企業分別為耐克、阿迪達斯、安踏、李寧、斯凱奇和特步,過去幾年龍頭的市場份額持續擴大,CR6 從2015 年的60%+迅速提升至2018 年的74%+。
東方證券分析師認為2020 年的疫情進一步擠壓了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更多優質渠道資源將進一步流入龍頭企業,鞏固其競爭優勢,同時龍頭品牌在線上的流量優勢也將日益增強。
此外,龍頭企業在對優秀的人才、經銷商招募和吸引等都存在天然優勢,行業洗牌預計將進一步加速。
東方證券分析師判斷2021 年運動服飾行業景氣度仍然維持高位,主要由以下三因素驅動:
驅動1:體育運動滲透率不斷提升,政策利好將持續推進
國內各年齡段體育運動參與率顯著提升,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差距。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截止2017 年,國內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5.5 億人,同比增長13.4%;
2018 年,運動參與率最高的是60-69 歲和50-59 歲,分別達到21.3%和21.2%,其中20-29 歲的年輕人群參與率提升最快,到2023 年運動參與率將達到26.8%,在各年齡段中排名第一。
雖然中國整體參與率在提升,但是仍然低於發達國家,例如美國2018 年的全民常規體育參與率已經達到35.9%。
從美日國際經驗來看,人均GDP 跨過5,000 美元后,跑步運動將會率先普及大眾,之後隨著經濟的增長迎來體育運動滲透率的長期提升。
1970 年代,美國和日本的人均GDP 先後突破5,000 美元,基本在同一時期迎來了跑步運動的普及,隨著人均GDP 的進一步提升,戶外運動的種類逐步豐富,人們對於運動和健康的重視程度的持續提升,造就了美國和日本的運動行業長達幾十年的大繁榮。
中國在2011 年左右人均GDP 突破5,000 美元,隨後也迎來了馬拉松賽事的大規模普及,2017 年馬拉松賽事達1,102 場次,2012-2017 年複合增速達102%,這與美國和日本在70-80 年代的歷史經驗一致,因此東方證券分析師預計,未來國內的體育運動滲透率的提升仍然有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
此外,國內政策也將成為運動服飾行業重要驅動因素之一,東方證券分析師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後,政府將更加意識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相關政策力度有望持續加強。
驅動2:消費者健康意識增長和消費持續升級
各線城市消費者迎來消費升級,提升產品平均售價。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在高線城市,消費者對運動鞋服的關注點已從“物有所值”轉變為“新潮”和“創新”,且願意為產品付出較高支付溢價,在低線城市,隨著零售門店網路的持續滲透,消費者已經能夠接觸到品牌產品,而開始停止去購買非品牌的產品。
從運動鞋服的平均售價來看,運動服飾和鞋的售價已從2014 年的204.3元和112.3 元提升至2018 年的231.2 元和128.8 元,2023 年有望進一步提升至287.1 元和143.6元。
從運動鞋服的人均消費開支來看,已從2014 年的106.3 元提升至2018 年的168.7 元,2023年將進一步提升至274.1 元。
各年齡段消費者正在積極擁抱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理念。東方證券分析師判斷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結束,大眾消費者對免疫力提升和健康的追求將更為重視和迫切,全民對運動需求的廣度和頻度都將進一步提升。
驅動3:運動服飾的穿著場景不斷延伸
運動服飾的穿著場景逐步豐富,不斷分流其他服裝細分行業市場份額。近年來國內不同服飾細分市場的邊界正在逐步被打破,運動服飾的穿著場景已經開始延伸至男裝(職場通勤)、休閒裝、潮牌服飾、童裝等其他市場,其中運動服飾品牌在潮牌服飾領域已經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成績,例如中國李寧、FILA 等品牌在2018 和2019 年表現出色。
東方證券分析師認為,受益於二胎政策的放開,兒童運動服飾市場有望成為各家龍頭的下一個未來增長點。
化妝品
近三年行業整體持續提速,疫情後復甦更是明顯領先於其他可選消費品。
2017-2019 年中國化妝品行業同比增幅分別為10%、12%和14%左右,呈現持續提速態勢。
2020 年疫情不改行業高景氣,4 月開始限額以上零售企業化妝品零售額增速就已轉正至3.5%,前10 月累計增長5.9%,回暖速度明顯快於其他可選消費品,電商的高增長對線下渠道的彌補以及全行業的增長起到了關鍵作用。
化妝品核心人群與低線城市消費的持續擴容升級成為國內化妝品市場快速增長的核心驅動力之一。
美妝的日常使用習慣在顏值派的90-00 後年輕人中較早的普及,使得化妝品顯現出越來越明顯的必需消費品的屬性,行業基礎消費群體不斷累計擴大,未來市場消費重心也會隨著這部分核心客群的升級而進一步上移。
經歷品牌與社媒普及,越來越多的低線消費者經歷美妝使用“0”到“1”的過程,本土品牌滿足平價需求,海外高階品牌更受益於低線城市核心客群的美妝消費升級需求。
後疫情時代護膚和彩妝仍將是行業主賽道,同時呈現出不同特徵和投資機會。
(1)護膚品市場在近幾年快速增長的同時呈現出典型的結構分化,高階護膚品引領行業增長,功能性護膚品與成分黨應運而生,從品類滲透率來看,2019 年國內面板學級護膚品佔護膚品市場比例僅為5.5%,大大低於全球10.3%的水平,也遠低於成熟的美國和法國市場14.7%與43%佔比,潛在的發展空間仍然很大。
在功能性護膚領域,本土企業立足差異化定位、藉助“醫研結合+電商紅利+明星系列打造”,市場話語權不斷加強,部分實現了對海外品牌的彎道超車,越來越多的成功案例也吸引了傳統的國內美妝集團透過多品牌佈局等方式切入功能性護膚市場。
(2)彩妝短期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不改低基數之下,滲透率持續提升帶來的高增長趨勢。
對比進入成熟市場的美國化妝品行業結構來看,相較於中國市場護膚品類一枝獨秀的佔比(2019 年護膚品佔化妝品市場51.16%的份額,彩妝佔11.55%),美國化妝品市場護膚品與彩妝平分秋色,分別佔20.2%與18.5%。
雖然2020 年疫情對國內彩妝的銷售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口罩與社交影響彩妝使用頻次),但行業目標客群的低齡化與多元化(滲透率提升)與消費場景的增加依然是驅動國內彩妝市場進一步提升的主要驅動力,並且從品類發展來看,彩妝的相對低進入壁壘和低基數也為本土品牌提供了良好的成長土壤。
疫情之後電商成為美妝行業最大風口。海外中高階品牌近年日益重視高增長的中國市場,在疫情影響免稅與海外市場美妝銷售的情況下,渠道與品牌紛紛加碼中國電商的投入。
另一方面,本土品牌逐步形成了一套線上打造爆款的方法論,透過目標客群的畫像、行業資料、消費者反饋等各種要素形成新品的特點與可量化的賣點,透過流量明星代言、KOL 與KOC 組合的精準投放、電商直播、短影片等多種形式與社交媒體平臺來迅速擴大產品的營銷聲量,構建產品口碑與話題度,透過先電商後線下實現產品銷量的逐步放大,可量化的投放ROI 為下一波產品的營銷提供資料測算支援。
2020 年A 股化妝品板塊表現突出,從行業所處的成長階段以及細分品類的滲透率來看,化妝品行業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在未來3-5 年仍將處於確定性的中高速增長的可選消費賽道之一。
從競爭格局來看,本土龍頭品牌公司在大眾美妝市場透過不斷開發更符合本土消費者偏好的產品、主打年輕消費者的營銷方式和電商渠道的“方法論”已經獲得了越來越多青睞國貨的消費者信任票,與國際品牌的競爭中逐漸樹立並鞏固特有的優勢,同時不少本土品牌也在透過投資併購、代理合資等各種方式嘗試向中高階市場延伸。
國內化妝品市場的高景氣度與本土品牌的百花齊放造就了資本市場對化妝品賽道的青睞。
隨著行業新趨勢和新變化的演進,更多本土化妝品產業鏈相關企業的上市也將為二級市場創造更多的投資機會,同時也將進一步提升本土品牌的發展速度與市場地位。
把握兩類重點公司的投資機會
黃金賽道中的高成長公司
安踏體育
進入2020 年四季度,安踏主品牌和FILA 線上銷售強勁,雙十一期間安踏集團電商同比增長53%至28.4 億元,旗下多品牌共觸達消費者1.6 億人,新客佔比超過83%。
10 月黃金週線下開始復甦,雙十一黃金週期間,安踏同比增長20%+,FILA 同比增長40%+,預計年底庫存水平有望恢復正常。
Amer 表現有所改善,Q4 繼續加強運營和控費。Amer 全球流水降幅收窄,Q3 已收窄至低雙位數負增長,大部分終端門店已開業;Amer 中國區表現優異,Q3 流水增長接近20%。
公司未來將繼續加強運營和控費,我們預計Amer 全年的息稅前利潤降幅有望小於收入降幅。
DTC 變革推進順利,對日常經營影響較小。截至10 月中旬,安踏已收回800+家經銷門店轉為直營,進展順利。
而從流水角度,東方證券分析師認為安踏並未受到明顯影響,流水變化情況與行業趨勢基本一致。
另一方面,經銷門店轉為直營後,安踏將對終端的把控力度將明顯增強,特別是庫存方面,處置將更為迅速,未來費用方面也有進一步最佳化空間。
公司作為本土運動服飾的第一龍頭,在本次疫情之中經受住了考研,也體現出強大的競爭實力。
同時公司在多品牌培育、國際化發展等方面持續深化,我們看好公司未來龍頭地位的日益穩固和市佔率的穩步提升。
東方證券分析師維持對公司未來三年的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20-2022 年每股收益分別為1.94 元、2.75 元和3.46 元,維持“買入”評級。
李寧
經歷疫情的短暫衝擊之後,公司從2020 年三季度開始復甦,整體流水實現中單位數增長(Q2 為中單位數下降),分渠道來看,直營/加盟/電商流水分別為持平/低單位數下降/40%-50%低段增長,相比Q2 環比明顯改善。
進入四季度,李寧全渠道增長開始提速,線上方面,雙十一期間李寧天貓官方旗艦店實現成交額7.7 億元,高居運動行業國產品牌單店成交額第一,線下方面,國慶期間銷售同比增長30%+。
東方證券分析師認為,受益於國潮風尚,李寧的品牌力在過去幾年獲得明顯提升,其中中國李寧子品牌大獲成功,受到年輕消費者追捧,在貢獻收入的同時,也促進了整體產品單價和毛利率的加速改善。
此外,2019 年引入前優衣庫高層高坂武史,有望進一步改善終端運營能力,提升公司的經營效率和盈利質量。
東方證券分析師認為,2020 年在疫情背景下,公司的淨利率水平有望提升至10.5%+,未來仍然有較大提升空間。
東方證券分析師維持對公司未來三年的盈利預測,預計2020-2022 年的每股收益分別為0.63、0.82 和1.05元,維持“買入”評級。
申洲國際
2020H1 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0.4%和4%(若剔除零售業務退出影響同比增長2.3%和1.5%),在疫情影響下,公司上半年淨利率提升1.05 pcts 至24.6%,體現了龍頭在逆境中的增長韌性。
分品類看,2020 年公司運動類產品穩健增長,口罩等疫情產品為公司提供經營彈性。
疫情背景下海外工廠仍然按原計劃推進,保障了公司中長期產能的持續放量。
2020 年公司在品牌龍頭的市佔率獲得加速提升,東方證券分析師認為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疫情期間,大品牌方更偏好申洲的縱向一體化模式,保障產品供應;
2)東南亞的中小供應商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在疫情期間加速出清;
3)品牌方出於自身發展需要強化供應商的持續精簡和深度合作。
作為運動和休閒服飾領域製造商的絕對龍頭,東方證券分析師看好申洲未來業績的確定性(疫情期間已得到驗證)。
供給端來看,根據草根調研結果,公司Q3 和Q4 產能利用率良好,越南工廠、柬埔寨二期和寧波工廠已招募大量工人,保障明年產能供給。
需求端來看,環比逐步改善,其中優衣庫恢復情況良好,耐克和阿迪的庫存水平預計在年底恢復正常,明年經營情況有望持續得到改善。
東方證券分析師維持對公司未來三年的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20-2022 年每股收益分別為3.28 元、4.15 元和4.87 元,維持“買入”評級。
天眼查APP專業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從事紡織、紡織服裝、服飾的製造業企業超132萬家。其中超7成的相關企業註冊資本在100萬以下,6成以上的相關企業為個體工商戶。
地域分佈看,浙江省紡織相關企業數量最多,約22.4萬家,佔比近17%;江蘇省位列第二,約有20.4萬家相關企業,佔比達到15.4%;此外,廣東、山東紡織相關企業數量也均超過10萬家。
天眼查APP專業版資料顯示,2015年以來,紡織相關企業年度註冊數量一直在14萬家以上(全部企業狀態)。
截至2020年11月24日,以工商登記為準,今年我國已新增超過15萬家紡織相關企業,相比去年同期提升15.75%。
珀萊雅
2020 年前三季度公司銷售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0%和19%,扣非後淨利潤增長21%,其中第三季度單季營收與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1%與59%,在去年同期爆款泡泡麵膜帶來的高基數上單季度業績增速繼續提升,表現亮眼,單季度高毛利產品佔比的上升與期間費用率的控制帶動淨利率提升,是公司三季度淨利潤增速快於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
主品牌爆款的打造與電商渠道的快速增長,疊加新品類、新品牌的增量貢獻,是公司保持業績繼續快速增長的核心基礎。
18 年以來珀萊雅在新產品開發、品牌營銷方面加速向年輕化靠攏,新品迎合成分黨與彩妝需求,營銷上緊抓流量紅利(KOL、流量明星、直播、短影片等),逐步形成了一套線上爆款的打法,今年公司持續推出紅寶石精華、雙抗精華、小夜燈眼霜等新品並取得較好效果,逐步在年輕消費者與低線市場中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與競爭優勢,為後續核心產品系列的打造奠定基礎。
作為充分競爭行業的龍頭之一,公司一方面分享了國內化妝品市場快速增長的蛋糕,另一方面,公司內部建立和最佳化多種激勵方式,追求銷售最大化和費用最小化,外部團隊透過搭建合夥人制平臺,保障人才梯度建設和長期健康可持續發展。19 年至今公司在品類(彩妝、精華)、目標客群(中高階護膚)、渠道等各方面不斷補齊加強,為更長期的規模增長開啟空間。
東方證券分析師維持對公司2020-2022 年每股收益為2.38 元、3.05 元和3.82 元的盈利預測,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成熟領域的低估值高分紅公司
波司登
公司此前公佈的FY21H1 中報超出市場預期,主要體現在:
1)直營收入同比大幅增長144.3%,東方證券分析師認為一方面由於去年線下渠道基數較低,另一方面表明波司登品牌勢能強勁,庫存去化順利;
2)毛利率提升+控費帶動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4.3 pcts,分業務來看,羽絨服業務同比提升3.5 pcts 至56.4%,主要由於直營門店收入增加+加大對羽絨等原材料成本控制,貼牌加工業務同比提升3.8 pcts 至18.1%,期間費用方面,公司控費能力強,分銷開支和行政開支佔收入比重分別僅小幅上升0.7 pcts 和0.8 pcts。
公司在2020 年雙十一表現優異,羽絨服業務同比增長35%+,其中波司登主品牌同比增長25%+。隨著華東地區的降溫+春節相比去年延後,看好全年業績超預期表現。
東方證券分析師認為,公司有望繼續依託“波司登”主品牌不斷提升的勢能,疊加明顯超越同行和四季品牌的產品力和行業領先的供應鏈、物流和數字化體系,不斷強化其羽絨服專家的標籤,具備較好的長期成長性。
東方證券分析師基本維持未來三年的盈利預測,預計公司FY2021-2023 年每股收益為0.14 元、0.18 元和0.23元,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地素時尚
公司是國內知名的中高階女裝企業之一,旗下擁有三大核心女裝品牌,DAZZLE、DIAMONDDAZZLE 和d’zzit,定位於19-45 歲這一服裝消費能力最強的女性消費群體,從中端、中高階到高階進行了全覆蓋,形成了對女裝市場多維度和多層次的滲透。
2020 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4.18%和1.07%,其中單Q3 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9.02%和25.77%,銷售端的恢復和期間費用率有效控制是盈利大幅改善的主因。
電商戰略上從消化庫存向品牌全域營銷轉型,成為今年重要的增長驅動力之一,東方證券分析師預計Q4公司能保持較快的收入增速。
相對於其他同行,東方證券分析師認為公司在中高階女裝行業中具備鮮明特點:
(1)設計能力強,產品特色與差異化明顯。
(2)自主培育多品牌道路初步得到驗證,市場接受度高。
(3)零售端管理能力逐漸增強,隨著終端精細化管理的加強,公司單店銷售提升的邏輯逐步兌現。
(4)財務質地優良,ROE 領跑競爭對手,持續的高比例現金分紅。優良的財務指標背後體現了公司堅持輕資產運營以及對庫存和經營一貫的穩健思路。
東方證券分析師維持對公司2020-2022 年每股收益分別為1.36 元、1.56 元和1.75 元的盈利預測,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森馬服飾
受疫情衝擊以及海外業務拖累,2020 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28.74%和83.48%,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90.03%。
針對現有問題,一方面公司加快剝海外虧損業務,9 月完成法國Kidiliz 專案出售(19 年虧損3 億+),另一方面推動渠道庫存與低效門店消化,為21 年重回增長軌道打下基礎。
依託多品牌、多品類的發展策略,同時內外並舉加激勵靈活,公司國內童裝第一的龍頭地位穩固,主品牌巴拉巴拉保持市佔率穩步提升,其他副牌保持高增長,整體規模和渠道優勢日益彰顯。
線上業務受益於大平臺的品牌頭部化趨勢以及配套資源的不斷成熟,保持快速增長。
休閒裝注入新思路、新定位,聚焦年輕消費者,打造森馬品牌與產品烙印,渠道集中消化庫存,預計21 年休閒裝將重回更有質量的增長。
四季度盈利水平有望實現反彈,2021 年開始輕裝上陣。公司預計2020 年淨利潤在6.2 億到9.3 億之間,同比下降40-60%,東方證券分析師預計最終在中位數機率較大(公司以往Q4 盈利多在4-5 億之間)。
東方證券分析師認為,受益於去年的低基數,疊加今年剔除Kidliz 的影響和冷冬預期,四季度盈利水平值得期待。
2021 年開始隨著終端回暖和庫存的消化,相對於今年的低基數,報表端的改善彈性很大。
2020 年在疫情之下,公司加快了主動的創新升級,著力打造內部快反能力和智慧化資料的運用,同時加大線下渠道的最佳化,不斷提升產品的有效性、記憶度和年輕化,為後續經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更充足的動力。
東方證券分析師維持對公司2020-2022 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29 元、0.58 元和0.67 元的盈利預測,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海瀾之家
受疫情影響,2020 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19.82%和50.69%,扣非後淨利潤同比下滑47.86%。
線下渠道承壓的情況下,公司發力線上,資源與營銷進一步向電商傾斜,前三季度公司電商收入同比增長55.5%,單Q3 同比增長高達111%,收入佔比已從去年的5.9%提升至11.6%,佔比首次突破10%,線上營銷策略上也比以往更靈活。
公司近年來戰略明顯轉向依託主品牌積累的充沛現金流、紮實的渠道基礎、強大的供應鏈優勢和客群流量基礎為平臺逐步搭建自己的多品牌、多品類、國際化服飾集團。
三季度海瀾主品牌流水轉正,拐點基本確立,新品牌中,前三季度OVV 收入增長超過50%,海瀾優選增長超過70%,OVV 受益於《三十而已》植入廣告熱度提升迅速,優選積極拓展產品品類,增長潛力大。
2020 年11 月公司公告創始人周建平之子周立宸擔任公司董事長,公司順利完成創二代交接班,管理團隊、品牌定位、渠道等預計在新董事長思路下,都將朝著更年輕化、更有效率的方向轉變,未來在品牌年輕化和電商業務等方面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東方證券分析師維持對公司2020-2022 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49、0.66、0.77 元的盈利預測,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在前不久舉辦的2020中國服裝品牌營銷模式創新論壇上,中紡聯新聞中心副主任林雲峰表示,2020年是極具挑戰的一年。
值得慶幸的是,在國家相關部門以及各級政府的大力引導支援下,在紡織服裝行業全體同仁的不斷努力下,中國服裝產業得到快速調整,表現出強大的供給能力、適應能力和修復能力。
當前形勢下,要緊抓中央提出的國際國內“雙迴圈”新發展格局機遇,加強交流,密切合作,不斷提高創新能力,助推產業實現可持續、高質量、國際化的聯動發展。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副主任、產業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欣表示,全球整體的產業結構與市場結構發生著方向性變化,根據長期經濟發展的要求,產業鏈存在向周邊國家甚至向國內轉變的基本趨勢。
由於疫情持續時間過長對經濟基礎造成損傷,國內外消費市場都可能面臨趨勢性的增長減速,企業的供給側要更注重以“提質”取代“增量”。
注:本文內容主要摘自東方證券,中外行業研究整理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