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加密貨幣正在瘋狂上漲,貴金屬迎頭趕上不是沒有原因的。在過去的一個月裡,有一些事態發展表明,美元的貨幣通脹進入了加速的新階段,而貨幣才剛剛開始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換取這些通脹對沖。
現在美元的過度通脹在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群體中變得明顯。這是由銀行資產負債表兩邊的因素推動的,有證據表明,大儲戶正在減少定期存款,增加即時存取支票賬戶。這似乎是M1貨幣供應量增加的背後,助長了包括儲蓄存款在內的M2統計的轉變。
這相當於對銀行資產負債表的隱性擠兌。同時在疫情封鎖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供應鏈問題導致銀行信貸從非金融企業撤出,隨著銀行信貸的收縮,可能會內爆銀行資產負債表。
外資對美元和美元計價的固定利息資產的支援都在撤出,這必將導致新年的債券收益率和美元利率上升,破壞股市泡沫。
美聯儲現在不僅要為不斷膨脹的聯邦預算赤字提供資金,還要為美國的整個供應鏈提供擔保,持續的全球物流問題也印證了這一點,僅在美國,每年就有34萬億美元的企業內部支付被捆綁。美聯儲堅定不移地奉行凱恩斯主義的貨幣政策,這將導致美聯儲試圖抵消這些供應鏈問題,拯救那些在銀行信貸不可避免的收縮中無法生存的銀行,並支付將出現的壞賬。
這是一項涵蓋整個美國經濟的重大任務,需要更快的印鈔速度,不摧毀沒有支撐的美元是不可能的。
概論自5月以來,經濟學家在警告美元會崩潰。由於美元失去購買力,大宗商品、股票、加密貨幣和貴金屬都在上漲。
貨幣破壞的速度正在實現新的飛躍。圖1是世界儲備貨幣的貨幣供應量,正在以新的速度飆升。在11月的最後兩週,M1貨幣供應量猛增超過14%--年化率達到367%。
美國M1貨幣供應量的高通脹趨勢很明顯。但大家都對這些事態發展感到困惑,以至於採取了無視的態度,而股票、大宗商品和加密貨幣的價格卻以上漲來安慰他們。這些事態發展對任何希望保全自己財富的人來說都是不可忽視的,它們為未來的道路提供了重要線索。
美國儲蓄存款被套現了根據最新資料,11月可支票存款總額和M1中的貨幣部分之和增加了4357億元,增幅為11.6%,而儲蓄存款總額則減少了885億元(0.75%)。 前兩者與後者的區別在於即時存取。它代表著從4月至6月間迅速增加儲蓄存款,轉而增加現金和支票賬戶。這是一個新的趨勢,它不同於財政部向家庭現金繳款時的即時存取款和儲蓄賬戶的關係。直升機投放對儲蓄賬戶的支撐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這種效應已經消退,在儲蓄存款增速放緩之後,11月份的儲蓄存款總額實際上是今年首次下降。
這種轉折的原因反映了儲戶新的不願意將資金捆綁在銀行體系中。要知道,由於受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保護的儲戶規模較小,存款的轉移肯定大多是大於25萬美元保額的餘額,這幾乎可以肯定反映出一類存款人的財務資訊,很可能是在進行金融資產交易。大額儲戶態度的轉變顯然很突然,應該引起我們的興趣。
我們不能把這一發展歸咎於零利率,因為在3月4月和5月,有總額為1.24萬億的資金大量流入儲蓄存款總額,而當時的利率也是零利率。定期存款不續存的最可能原因是,對於銀行客戶來說,這是第一步,他們打算減少相對於他們通常購買的資產、商品和服務的整體貨幣風險,對他們來說,這將包含他們所有的銀行餘額,包括流動性相對較差的儲蓄賬戶。
在貨幣通脹和對資產價格影響的雙重背景下,儲蓄存款的兌現是有意義的。在你購買的資產和商品價格都在上漲的情況下,以零利息把錢借給銀行是沒有意義的。而如果你把它們賣掉,那麼把收益綁在定期存款上也沒有意義--還不如買點別的東西。儘管這種行為的變化似乎表明,有關儲戶越來越意識到物價在上漲,資產和商品應該儘早購買,但他們還沒有意識到這種現象是貨幣購買力下降而不是物價上漲。
這就給了我們一個訊號,說明我們在高通脹過程中的位置。貨幣M1的上升,包括現在由儲蓄存款助長的程度,給我們的訊號是,它最終會導致所有銀行儲戶加速出售貨幣。但我們現在還沒有達到這個目的。
在過去,貨幣數量的惡性膨脹是透過物價上漲導致對紙幣形式的貨幣需求增加。在1922-23年的德國,工薪族為了立即花掉工資,不得不把工資兌現,這導致紙幣的需求迅速增加,而他們的購買力卻崩潰了。這也是印刷廠開足馬力的原因。在現代經濟中,現鈔和硬幣只發揮了很小的作用,銀行的消費流動性的提高,形成了一個資金庫,當衝擊來臨的時候,這個資金庫就會迅速流向任何不是貨幣的東西。
如果這個條件被觸發,就會把美元的購買力推到懸崖邊上。在這些路線上的調整將導致以下降的法幣衡量的消費品價格比在以現鈔為主要支付手段的經濟中發生的更突然。但我們還沒有達到這個目標。
對於商業銀行來說,儲蓄賬戶減少的最初影響增加了它們對資金和貸款賬目之間的時間錯配的風險。過去,這種情況最終導致銀行擠兌,比如2008年英國的Northern Rock,就是對未來的警告。一個更貼切的實驗室例子,也許是2012年整個塞普勒斯銀行系統的崩潰。這離我們現在的處境越來越近。
金融界的假設是,對現金的軟禁令以及銀行與其監管機構之間溝通的改善,使銀行擠兌成為過去。問題將出在銀行客戶身上,他們沒有得到這個資訊。
我們現在已經有了部分解釋,為什麼如我們在圖1中的第一張圖所示,M1貨幣在飆升,因為資金已經從儲蓄存款中分流出來,而儲蓄存款只包含在更廣泛的M2中。這就留下了另一個謎題要解決,那就是銀行體系集體資產負債表的資產方面。
銀行貸款突然萎縮除了M2中存款的減少和支票賬戶資金的增加外,11月美國M2貨幣供應量突然下降的起源大多與銀行貸款的收縮有關。圖2是M2減去M1的資料,從客戶存款中可以近似地看出銀行資產負債表另一面的銀行信貸歷程。
銀行信貸往往會在幾年內擴張,當銀行家們對貸款的謹慎程度逐漸降低,因為對上一次金融危機的記憶逐漸消失。雷曼是強烈的金融,在美聯儲通脹融資和擔保的協助下,儘管GDP和總產值突然受到衝擊,但最終沒有破壞銀行對非金融部門的貸款。
下圖2講述了雷曼危機以來的故事。由於官方物價通脹保持低位,美聯儲控制利率,銀行信貸隨後以穩定的速度擴張了10年。當2019年9月美國銀行遇到資產負債表約束時,美聯儲干預回購市場,以確保銀行信貸繼續提供。
直到今年3月,美聯儲將基金利率下調至0%,並在幾天後宣佈無限量QE,問題才得以修補。這時恰逢第一次世界範圍內的covid-19鎖定。當時,人們認為在幾個月內病毒就會得到控制,全球經濟將恢復正常。銀行家們從雷曼事件中想起,解決的辦法是保持冷靜,繼續前進。考慮到這一點,在美聯儲的慫恿下,商業銀行迅速擴大信貸,以應對由於供應鏈和沿供應鏈的支付被查封而被認為是短期的非金融業流動性問題。大宗商品價格回升,這被許多人認為是製造業前景恢復看好的確認。3月至11月初,銀行信貸擴張了近2萬億美元,達到創紀錄的水平,自2008年以來已經增長了一倍多。
銀行信貸,以及隨之而來的銀行資產負債表,變得更加危險地過度擴張,大幅收縮的時機已經成熟。如果要維持信貸水平,只有增加銀行權益才能減輕資產負債表的壓力。但在目前銀行股本相對於賬面價值的水平下,股東權益的稀釋是一個沒有吸引力的選擇。唯一的選擇就是降低資產與股東資金的比例,因此最近幾周,銀行信貸開始大幅收縮。而考慮到雷曼危機以來的巨大增幅,現在銀行貸款可能會進一步大量撤出。
貸款心理銀行信貸週期的心理是很容易理解的,銀行家一開始是對風險的恐懼,接著是謹慎放貸,業務競爭日益激烈,然後是貪婪進一步壓縮利潤,最後又是恐懼。
銀行家們有一種強烈的一致行動傾向,形成了明確的貸款週期,這是銀行歷史上的一個特點。隨著重複的週期性失敗,隨著時間的推移,銀行家們的集體壟斷本能使他們團結起來,防止一家或多家銀行的危機傳染給他們--如1890年的霸菱銀行就是如此--然後在20世紀,中央銀行成為銀行救援的全部責任人。這也是美聯儲最初成立的原因之一。
從自己的愚蠢中拯救的舒適感影響了銀行家在貸款時的群體本能。他們知道他們總是會被救助的。早在這些發展之前,在1866年Overend Gurney和公司的案例中,巴戈特就寫道:"這些損失的方式是如此魯莽和愚蠢,以至於人們會認為一個在倫敦城借錢的孩子會借得更好"。巴戈特的描述同樣可以適用於銀行在雷曼倒閉前的行為,以及它們今天的狀況。它還可以延伸到鼓勵信貸過度的中央銀行和銀行監管機構的行為。
任何觀察貸款週期的人都會一再察覺到這種現象。在我們當代的例子中,在貸款週期的頂峰,銀行家們顯然認為美聯儲牢牢地控制著經濟;如果不是因為covid,經濟是健康的。我們無法確定最近發生的哪些事件使這種觀點從極度樂觀轉向懷疑,並可能演變為恐慌,因為這從根本上說是銀行人群的瘋狂問題。但證據表明,是供應鏈以及與之相伴的支付方面的持續困難。他們還沒有從最初的大流行的破壞中恢復過來。而現在,緊張的銀行家們看到,儲戶們正在清算儲蓄存款,轉而選擇即時存取支票賬戶,這種趨勢是為了尋找更大的流動性。
全球物流混亂從事貨物運輸、儲存和流動的物流企業受到科維德大流行病的嚴重干擾。滿載貨物的集裝箱堆積在港口,持續的配送能力被削減。此外,某些貨物的囤積導致集裝箱港口被用作儲存設施,儘管受到了經濟處罰,但還是堵塞了港口。一個例子是英國政府在費利克斯託囤積個人防護裝備,在最初的科維德恐慌中超額訂購,現在需要儲存儲備重要物資。而集裝箱沒有迅速從進口國退回到出口商手中,全球貨物流通已經嚴重受阻,這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貨物流向了錯誤的地方。
全球物流受阻始於今年年初,中國集裝箱港口積壓的貨物,以及缺乏卡車司機來接運集裝箱。航運公司被迫取消航行,這導致中國出口市場缺乏零部件。今年早些時候,當中國擺脫封鎖後,公路運輸恢復了正常狀態。從中國到美國太平洋沿岸的集裝箱集散壓力初步緩解,但美國的疫情程序影響了其公路運輸能力,導致北美港口的集裝箱積壓。積壓導致集裝箱船無法獲得卸貨艙位,翻船造成的混亂也越來越多--翻船一詞適用於未能按計劃裝貨的集裝箱,並被重新預訂到下一個可用的航次,而這些航次又可能不得不再次翻船。
供應鏈問題正在給全球經濟帶來困擾。此外,政府開支的增加也使情況變得更糟--例如,在費利克斯託堆積的集裝箱裡裝滿了政府所有的PPE。而美國政府迅速增加通脹融資支出,導致貿易不平衡加劇,給貨運物流帶來進一步壓力。
美國企業的融資需求與集裝箱亂象帶來的供應鏈混亂是成正比的,無論企業是進口消費品還是製造業的零部件。這個問題的總量遠遠大於GDP,與美國的總產值直接相關,最後一次錄得2020年第二季度末為34.26萬億美元。下圖FRED圖表截圖說明了這一資料如何從2019年底的歷史峰值下降。
總產出收縮到年中點接近4萬億,我們看到,銀行最初的反應是擴大信貸以緩解供應鏈危機。但考慮到每年所有物資的流動量相當於總產出,銀行最初增加貸款到6月底的含義是銀行多貸了1.6萬億的信貸,非金融部門(即基礎經濟)吸收了2.3萬億的供應鏈成本,企業財務非常緊張。
6月底以來,情況進一步惡化。當他們吸氣並數到十的時候,銀行家們現在意識到,美聯儲在保護他們免受物流災難的真正規模影響方面做得還不夠。與雷曼事件不同的是,他們度過了雷曼事件,現在他們完全暴露在迅速惡化的形勢之下。在美聯儲猶豫不決的時候,他們已經無力再支援現金緊缺的企業,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銀行貸款突然崩盤,而且似乎還有更遠的路要走。而看到自己的儲戶撤回定期貸款,商業銀行現在越來越恐慌,要控制銀行貸款,去掉資產負債表。
美聯儲的任務日益加重到目前為止,美聯儲一直以凱恩斯主義的傳統方式來拯救美國經濟。為了確保控制寅吃卯糧的後果,它承諾無限制的量化寬鬆,目前每月1200億美元,以資助聯邦預算赤字的增加。他們實行零利率,以降低融資成本。首輪貨幣通脹為2020財年下半年至9月底的聯邦支出增加提供了三分之二的資金,其餘三分之一來自收入。第二輪 "刺激計劃 "即將出臺,將由更多的貨幣通脹提供資金。
美聯儲現在的任務從只為政府膨脹的赤字提供資金,發展到現在銀行貸款跟不上,也要支援供應鏈的中斷。雖然前者的問題還在持續,但後者的問題要大得多,如果美聯儲不成功干預,最終將出現可與上世紀30年代相媲美的通縮低迷,銀行將在之前過度放貸和壞賬上升的後果的壓力下倒閉。 為了拯救銀行,面對當前和未來的貸款承諾,銀行將不得不得到支援。而為了未來的信貸擴張,必須修改或暫停相關法規,因為銀行現在缺乏股權支援,無法充分擴大資產負債表。
即使能夠實現這一點,美聯儲也要面對80/20帕累託規則,即大約80%的私人部門經濟活動是由當地的中小企業承擔的。讓中小企業得到支援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僅僅支援供應鏈的支付流,儘管數量龐大,但不足以解決小企業日益嚴重的經濟問題。但既然已經開始了凱恩斯主義的解決一切問題的方案,對於美聯儲來說,就不可能再回頭了,反正他們也沒有這樣做的任務。與美聯儲尚未面對的問題相比,對covid的刺激正成為小啤酒。
銀行界越來越意識到,美國乃至更廣泛的世界都面臨著深度的經濟衰退,這將會起到這些條件下必然會做的作用--引導銀行進入退場競賽。美聯儲的保證不會阻止它。擁有超過6萬億美元銀行存款和22萬億美元美元金融資產的外國人也會競相退出,將美元賣出換成其他貨幣、商品和黃金--除了美元之外的任何東西。正如美元貿易加權指數圖3所示,這種情況已經在發生。
國內儲戶在面臨選擇成為任何一家銀行的債權人時(將資金從一家銀行轉移到另一家銀行並不能解決系統性問題),會越來越多地選擇將自己膨脹的銀行賬戶換成銀行裡除了美元以外的任何東西,從而導致裂變式的繁榮。
在以往的貨幣崩盤中沒有看到的一個因素是,現在有一批受過教育的加密貨幣粉絲,他們明白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導致美元崩盤,相對於他們青睞的加密貨幣。他們的教育遠未完成,但這並不重要。他們在賺錢,用貨幣衡量,每個人都看到了。百萬分之一的人中只有一個人明白錢是怎麼回事的情況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這隻能加快美元崩潰的步伐。
在金融資產與其他商品之間的選擇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發現,不受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保護的儲戶一直在清算他們的儲蓄存款,以換取現金,從而投資於不斷膨脹的資產。每買入一項資產,就有一個賣家,將收益存入銀行。而隨著加密貨幣、股票、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價格都處於牛市,賣家們正在進行再投資,而不僅僅是獲取利潤。顯然,這種活動是由市場泡沫中日益增長的投機行為所驅動的,在最小程度上是由對美元失去對有形商品購買力的恐懼所驅動的。要想證明這還不是通脹交易,我們只需要看看黃金的市場情緒,黃金的表現明顯滯後於其他金融資產。
在人們普遍擔心貨幣貶值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得出這樣的結論:除了只有一個買家--美聯儲--的固定利息之外,金融市場上的行為確實是投機性泡沫,而且這些泡沫將會破滅。當泡沫爆裂的時候,只存在於估值中的貨幣就會簡單消失。
一個重要的後果是,銀行抵押品越來越多地以上市金融資產或與之相關的金融資產的形式出現,價值下降,使貸款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從而暴露出資產負債表過度槓桿化的愚蠢。歐文-費舍爾在分析華爾街崩盤以及如何導致銀行自食其果的損失時,表達了銀行抵押品問題。在他的描述中,沒有什麼需要補充的。
如果沒有美聯儲的干預,銀行信貸供應的減少將導致在信貸收縮時,由於再融資需求的增加,借款利率急劇上升。單從這一點來看,利率就太低了。從歷史上看,導致投機性泡沫內爆的條件幾乎都與利率和債券收益率上升有關,暴露出投資不善。
外國利益集團過度擁有的貨幣下跌的後果也會引發這些條件。對於外國投資者來說,美元資產的收益是在貨幣損失後打出來的,這一點在固定利息中尤其明顯,收益率太低,無法抵消現在產生的貨幣損失。根據美國財政部TIC的資料,在截至10月的過去12個月裡,私人部門的外國人已經清算了近3000億美元的定息國債、公司債和機構債。一旦將離岸美元自營保險業務從數字中剔除,真正的清算規模更大。
其根本條件是時間偏好,在貨幣下跌的情況下,會提醒外資所有者注意未來的損失,而這些損失並不能被當前的利率所抵消。這也是為什麼利率下降帶來的資本收益來抵消利息收入的不足,對外資來說變得如此重要。但如圖4所示,隨著收益率的上升,人們越來越感覺到,現在收益率下降的利潤將被收益率上升的資本損失所取代。
美國國債的債券收益率上升,對股市有進一步的負面影響。估值完全基於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而完全脫離了非金融行業的業務前景,因為非金融行業的供應鏈正在倒閉,破產事件不斷增加。
持有超過聯邦存款保險公司25萬美元保護限額的銀行儲戶將試圖透過清倉來扭轉他們目前對股票的看好。將銀行存款換成美國國債的傳統避險吸引力,將以破產銀行的債權人身份換取崩盤貨幣的債券價格。唯一的避難所很可能成為貴金屬和加密貨幣之間的選擇,試圖擺脫美元。
這些方針的發展正在重演整整三百年前法國的約翰-羅事件的經歷。聰明的銀行家們,比如理查德-坎蒂龍(Richard Cantillon),不是透過做空密西西比州的企業,而是在倫敦和阿姆斯特丹的外國交易所上,用Law的紙幣,即沒有支援的livre,來換取由黃金和白銀支援的貨幣,從而玩轉了泡沫崩潰。這是他從羅的古凱恩斯主義政策中獲得的第二筆財富,第一筆財富是秘密出售存放在他那裡的密西西比股票作為抵押品。
毋庸置疑的是,貨幣、銀行和經濟的發展以及他們對貨幣供應量的額外和無限制擴張的要求,將摧毀美元和所有以美元為基礎的貨幣,就像三百年前約翰-羅的貨幣崩潰一樣。在他們對代表貨幣的東西的片面理解中,加密貨幣社群只是第一個得到這個資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