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有這樣的困惑,我從金融機構把錢貸出來,明明人家都是收利息的,但是我們花錢的人更窮了,放貸出來的也破產了,那麼這個環節裡的錢又到哪去了呢?我們就來看看上個世紀美國經濟大蕭條時,那些錢倒地流入了誰的口袋!這篇文章說明了前段時間Jack馬的操作為什麼會失敗!
上個世紀20年代的美國,依靠保護主義的貿易政策,全國性的銷售分配消費網路,以及豐富的地理資源以主導內需的經歷發展戰略,就逐步的發展成為引領世界經濟的實體經濟和工業國家,就當時而言,美國國內的居民就能達到5到6個人,就有一輛小汽車的消費水平,可謂是民富國安的一片繁榮景象,此時流行不久的金融市場也等到了井噴式的發展,而反觀世界其他國家基本正處於亂世之秋,戰火紛飛的年代。
此時的美國一座座摩天大廈拔地而起,工廠裡的汽車是一輛不接一輛的開了出來。華爾街上穿著西裝筆挺、皮鞋雪亮、頭髮油光的人潮從地鐵站湧出,步履快速地散入各個公司行號;中午,三三兩兩的人群各自在小公園的綠蔭下佔據午餐的地盤,掐著小小的熱狗咀嚼著,一邊討論早上的股市。而一些穿著華麗服侍的女士,則在各大商場留下他們妖嬈的身姿,民眾們每天在報紙上看到的是股市股票瘋長的訊息,幾乎所有人都在討論著如何在股市一夜暴富,人生逆轉彷彿觸手可及!
當時的美國政府也對民眾發表演說道:“我們正在取得對貧困戰爭的勝利,貧民窟正在美國消失!”此時美國經濟的大好形勢,讓企業、銀行、股市都打起了如意算盤,例如銀行眼看美國的經濟正在處於快速增長階段,於是就放出了大量的錢給民眾、企業,只要有人貸款,就一路綠燈通通放貸。不管你是買房、買車一切促進消費的行為都可以貸,例如現在的分期按揭貸款買車、買房就是從那時候興起的,這種消費形式的出現使人民陷入了“透支消費”的熱潮,銀行不管你有錢沒錢只要你消費,我就貸款給你!此舉卻極大的膨脹了消費市場,現在的美國是人人富足,花錢更是大手大腳貸款買車買房成了常態,殊不知一場危機正在悄然靠近。
此時國內的消費貸款的盤子越做越大,僅僅依靠國內的人民消費,銀行家們難以得到滿足,他們又把貸款的目光瞄準了股市,想要貸款炒股?這不正和我意?來吧,大膽的貸吧!只要你有保證金,你就可以帶款!保證金不需要太多10%就行,剩下的交給銀行。而此時的民眾看見股市一片飆紅,整個國家民眾又被股市給吸引了過去。無數的人湧入了股票市場,再次讓股票得到上漲。
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把錢投進股市,讓股市提前進入到了空前繁榮的時代。1924年,史密斯提出:“股票是長期投資的最好工具。”!此言一出直接導致美國數百萬普通居民爭相湧入股市的繁榮景象,但當時股市裡幾乎都是被過分高估的科技公司,此時的這些科技公司可沒閒著,自己散佈一些虛假訊息,再隨機不斷的變化,而背後操縱者就藉此機會繼續炮製著各種訊息,並瘋狂的繼續收割韭菜,就這麼金融危機的又一顆地雷被埋下。隨著人民貸款炒股加上貸款消費,使得消費品市場也得到了急劇的發展,可以說是變態的發展,不管工廠你造再多總是有更多人來消費,這就讓工廠也瘋狂了,畢竟多造多得啊!於是乎各種生產企業卯足了勁加大生產,整個美國社會逐步的產能過剩,這又為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埋下了一顆新地雷。
情況不對開始抽身。此時的美國股市湧入的資金是越來越多,這也讓美國經濟發展正向畸形的方向越走越遠,政府也察覺到了股市的虛擬經濟,對實體產業的影響越來越嚴重,覺得這可不行,畢竟促進經濟發展的還得要實體產業來推動才行,現在必須給金融市場加以管控,於是政府開始提高各大銀行的貸款利率,並對貸款額度加以限制,同時增加投資股票的貸款保證金,提高貸款門檻!這一系列的操作,讓一些銀行家、企業家嗅到了危機的氣息,開始幡然醒悟,政府這是要對股市下手啊,趕緊套現抽身!
1929年10月24日,早上7點紐約的證券市場,一如往常的開了門,股民依舊熙熙攘攘的湧進大廳,一片繁榮景象依舊,但僅僅過了20分鐘,隨著通用汽車的一筆2000股的交易被丟擲,緊跟其後的所有的大小公司跟著陸續拋售股票,隨之而來的是股價開始跌落,一些股民看到後也開始拋售手中的股票,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股市異動,全都瘋狂的繼續拋售!美國的股票市場瞬間下跌40個百分點。股市的崩盤,猶如一記重拳衝擊在美國社會的心口上,把經濟繁榮的泡影一下子就給擊碎了,這一天被人們稱之為黑色星期四!也是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代的起點!
這還沒完,直到10月19日一天時間,大約就有1600多萬股股票被交易,這讓數以百萬計的股票瞬間沒有了價值,而那些用保證金借來買股票的投資者被徹底粉碎,證券市場完全崩盤,這一崩盤直接導致千萬民眾從億萬富翁變為窮光蛋,跳樓的跳樓,自殺的自殺。而活著的人整天以淚洗面、哀嚎遍野。不僅僅民眾是這樣,一些借錢給民眾炒股的銀行,此時無法收回本息倒閉的倒閉,一些沒有倒閉的就提高借貸門檻,或者削減“信貸消費”的規模。
銀行的這一操作直接影響到消費市場的大幅度萎縮,使得大量的民眾不敢消費,因為沒錢了買不起了,也不敢買了!此時民眾的需求大幅度萎縮,工廠的供給也受到致命打擊,做出了減產停工,大幅的裁員又導致一大批的人失業,這就陷入了一個惡性迴圈,民眾失業,就沒錢!一沒錢就更沒人消費了!消費一低,企業也就越不生產,企業一停工就得裁員,這樣的迴圈逐漸蔓延到各個產業和人群。失業、斷供沒有錢沒有食物,流落街頭,一直到沒有了消費能力。就連農業也被波及,大量的農產品滯銷,一度出現了著名的牛奶倒進河裡的場面。
這場金融危機讓之前埋下的地雷,一個接一個的爆炸,直到把企業、股市、銀行以及股民都捲入其中,再把他們炸的暈頭轉向,大蕭條時期的人民生活條件急劇直下,還出現了一些絕望的媽媽帶著孩子自殺,因為沒錢買食物。而各個大城市中隨處可見一些人們在垃圾堆裡尋找食物。
錢到哪去了?首先,貨幣的增多並不代表實際產出增多,而貨幣的產生是由於要對產出的實際財富進行估量和計價交易,簡單的來說我生產了這個東西,有了實際產出才有了貨幣。我們來假設大蕭條中的某家銀行,他有1千萬的貨幣,然後將這些貨幣透過打到卡上的方式,貸給(李四)而李四用這些錢去炒股,把1千萬的錢變成了2千萬(甚至頂多)的股票債券,但這些東西無法代表銀行的錢,僅僅是金融手段衍生出來的槓桿。實際上在生活中這些東西都不存在,人們炒股只是看到賬面上的錢在增長,但現實中不存在。現實的錢還是隻有1千萬,這種錢的增長僅僅是信用的擴張,一旦像前文提到的大蕭條來臨,股價大跌信用自然而然的會收縮,賬面上的錢就不是錢了,因為錢只是你的信用而並不是真的是錢,所以大蕭條時期並不是錢不見了,而是信用收縮了。
槓桿原理這場災難我們真的能抵擋嗎?連銀行都不能承受,那受災的就是我們小老百姓了,提前消費這很成功的提高了社會的槓桿率,為經濟的發展沒錢就提前消費,就等於是在給人們提高槓杆,比如說房子吧用50%首付100萬的房子,你花50萬就可以先享受,也就是給自己加了兩倍的槓桿,如果首付是20%那就是100萬的房子20萬就可以享受用了五倍的槓桿,槓桿的存在確實能夠刺激經濟的發展,但槓桿高了就是一個定時炸彈,就像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就是因為槓桿太高導致的。雷曼銀行的槓桿達到了30多倍,這其中的資金鍊哪怕有一環斷了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這也是近幾年我國花大力氣降槓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