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國家現行的基本養老金主要構成為:基本養老費+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補貼。我們領取的養老金分為兩部分:基本養老金和個人賬戶的比例。用公式表示就是:上年本地區社會平均工資的20%+個人賬戶累計的1/120。

眼下已經退休的我們的父輩中,不少人的養老金替代率在80%~90%,所以有人會盼著退休享福,因為退休後他們仍能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甚至還能有所提高。但對於35歲以下的青年人來說,未來的養老金替代率會下降到40%左右,其保障程度遠遠低於我們的父輩。

絕大多數消費者遵循著這樣一個生活軌跡:上班、掙錢、買東西,然後再上班、掙錢、買東西。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就創造了人類的財富。

消費者在人類財富轉變的過程中,很少有機會參與到世界財富的分配之中,這裡有兩個原因:其一,絕大多數消費者缺少資本,資本包括經驗、學歷、社會關係和資金;其二,即使有些人擁有了資本,已進入到財富分配的通道,又有誰能夠向他保證,他一定會掙到錢?沒有人能作出這種保證!這就是市場風險。就因為這兩個原因,世界上絕大多數的消費者被無情地擋在了財富分配的大門之外。

一般來說,創造財富的途徑有兩種主要模式。第一種是打工,目前靠打工獲取工薪的人佔90%左右;第二種是投資,目前這類群體佔總人數的10%左右。

一些專業人士對創造財富的兩種主要途徑進行了分析,發現了一個普遍的結果:如果靠投資致富,財富目標則比打工要高得多。

例如具有“投資第一人”之稱的億萬富豪沃倫·巴菲特就是透過其精湛的投資手法致富,財富達到440億美元。還有沙烏地阿拉伯的阿爾薩德王儲也透過投資致富,早在2005年,他的財富就已達到237億美元,名列世界富豪榜前5名。

通常來說,在個人創造財富方面,比起投資,打工能夠達到的財富級別十分有限。但打工所要求的條件和“技術含量”較低,而投資創業需要有一定的特質和條件,因此絕大多數人還是選擇打工並獲取有限的回報。但事實上,投資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為、都要為的事。

從世界財富積累與創造的現象分析來看,真正決定我們財富水平的關鍵,不是你選擇打工還是創業,而是你選擇了投資致富,並進行了有效的投資。

巴菲特說過:“一生能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於你能夠賺多少錢,而取決於你如何投資理財。”

亞洲首富李嘉誠也主張,20歲以前,所有的錢都是靠雙手勤勞換來的;20歲至30歲之間是努力賺錢和存錢的時候;30歲以後,投資理財的重要性逐漸提高。李嘉誠有一句名言:“30歲以前人要靠體力、智力賺錢,30歲之後要靠錢賺錢(即投資)。”

為了證明“錢追錢快過人追錢”,一些人研究起了和信企業集團(臺灣的大集團)前董事長辜振甫和臺灣信託董事長辜濂松的財富情況。辜振甫屬於慢郎中型,而辜濂松屬於急驚風型。辜振甫的長子——臺灣人壽總經理辜啟允非常瞭解他們,他說:“錢放進我父親的口袋就出不來了,但是放在辜濂松的口袋就不見了。”因為,辜振甫賺的錢都存到銀行,而辜濂松賺到的錢都拿出來做更有效的投資。結果是,雖然兩個人年齡相差17歲,但是侄子辜濂松的資產卻遙遙領先於其叔叔辜振甫。因此,人的一生能擁有多少財富,不是取決於你賺了多少錢,而決定於你是否有投資、如何投資。

如果我們想積累財富,要做的就是養成健康的儲蓄習慣,然後用儲蓄的錢購買資產,手上握有資產,外加一點點時間,這事就成了。所以,邁向成功的步伐並不沉重,所涉及的問題也不錯綜複雜。為什麼很多人還會栽跟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在於貪婪的心理。

我們從商店滿載而歸,購物之多超出了原先的計劃;我們不願自己做飯,所以就去下館子;我們從商品目錄上看到一樣東西,一衝動就買了下來。我們想成功理財至少要有一點點自我控制,尤其是在節制慾望、為將來存錢時。

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貪婪是大忌,一旦被貪念佔據了上風,就很難把握住自己的投資方向和投資額,很容易成為投資浪潮中的犧牲品。

人都有貪婪的一面,貪婪容易讓人失去自己,讓人忘記自己最初的目的,貪婪的後果往往是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在遙遠的古希臘,就有一個關於財富的神話,告誡人們如何對待財富。在米達斯國,國王認為想變得更有錢才能讓自己快樂,於是和神商量讓自己擁有神奇的力量。神答應了他,讓他的手指頭無論碰到什麼東西,那東西就立即變成黃金。在擁有了“金手指”後,國王的快樂並沒有持續多久。他痛苦地發現,自己既不能吃,也不能喝,美味在他嘴裡變成了黃金。最糟糕的是他親吻自己的女兒時,最愛的女兒也變成了黃金。國王這才意識到真正讓自己快樂的並非是金錢。神答應了他的懺悔,恢復了他平靜而幸福的生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的索取要有一定的限度,如果過分地追求金錢,就會失去自己原有的樂趣。因此,在金錢的追求上要適可而止,不能太貪。

11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是什麼難住了美特斯邦威、海瀾之家、紅蜻蜓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