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狹長的過道,崔雨擠到泡泡瑪特的展示架前,不足100平米的門店中,擠滿了前來抽盲盒的消費者。
就像一種儀式,崔雨和他們一樣,把盲盒舉到耳邊,奮力搖晃,試圖透過聲音的迴響,判斷盲盒是否為稀有的隱藏款。
從2018年起,崔雨就入坑盲盒,為了集齊心儀款,她經常整個“端盒”,一次花費就接近800元,“100多個盲盒,保守估計近萬元,但我的花費還不算什麼。”在崔雨所在的圈子裡,花費數萬的愛好者大把存在,還有很多人開始圍觀直播間的開盲盒,一解“手癢”。
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港交所上市,開盤市值高達1065億港元,市場為之震驚,在一些投資人和消費者的眼中,這是一家難以用傳統商業邏輯理解的公司。
從IP運營、消費者心理需求到其供應鏈體系,很多媒體對泡泡瑪特的模式進行了全面的拆解,援引“三聲”的觀點,泡泡瑪特的“強IP以及強渠道”模式,是其核心壁壘。
o1
直播不減價,照樣賣得好,憑啥
作為“大人的玩具”,年輕人是泡泡瑪特的主要消費群體,以18—35歲的年輕白領為主,其中女性佔比達到70%以上,這也與淘寶直播的核心受眾高度重合。
潮玩最核心的使用者,也成了泡泡瑪特直播中最直接的助力。
2019年5月,泡泡瑪特開始試水店鋪直播,從時間上看,並不算很早。彼時,不少品牌已經在直播中玩的風生水起,並將直播作為主要陣地。
此外,泡泡瑪特的產品有著一個看似是“bug”的存在:全渠道價格一致。
在直播渠道中,不論是主播還是品牌,都會或多或少的強調價格的優勢。但在泡泡瑪特的直播中,這是無法實現的點,在所有渠道中,泡泡瑪特都保持著59元的常見定價。
沒想到的是,在看起來沒什麼適合直播的優勢條件下,泡泡瑪特的第一場直播並沒有翻車。不到兩個小時的首場直播,收穫了近7萬元的銷售額。
粉絲來源大多是店鋪粉絲導流,“因為整個品牌的人群從粉絲忠誠度和活躍度上來說,都比其他品牌高出許多,這種排他性,也使得我們在直播中有了良好的基礎。” 泡泡瑪特直播負責人王嬌介紹。
在運營策略上,由於消費者對新品認可度較高,起步的時候,直播的主要內容是新品拆盒;其次就是活動利益點的講解,在價格保持一致的情況下,額外給到消費者一些贈品。
2019年雙11期間,泡泡瑪特開了四場直播,整體成交金額接近700萬,僅不到半年的時間,品牌的場觀翻了五倍,場均成交金額,翻了近30倍。
泡泡瑪特的這種高度“排他性”,正為它在直播中殺出一條路。
o2
一百個年輕人,有一百個買泡泡瑪特的理由
“此前,我們僅僅是把直播看作流量入口,希望撬動消費者產生購買,但在疫情期間,也讓我們對直播有了重新的定義。”王嬌表示,在疫情的催化下,泡泡瑪特也走出了關鍵的一步。
從2020年三月份開始,泡泡瑪特開始了規律性的日播,將直播的時長、主播團隊、欄目固定下來,並更改了直播的整體定位:作為傳播品牌調性的關鍵陣地,加深老客對品牌的認知,對新客進行心智的培育。
走出了轉變的一步,泡泡瑪特又面對著一個新的問題:在價格一致,新品上新速度恆定的情況下,如何更好的做直播?
品牌給出的答案是:內容化。
“一百個年輕人,有一百個買泡泡瑪特的理由。”泡泡瑪特CEO王寧曾公開表達過這樣的觀點,潮流玩具本身沒有故事,不帶價值觀和情緒,但購買者往往會帶入自己的感受。
這也讓泡泡瑪特在直播中,也有了很強的故事內容可以輸出。
首先,泡泡瑪特將直播的欄目固定下來,每週一是手作DIY,在直播間教粉絲將產品進行二三次加工;每週四周五會固定首發新品盲盒,直播間線上拆盒。
在DIMOO聖誕拆盒活動中,泡泡瑪特的直播線上時長達203S,互動次數達到2,234,330次。
在欄目固定下的基礎之上,品牌在直播內容上進行了新一輪的創新。例如粉絲聯動、樂趣裝扮、嘉賓做客等形式,做不同主題的聯動。
在今年3月6日的直播中,泡泡瑪特為一位粉絲,去援助武漢的小護士小芮圓夢“拆到隱藏款”。直播間線上不限量拆盲盒,最終拆出7個隱藏款贈送給小芮。剩餘常規款由抽獎送直播間娃友福利,當天的直播,吸引了近10萬的場觀觀看。
在今年雙11大促期間,泡泡瑪特也推出了限定福袋拆盒大賞,在直播間和第1波收到福袋的粉絲連麥拆盒,給予一定獎勵。
10月20日晚,泡泡瑪特直播間開始了線上拆盒,預售所有新品,當天直播間成交金額破一千萬。
據王嬌介紹,整個大促期間,泡泡瑪特直播渠道整體成交額超過三千萬,同比去年雙11,增長了接近五倍。
o3
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有多野?
對於強IP和強渠道基因出身的泡泡瑪特,在直播平臺上玩出不同的內容花樣,並不稀奇。
在直播這個渠道出現之前, 泡泡瑪特在線上以及線下,擁有了完整的自生長體系。目前,泡泡瑪特建立了國內潮玩行業最大的渠道,有零售門店、天貓店,還有小程式泡泡抽盒機、二手玩具交易平臺葩趣、線下盲盒機等。
據招股書顯示,在全國63個城市,有著150多家泡泡瑪特直營門店,1000多個自動售賣機,20多個國家的銷售網路。
泡泡瑪特真正把潮玩做成一門大生意,兩個核心的能力就是:IP和渠道。
不對IP進行過多探討,單從線上渠道來看,泡泡瑪特一直都在擴容,每個湧現出來的新渠道,都會迅速佈局試錯。
16年短影片開始崛起之時,許多抖音博主並在影片中開箱泡泡瑪特,單次影片的開箱成本,就達到了2000塊,同樣的方式複製到小紅書上,也引爆了年輕人對泡泡瑪特的認知。
在內容營銷策略上,泡泡瑪特每一次,都直接且強力的觸達消費者,在碎片化的渠道上,讓消費者高頻次地看到品牌。
在招股書上,2019泡泡瑪特的營銷費用為4700萬元,佔總營收的2.8%,對比一些新品牌,這個數字的確不可思議。
甚至可以這麼定論:泡泡瑪特是一家幾乎抓住了所有渠道紅利的品牌。
踩中時機與趨勢、契合爆款法則、極高的使用者忠誠度……,靠潮玩撐起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值得長遠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