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在長期觀察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實踐中,騰訊公司高階管理顧問、青騰教務長楊國安在此次演講中分享了自己對於數字化轉型的洞察。

首先,數字化是實現戰略的工具,但其本身也可以演變成一個戰略。公司可以用數字化重新定義自身,比如美的、美年大健康、貝殼找房都是利用數字化建立了新的商業模式,將原有產品或服務變成流量入口,在此基礎上提供新的服務或讓自己變成一個平臺,由此找到差異化的競爭點。

第二,數字化轉型本質還是轉型。轉型必須是科技賦能與人和組織的配合相結合。既要吸引懂科技業務的“新人才”,也要處理有業務資源的“舊人才”。

從利益層面打通新舊業務模式,搭建中臺,賦能前端業務,讓它能夠敏捷、快速、響應客戶的需求,競爭對手市場的反應。

第三,數字化的威力不是加法,而是乘法。不是把價值鏈每個環節都資訊化、數字化,甚至上下產業鏈的數字化,而是要把不同環節之間的打通,核心就是必須解決資料孤島的問題,必須解決以前每個事業部都有自己的資料、自己的標籤,現在要把它打通才能夠聯動。這才是數字化最極致的追求。

12月20日,在2020中國企業數字化高峰論壇上,騰訊公司高階管理顧問、青騰教務長楊國安在《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洞察》主題演講中,回顧了自己在《一問》對話紀錄片當中的收穫與洞察。(《一問》是由楊國安發起的中國首檔關於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紀實訪談節目。)

楊國安認為,數字化轉型不是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每當他在深度訪問企業為何數字化轉型時,都會圍繞企業的戰略、價值鏈、數字能力、組織與領導力五大重點環節拆解一家公司。企業為何做數字化轉型,以及與企業的戰略佈局有何關係?圍繞戰略轉型,數字化如何切入?採用怎樣的科技能力實現不同業務的數字化?圍繞數字化,企業如何搭建人才與組織架構?

他表示,2020年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程序,越來越多的企業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擁抱,未來一定是數字化的世界。

很多企業透過數字化轉型重新定義公司,數字化轉型與戰略密不可分。例如,美的不是傳統家電企業,而是網際網路企業、是科技企業。便利蜂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連鎖便利店,而是一家資料驅動的AI公司。

數字化轉型要有效,必須是技術賦能,做到人與組織的相互配合。不管是多厲害的科技、人工智慧與演算法,如果選擇不做,還是不能發揮它的威力。

數字化轉型首要缺的是,關鍵推動數字化轉型的人才。與此同時,還需要補“舊”人才,如何讓掌握資源的人才參與數字化轉型,而且不動他們的乳酪。

騰訊公司高階管理顧問、青騰教務長楊國安

從退市到疫情下逆勢增長,一代「鞋王」如何用數字化實現大象轉身

體檢「一哥」五年鉅變,「愛康國賓」們如何數字化轉型?

房產經紀龍頭居安思危孵化「貝殼」,如何用數字化解找房之痛?

成立三年在北京盈利,「店長不對利潤負責」,便利蜂如何用全鏈路數字化重塑零售業?

以下為楊國安主題演講全文:

在今年2020年疫情期間,有一個最重要的學習,有機會跟不同行業領域的領軍企業,有機會跟企業家深度交流、深度訪談。當我去每一家企業的時候,是帶著一個問題問他們的。第一個問題,我會問,你們為什麼要做數字化轉型,為什麼堅定不移做數字化轉型。跟你們對這個行業未來的痛點、挑戰、機遇,甚至你們接下來的戰略佈局有什麼關係。換句話說,我看到很多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時候,不是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數字化的轉型與成長密不可分。

一旦確定公司的戰略藍圖之後,接下來數字化轉型不是1跟0的關係,它有一個過渡的過程。接下來我們要思考,針對公司戰略佈局,數字化從哪裡切入。這裡一定有一個切入點,切入點的話,怎麼能夠更加廣泛、用更加深化的應用。所以第一個問題就問,你是從哪裡切入,是從使用者的流量增長嗎,還是在供應鏈,還是在哪裡呢?

搞清楚以後,第三個問題我又問,你們採用什麼科技來實現這些不同業務領域的數字化的能力。你的資料怎麼採集、怎麼應用。

然後第四個問題就是,為了公司數字化科技能夠落地跟推廣,公司需要什麼人才、架構來匹配呢?這就是我講的組織能力,不然科技無法落地。

最後的話,你要做數字化轉型的話,你必須有大量的資金跟精力的投入。還有你對現有的業務,包括你的架構、流程,甚至人才,都要做調整。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大的組織變革。所以這裡離不開高管對轉型的決心和意志力。從這點來講,我都是從這幾個思路,瞭解這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的整個藍圖。

當我看去了一家一家企業以後,經過訪談以後,我嘗試找這幾家企業有沒有共同點。我至少提煉了三個比較重要的洞察,跟大家分享,也供大家參考。

第一個洞察。很多企業問數字化是戰略還是工具呢?對我來講,數字化是實現戰略的工具,但是它也可以演變成為一個戰略,它本身也是可以從一個配角變成主角。

想講一下我的思路,我看到不同行業的企業,在這個行業裡面成功的話,都需要具備這個行業裡面的成功的關鍵因素。比如零售業,必須要有流量、有好品牌、產品要夠硬夠創新,這是基本的成功因素。品牌零售不管線上線下都是基本功,比如醫療健康必須精準診斷和提早有效干預,在沒有生病之前,也同樣要做這些事情。這是行業本身的基本功。

線上教育猿輔導,不管是線下教育還是創新教育,你的內容合不合理,怎麼確保學生的專注、學習之後的成果,這是做好數字化的成功關鍵。但是我看到數字化能夠幫助這些企業,在實現這些關鍵成功因素的時候,插上翅膀,能夠讓這些東西做得更加高效、更加精準、更好的體驗。

從這個角度來講,數字化是實現戰略的一個工具,但是我也看到很多企業演變到一陣子的時候,數字化本身也可以成為一個戰略。

我去了美年大健康,跟俞熔交流的時候,現在美年大健康,怎麼看美年的體檢,它只不過是流量的入口,希望幫助使用者不是每年一次的體檢,而是全程、持續幫助他們做健康管理。這變成了企業的差異化,使企業價值更高。從這點來講,它不是一個工具,而是競爭的差異化。

另外我看到很多企業透過數字化轉型重新定義這家公司,我是誰,不一樣了,這家公司改了。比如問方洪波,美的不是一家家電企業,美的將來是網際網路企業、是科技企業,而不是傳統的家電企業。比如我們也看到便利蜂,便利店連鎖店,但實際是資料驅動的AI公司。它不是傳統的公司了。

另外一個例子是貝殼找房,它是一個自營、To C、線下房屋中介服務,現在變成貝殼了,不是To C,而是To B了。這不是經營了,而是開放平臺了,現在不是線下了,而是線上線下雙結合的公司,所以變了,這個公司本身是傳統模式,現在變成不同的公司。我估計它的PE估值完全不一樣了,大家對這家公司的看法也改變了。

所以數字化是一家公司實現戰略的工具,但也可以變成為戰略本身的核心部分,這是第一個洞察。

第二個洞察是數字化轉型本質還是轉型。

我過去看到很多企業,當它們談到數字化轉型的時候,覺得數字化轉型太過神秘了,好像有很多高科技、AI、演算法,搞不懂。但我強調數字化轉型,大家不要忘記它本身還是個轉型。

對我來講數字化轉型要有效的話,必須技術能夠賦能,但也是人、組織的配合。不管你有多好的人工智慧、演算法等等,科技已經做得很好了,如果你選擇不做,不允許他做,你多厲害的科技,還是不能夠發揮它的威力。所以數字化轉型,最困難的地方除了科技之外,還是組織、人的轉型過程。

剛剛影片裡,也有一些企業家提到了這個觀點。當我看到企業在轉型過程當中,假如用楊三角框架的話,組織能力需要什麼配合呢?首先是員工能力。我看到很多企業要做“十五”計劃轉型的時候,首先缺了關鍵推動數字化轉型的人才,有一些很重要的人才以前是沒有的。它必須培養,而且保留這些關鍵人才。

什麼是關鍵人才呢?我自己覺得是橋樑型人才,一些懂業務的科技人才,或者一些懂科技的業務人才。這些人才最關鍵。不是單單懂業務的,有很多人,也不是單單懂科技,這有很多人。怎麼把科技和業務有效結合,確保科技能夠有效落地,幫助業務提升效率體驗,這是最關鍵的稀缺人才,必須要補上。

除了要補一些稀缺人才外,還要處理舊的人才。什麼叫舊的人才,就是本來的模式對公司的業績貢獻很大,這些掌握大量資源的人,現在要轉到數字化的話,有新的業務模式的話、新的組織業務管理模式的話,這群目前業績貢獻很大的人,首先他抗拒不抗拒,有沒有動他的乳酪,他的利益能不能保證。

另外怎麼令他願意擁抱數字化。很多企業在數字化轉型卡了,是卡在這裡,而不是卡在AI技術層面。這是員工能力方面,我看到比較共同的挑戰,是在轉型過程中。

第二,員工思維。我們推行數字化轉型,有新舊模式結合的時候,怎麼令到新舊模式兩者是相容的,而且利益是打通的。比如我看到很多企業本來有線下的業務店,現在要做線上電商了,怎麼把線上線下的這些渠道能夠互相相容、互相協同,而不是彼此競爭。

不管我們在產品、價格、服務裡面怎麼打通,這是利益的打通,不然兩群人新舊很難融合。我也看到疫情期間,很多線下店沒有人來了,結果導購人員透過線上的群、小程式推薦產品,進行交易,要做到店員願意做這些事,必須把店下業務人員,把他在店裡的成交交易和線上交易佣金一樣,要打通,不然沒有激勵,他做不了。這是解決他願不願意做的問題。

另外一個願不願意,就是怎麼形成一種新的公司思維模式、決策模式。更加依靠資料來做決策,而不是依靠過去少數人的經驗判斷。數字化很重要的是文化的改變,我們是相信資料,我們是依靠資料,甚至完全信任系統的指示,這也是一個文化的變革。

第三,員工治理方面,我一直講未來數字化轉型的企業,它必須找一個平臺,將業務團隊的搭配,我叫生態組織。平臺必須把一些重要的關鍵資源和能力集中一起,發揮協同功效,賦能前端業務。平臺包括資料要打通,包括很多能力。首先它會建立一箇中臺,能夠進行資源的共享。同時它要賦能給前端不同的業務團隊,讓他們透過責權利,能夠透過數字化的科技應用,讓它能夠敏捷、快速、響應客戶的需求,競爭對手市場的反應。

這是看到通用的數字化轉型當中,能看到的有關組織架構比較常見的一些問題。有一個關鍵的思路要提,很多公司在數字化轉型的時候,過度關注科技。但是它忽略了人跟組織的藝術,它往上推到深水區的時候,發現最大的挑戰、最大的瓶頸還是人、還是組織的問題,而不是技術的問題,技術用錢買得到,但要處理人的問題,就要看高管的決心了。所以第一步,要想清楚為什麼要做數字化轉型,這一定要高管團隊深度共識,你才能夠堅持下去。

第三個洞察,數字化的威力不是加法,而是乘法。不是把價值鏈每個環節都資訊化、數字化,甚至上下產業鏈的數字化,這個當然有幫助,所以每個環節的數字化我叫做加法。我覺得數字化對企業帶來的價值,最大的威力之處是乘法。就是不同的價值鏈、產業鏈之間的聯動,整個系統的乘法,這才是數字化追求最極致的地方。所以數字化的威力不是加法,而是乘法。

比如價值鏈有物流、供應、研發,也有產業鏈的上下游。假如沒有發揮整個數字化轉型,沒有把它用好的話,我們覺得不同環節之間的聯動是很關鍵的。我用幾個例子來說明,比如說怎麼通過了解客戶使用產品的習慣跟行為,來幫助我們更精準開發好的產品。這個來就叫爆款,使用者的使用行為跟產品開發是兩端的,怎麼聯動起來呢?

比如美的,我在美的學到,美的過去做家電,都是很多產品經理在會議室來猜使用者喜歡什麼家電。猜完以後,做一些消費者的調研印證,然後就做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有大資料,我們可以不斷了解到龐大的使用者使用產品的習慣,因為產品智慧化了。而且也可以透過售後服務,瞭解到大家的反饋,看大家的線上點評,用種種東西幫助我們更精準開發客戶需要的產品。這就是一個聯動。

另外一個有趣的例子,除了產品之外,講講猿輔導。教育也可以透過使用者的行為來定製產品內容了。猿輔導是怎麼知道使用者的行為呢?它有很多練習的題,課後也有刷題。透過這些學員練習的時候,知道這些人哪些題答對,哪些題答不對,知道學習的難點在哪。以及不同的大班可以定製化內容,可以強化某一方面的能力,而且非常敏捷。所以使用者的行為跟內容產品開發要聯動。

第二個有趣的是,怎麼把銷售終端、線上線下門店跟供應鏈有效地聯動,這裡跟百麗聊的時候,印象很深刻的例子,在2018年雙十一的時候,本來預計當年的爆款是馬丁靴,2017年馬丁靴佔整個鞋的品類3%。但是他們透過不同的節點,不斷線上線下的資料反饋,最終在雙十一的時候,把馬丁靴快速量產,最後馬丁靴佔了當年銷售額的25%。銷售終端跟供應鏈怎麼敏捷、快速地對接呢?一方面可以減少庫存,一方面幫我們抓到熱點,抓到好的商機。這是怎麼確保終端供應鏈有效的連線,這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另外一個環節是使用者的行為,以及離銷售環節比較近了。使用者行為和銷售環節怎麼聯動?我想到了貝殼找房。貝殼透過買家在挑選房子的時候,我們看他想看什麼房子,透過他挑,更加了解買家心目中的房子是什麼。你問他,買家也說不清楚要什麼房子。但透過推薦了幾十個房子,他挑了幾個,演算法可以提煉到背後買家關注的是什麼房子,之後推薦10個房子的時候,轉化率就會更高。

這些都是不同環節之間的打通,這是數字化轉型一個最大的效果。當然不同的環節資料能夠聯動起來,背後有一個核心,就是必須解決資料孤島的問題,必須解決以前每個事業部都有自己的資料、自己的標籤,現在要把它打通才能夠聯動。要打通的話,要碰到組織和業務的流程的變革問題。第三個洞察,看到是乘法,不是加法。

我非常感謝過去一年,我跟不同行業裡面數字化轉型優秀的企業家,幫助我,對數字化轉型有更多的瞭解、更多的洞察。當中有一些我叫原住民,原住民一出生就是數字化,比如猿輔導、便利蜂。也有一些新移民,是傳統企業轉型到數字化時代的人,當中大量都是新移民。它對我們社會和經濟更多的參考價值,因為現在大量的存量都是傳統企業,它怎麼能夠擁抱數字化和科技,把它升級轉型,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參考點。我們做《一問》的目的,讓這個很神秘、很高科技的東西更加通俗,讓大家更有信心擁抱數字化轉型,在各行各業裡面。

回顧一下2020年的疫情,我覺得是加快加大了數字化轉型的程序。很多企業逼著你擁抱,本來還有猶豫,現在逼著你加快加大。但是我自己覺得,這只不過是個開始。未來企業數字化的轉型,我們展望未來的話,因為今天的主題是數字化未來。我覺得未來數字化對各行各業的滲透和轉型升級的程度越來越大,預見未來,非常值得大家期待

9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18300億!全球第一品牌易主,擊敗微軟,反超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