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核心觀點:

1. 供需研判:供給有限,需求增長,煤炭價格中樞有望提高

供給方面,截至目前政策性去產能任務已經在 2019 年完成總量目標。根據 煤炭工業十四五規劃,我國煤炭產量雖增長有限,但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 高。並且在煤礦資本開支大幅度增長的情況下,煤炭企業新建煤礦意願較低。 總體來看,未來煤炭供給增長有限。需求方面,根據迴歸分析,GDP 增速與 煤炭下游需求相關度較高。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21 年我國 GDP 實際 增速將達 8.2%,這將帶動對煤炭的需求。中長期看,儘管在碳中和目標下, 火電佔比將逐步降低。但由於新能源發電穩定性弱,火力發電目前已實現超 低排放,預計在未來 10 年內,火力發電仍將保持最高佔比,從而保障煤炭 消費。供給有限,需求穩步增長,看好煤炭價格中樞有望提高。

2. 價格研判:雙焦看漲情緒濃厚,動力煤價格支撐仍將維持一段時間

動力煤方面,目前煤價攀升至高位的支撐點有四:產地監管持續嚴格,煤礦 產量釋放有限;秦皇島庫存持續低於歷史同期水平;進口煤政策 5 月後持續 收緊,煤炭供給出現結構性短缺;“冷冬”降臨用電量激增疊加水力發電季節 性衰弱在需求端給予強力支撐。 我們認為供給方面,在煤礦事故頻發的情況下,安全環保檢查將持續嚴格, 煤炭產量難以出現大幅度提升。庫存方面,自 9 月份以來,秦皇島庫存穩定 在 500 萬噸左右,處於歷史低位水平。根據歷史走勢看,秦皇島庫存將在 3 月後逐步出現上升趨勢。進口方面,由於每年年初都會有大量進口煤因配額 原因開始集中通關,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國內供給短缺局面。需求方面, 煤炭消費將在一季度末逐步進入消費淡季。綜上,我們認為短期內煤炭價格 有望在高位維持穩定,煤炭價格或在春節前後緩慢回落,2021 年全年動力煤 價將呈現前高後低的趨勢,價格中樞有望維持高位。

煉焦煤方面,此輪煉焦煤價強勢執行的支撐點有二:澳煤進口受限,疊加蒙 煤通關不及預期;焦炭企業下游需求良好,利潤處於高位,對煉焦煤需求保 持強勢。

我們認為進口方面,澳大利亞煤炭質量優越,稀缺性強,在我國不會出現大 幅度放寬澳煤通關限制的情況下,煉焦煤進口的結構性短缺問題仍將延續。 蒙古國在疫情得到控制後,通關效率也將提高,煉焦煤供給有望在一定程度 上得到緩解。需求方面,短期內由於焦炭仍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焦炭企業 開工率維持高位,對煉焦煤需求較好。同時噸焦利潤遠超去年同期水平,焦 企對煉焦煤的價格上漲容忍度較高,看好煉焦煤價強勢執行。2021 年預計有 5340 萬噸的焦炭新建產能逐步投產,煉焦煤需求將穩步增長,從而給予煉焦 煤價一定支撐。

焦炭方面,目前焦炭價格維持高位的支撐點有二:去產能&環保要求提高, 短期焦炭供給緊張;生鐵產量持續增長+產能置換專案集中落地,推動焦炭 需求增長。

我們認為供給方面,作為我國焦炭主要生產地的山西、河北、河南多數地區 未按期完成去產能任務,三省在 2020 年最後兩月仍需淘汰落後產能共計 3800 萬噸,延期機率較大,未完成的淘汰任務大機率將延遲到明年三月中旬 即供暖季結束完成,焦化去產能的工作仍在繼續。需求方面,隨著經濟的復 蘇,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提升將帶動焦炭需求。同時預計 2021 年還將有 2907 萬噸的生鐵產能逐步建成投產,焦炭下游需求仍有支撐。預計焦炭供需緊平 衡狀態將延續是 2021 年年中,全年焦炭價格中樞將維持高位。

投資建議:行業集中度提升下的投資機會,重點推薦山西國改受益標的西山煤電;煤炭企業轉型升級下的投資機會,重點推薦發展現代煤化工的寶豐能 源,及注重新能源股權投資的陝西煤業,建議關注金能科技和山能國際;高 分紅&回購下的投資機會,重點推薦中國神華。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不及預期;進口煤政策不及預期;價格走勢不及預期等

1. 2020 年回顧:煤炭板塊否極泰來,板塊業績逐步改善(略)

截至 2020 年 12 月 7 日,煤炭板塊與其子板塊行情走勢弱於上證指數。目前,上證指數較 年初增長 10.74%,煤炭板塊增長 1.45%。其中動力煤板塊在今年大部分時間裡,走勢超過 煤炭整體板塊,較年初上漲 3.64%;焦炭板塊下跌 12.42%。

2. 2021 年煤炭行業展望:煤炭行業供需平穩,看好雙焦板塊未 來投資機會

2.1. 價格研判:雙焦看漲情緒濃厚,動力煤價格支撐仍將維持一段時間

2.1.1. 動力煤:煤價進一步上漲缺少支撐,預計逐步回落至綠色區間

四季度以來,在拉尼娜效應所來的“冷冬”下,供暖需求的提升以及水力發電的季節性衰 退,導致電廠日耗明顯上漲。然而煤礦事故頻發所造成的產地監管持續嚴格,疊加進口煤 政策的縮緊,導致供給端釋放不及預期。綜上,即使在國家保供政策推動以及對價格進行 限制的情況下,煤炭價格仍超預期上漲至目前的 689 元/噸。

供給方面擾動因素多,產地供應持續偏緊。前期產地政策持續收緊,全國產量不及預期。 今年 5 月以來,受安全環保檢查、煤管票等政策影響,煤炭產量持續收緊,2020 年 1-9 月全國原煤產量為 27.87 億噸,同比下降 0.1%,其中 5-9 月全國原煤當月產量同比保持負 增長,限產效果顯著,供給持續收緊。後期煤礦主產地事故頻發,導致煤炭供暖季保供不 及預期。10 月後,受冷空氣影響,北方地區大幅降溫,我國今年冷冬預期增強,各地紛紛 採取保供應穩價格的措施。在保供政策支援下,各地煤礦生產積極性較好。全國原煤 10月產量 3.37 億噸,單月同比實現 5 月以來的首次正增長。但進入 11 月後,晉北地區、陝 西榆林地區煤礦事故頻發,安全檢查力度加大,加之環保預警頻發,部分煤礦停產。同時 由於年底部分煤礦生產任務即將完成,有停產計劃,供應釋放有限。全國原煤 11 月產量 3.47 億噸,同比增長 1.50%。預計主產地政策限制難放鬆,產量釋放有限。由於近期煤礦 安全問題頻發,各煤炭產地不斷落實相應措施推動整改,在安全問題的高壓下,我們預計 主產地的政策限制短期內將維持,影響產量釋放,供給增加有限。

進口煤政策趨嚴,新增配額有望落實。我國疫情得到控制後,進口煤管控力度持續加大。 2020 年 5 月以來,我國煤炭進口持續收緊,1-9 月我國煤炭進口總量為 2.40 億噸,同比 下降 4.42%。10 月後,澳煤進口受政策限制,進口量進一步下滑,10 月、11 月煤炭進口 總量分別為 0.14 億噸、0.12 億噸,同比下降 46.56%、43.80%,1-11 月累計進口量同比下 降 10.8%,降幅擴大,難以對國內供給形成補充。年末新增配額緩慢落實,但對國內供給 影響有限。近期進口煤政策“調控靴子”落地,11 月末華東華南地區新增約 2000 萬噸 進口配額,進口煤量小幅增長。但由於新增總量較小,總體對目前供需格局影響較小。但 通常年底堆積在港口的煤炭會在下一年年初集中入關,這將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目前供 不應求的局面。

庫存方面,秦皇島港庫存持續處於歷史低位。截至 2020 年 12 月 15 日,秦皇島動力煤平 倉價為 689 元/噸,較年內最低點增長了 225 元/噸。秦皇島庫存在 5 月份由於供給受限、 需求增長,出現大幅度下跌後,就持續低於往年。9 月以來,秦皇島庫存穩定在 500 萬噸 左右,較 2019 年的 600-700 萬噸有明顯下降。同時,高卡低硫煤缺貨嚴重,港口結構性 供給緊張,累庫艱難。根據 11 月初發改委保供會議要求,要提高秦皇島庫存至 600 萬噸 以上,以及鐵路日運力要達到 130 萬噸以上。目前,鐵路日運力已達到既定要求,但港口 庫存未見提升。通過歷史走勢來看,庫存在每年 3 月後將會逐步提升,預計庫存緊張問題 仍將持續一段時間,從而給予煤價一定支撐。

需求方面,“冷冬”以致,居民用電和供暖需求大幅提升。11 月以來,受冷空氣和暖溼氣 流共同影響,我國北方出現大範圍雨雪天氣。東北多地遭遇雨雪冰凍災害導致鐵路停運, 西北大部降溫明顯,華東、江南及以北部分地區氣溫持續走低,同時,華北地區進入供暖 季,居民用電與供暖需求不斷攀升,下游電廠負荷提升,耗煤增加,補庫積極性較高。2020 年 10 月單月全國重點電廠耗煤 8866 萬噸,截止 10 月底,全國重點電廠煤炭庫存量為 8410 萬噸,煤炭庫存可用 26 天。

價格研判:動力煤價有望在春節前穩定高位,2021 年總體有望穩定在綠色區間範圍內

目前煤價攀升至高位的支撐點有四:產地監管持續嚴格,煤礦產量釋放有限;秦皇島庫存 處於歷史低位;進口煤政策 5 月後持續收緊,煤炭供給出現結構性短缺;“冷冬”降臨用 電量激增疊加水力發電季節性衰弱在需求端給予強力支撐。

我們認為產地供給方面,在冬季煤礦事故頻發的情況下,安全環保檢查將維持一段時間, 煤炭產量難以出現大幅度提升。庫存方面,自 9 月份以來,秦皇島庫存穩定在 500 萬噸左 右,處於歷史低位水平。在目前需求良好的情況下,港口累庫艱難,並且結構性短缺情況 嚴重。根據歷史走勢看,秦皇島庫存將在 3 月前後的煤炭消費淡季時期,才逐步出現上漲 趨勢。進口方面,目前已有南方部分口岸增加了進口額度,雖影響較小,但由於每年年初 都會有大量進口煤因配額原因開始集中通關,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國內供給短缺局面。 需求方面,煤炭消費將在一季度末逐步進入消費淡季,需求支撐難以長久。綜上,我們認 為短期內煤炭價格有望在高位維持穩定,煤炭價格或在春節前後緩慢回落至綠色區間, 2021 年全年動力煤價將呈現前高後低的趨勢。

2.1.2. 煉焦煤:煉焦煤結構性矛盾突出,後期看漲情緒濃厚

2020年煉焦煤價格反彈時間要明顯晚於動力煤和焦炭,在 3月到8月期間一直呈下行趨勢。 四季度以來,在我國對澳煤進口的限制、蒙煤通關效率的降低、以及焦炭價格上漲所帶動 的補庫需求等多種利好因素疊加下,煉焦煤價開始補漲。

供給方面,疫情後,煤炭企業積極響應復工復產,導致 3 月產量激增至 5 年新高,達 1.08 億噸,同比增長 9.90%。此後,煉焦煤基本保持增長態勢,2020 年 1-10 月煉焦煤累計產 量 9.97 億噸,同比增長 1.54%。

進口方面,澳煤進口受限&蒙煤通關不及預期,導致煉焦煤供給結構性短缺矛盾突出。2020 年 1-10 月我國煤炭進口總量為 2.53 億噸,同比下降 8.33%,進口煤政策持續收緊。分煤種 和進口國來看,2020 年 1-10 月我國煉焦煙煤進口總量為 6527.23 萬噸,同比降低 2.26%。 煉焦煙煤主要進口國為澳大利亞和蒙古國,進口總佔比為 84.02%。在 10 月份我國限制澳 洲煤炭進口後,由於蒙古國疫情影響和中國環保政策要求的提高,我國縮短了蒙煤的通關時間,同時通關口岸不允許露天煤場的出現,這極大的影響了蒙古國煤炭進口量。在澳煤 和蒙煤同時受到限制的情況下,我國煉焦煤供給結構性短缺問題將更加突出。

需求方面,下游焦炭企業在需求良好,利潤處於高位下,對煉焦煤價格上漲提供支撐。2020 年 1-11 月,我國焦炭累計產量為 4.32 億噸,同比下降 0.2%。雖仍不及去年同期,但降幅 一直呈收縮態勢。從生鐵和粗鋼的產量來看,焦炭下游產量漲幅逐步擴大,對焦炭需求形 成支撐。1-11 月生鐵產量為 8.13 億噸,同比增長 4.2%;粗鋼產量為 9.61 億噸,同比增長 5.5%。截至目前,焦炭價格已經連續八輪上漲,焦化企業利潤維持在 500 元/噸以上,攀升 至 2019 年以來的高點。在焦化廠開工率維持高位,且焦化企業利潤較 2019 年平均水平高 出近 400 元/噸的情況下,煉焦煤後期補漲或仍有較大空間。

價格研判:煉焦煤價上漲仍有支撐,優質煉焦煤有望走出獨立行情

此輪煉焦煤價強勢執行的支撐點有二:澳煤進口受限,疊加蒙煤通關不及預期;焦炭企業 下游需求良好,利潤處於高位,對煉焦煤需求保持強勢。

我們認為進口方面,澳大利亞煤炭質量優越,稀缺性強,在我國不會出現大幅度放寬澳煤 通關限制的情況下,煉焦煤進口的結構性短缺問題仍將延續至 2021 年底。蒙古國在疫情 得到控制後,通關效率也將提高,煉焦煤供給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需求方面,短 期內由於焦炭仍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焦炭企業開工率維持高位,對煉焦煤需求較好。同 時噸焦利潤遠超去年同期水平,焦企對煉焦煤的價格上漲容忍度較高,看好煉焦煤價強勢 執行。2021 年預計有 5340 萬噸的焦炭新建產能逐步投產,煉焦煤需求將穩步增長,從而 給予煉焦煤價一定支撐。

2.1.3. 焦炭:短期供需局面依舊緊張,中長期焦炭價格將維持高位

2020 年作為“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各地去產能執行力度超預期導致焦炭供給出現短 缺。而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大幅度上升帶動鋼鐵需求強勁,影響焦炭價格持續上漲。從 8 月 中旬起,焦炭價格連續八輪上漲。截至 12 月 8 日,天津港一級冶金焦平倉價為 2320 元/ 噸,累計漲幅達 450 元/噸,較去年同期上漲 400 元/噸。

疫情影響+安全環保檢查,焦企產能利用率下降。在疫情的衝擊下,全國範圍內的經濟封 鎖導致 2020 年上半年各地焦化企業產能利用率均大幅下跌。今年上半年 100 家國內獨立 焦化廠平均焦爐生產率僅為 74.95%,同比下降了 5.32 個百分點,產能利用率下降導致焦炭 產量收縮,推動了八月中旬焦炭價格上漲。然而在我國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後,受安全環保 檢查影響,多地焦企限產或停產,產量增長不及預期,2020 年 1-11 月焦炭累計產量 4.32 億噸,同比下降 0.20%。

去產能工作逐步落實,新增產能釋放緩慢。2020 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焦 化行業轉型升級、決戰《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最後一年。因此,各省市都出 臺了多項去產能方案並加速落實。2020 年 1-11 月我國共計淘汰焦化產能 3332 萬噸,新 增產能 3750 萬噸,淨新增產能 418 萬噸。另一方面,焦化新投產能雖然不少,但受爐型 不同、工藝不同限制,從裝煤到滿產時間需要 1 至 3 個月,新投產能釋放還需時日,焦化 產能總體有所下降,焦炭供給持續偏緊。

固定資產投資額增加,鋼鐵消費回暖帶動焦炭需求增加。焦炭的下游主要是金屬冶煉和化 工,其中鋼鐵行業為第一消費大戶,佔比 86.7%。鋼鐵下游需求主要來自於建築、機械、 汽車等行業,其中建築行業佔比高達 54.1%。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內固定資產投資遭遇大 幅下滑,2020 年 2 月投資完成額僅為 3.33 萬億元,同比減少 24.5%。但隨著疫情的有效控 制與宏觀經濟面的恢復,固定資產投資提速,9 月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為 5.77 萬億元,同 比增長 152.63%,實現了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由負轉正,由 8 月下降 0.3%轉為增 長 0.8%。10 月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為 4.68 萬億元,同比增長 163.3%,固定資產投資額快速回升,拉動了鋼鐵需求回暖,從而也帶動了焦炭需求的快速回升。

高爐開工率維持高位,鋼鐵產量不斷增加,焦炭需求強勁。受益於房地產行業投資韌性與 基建投資穩定增長,以及冬季建築趕工潮的影響,下游鋼材行業景氣度高,高爐開工率保 持在較高水平。從 8 月開始,我國高爐開工率就持續高於去年同期水平,高爐平均開工率 比去年同期上升了 3.55%,鋼鐵產量增速逐步加快。2020 年 1-11 月,全國生鐵累計產量 達 8.13 億噸,同比增加 4.20%。下游景氣度高帶動焦炭庫存快速消化,需求強勁,焦化企 業利潤也攀升至 2019 年以來的高點水平。

產業鏈各處焦炭庫存偏低,補庫需求強烈。受疫情影響,2020 年上半年焦炭銷量不及預期, 焦化企業庫存持續攀升。但隨著國內經濟的復甦,到八月下旬,國內 100 家焦企降至 29.79 萬噸的低位。同時,鋼廠焦炭庫存不斷消耗,補庫需求增強。截止 12 月 11 日,國內 100 家焦化企業焦炭總庫存僅為 22.39 萬噸,達到今年最低水平,比去年同期低 23.44 萬噸。 而港口庫存僅為 242.50 萬噸,遠低於往年的 411.00 萬噸。在產業鏈中可支配焦炭資源較 低的情況下,下游鋼廠焦炭庫存處於中低位,且今年高爐開工率高於往年,焦炭可用天數 較低,補庫意願強烈。產業鏈各處焦炭庫存均偏低,下游鋼廠補庫艱難,供需矛盾凸顯, 推動焦炭價格持續上漲。

價格研判:短期供需局面依舊緊張,中長期焦炭價格保持穩定

我們認為目前焦炭價格維持高位的支撐點有二:去產能&環保要求提高,短期焦炭供給緊 張;鋼鐵產量持續增長+產能置換專案集中落地,推動焦炭需求增長

去產能指標+環保要求,短期焦炭供給依舊緊張。作為我國焦炭主要生產地的山西、河北、 河南多數地區未按期完成去產能任務,三省在 2020 年最後兩月仍需淘汰落後產能共計3800 萬噸,延期機率較大,未完成的淘汰任務大機率將延遲到明年三月中旬即供暖季結束 完成,焦化去產能的工作仍在繼續。進入冬季以來,各地區因為環保等要求開始嚴格控制 焦炭新增產能,焦炭供給持續緊張狀態。

供需局面仍較為緊張,短期內焦炭價格有望穩中偏強執行。焦炭產量和生鐵產量的比值高 低直接反映了焦炭行業供需關係緊張情況,焦鐵比越低,說明供需關係越緊張。2020 年 10 月我國焦鐵比為 0.525,環比下降 1.97%,供需偏緊局面進一步加劇,較去年同期明顯呈 現緊張局面。雖然 11 月焦鐵比為 0.562,環比上升 7.01%,但長期造成的缺口短期內難以 緩解,焦炭價格維持高位仍有一定支撐,我們預計短期內焦炭價格將穩中偏強執行。

鋼鐵產量持續增長+產能置換專案集中落地,推動焦炭需求增長。從歷史資料來看,每年 11 月生鐵產量呈現邊際走弱,但仍居高位。同時,生鐵產量的同比增長率也高於焦炭產量 的同比增長率,今年 11 月,生鐵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 4.70%,而焦炭產量增長 4.50%,即 焦炭需求量的增速大於供給量的增速。根據我的鋼鐵網,預計 2020 年末將有總計 3155.22 萬噸的生鐵產能集中投產,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焦炭供不應求的問題更加突出,給予焦炭 價格一定支撐。

中長期看,焦炭供需緊平衡的局面將給予焦炭價格一定支撐,從而改善焦企盈利能力。需 求方面,預計 2021 年將有 2907 萬噸的生鐵產能建成投產,並且 2022 年將再度迎來新建 鍊鐵產能投產高峰。同時,“十四五”規劃助力鋼鐵行業發展,預計未來焦炭需求穩定增 長。供給方面,2021 年焦炭新建產能投產總量預計 5340 萬噸/年,或將在三、四季度集中 釋放。我們預計未來在焦炭供需將保持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導致焦炭價格有望在高位保持 穩定,從而改善板塊整理盈利能力。

2.2. 供需研判:供給有限,需求增長,煤炭價格中樞有望提高

2.2.1. 供給方面:去產能+資本開支加大,未來煤炭供給增長有限

政策性去產能任務告一段落,2021 預計關閉 3400 萬噸產能,有效產能預計增加 6000 萬 噸。政策性去產能任務在 2019 年已完成總量目標,未來煤礦的關閉將回歸自然關停和市 場淘汰,預計 2021 年仍有 3400 萬噸產能的礦井面臨關閉,其中動力煤產能 1900 萬噸。 同時,部分 2020 年延後釋放產能預計在 2021 年投產,這將穩步提升有效產能,供應保障 能力增強。預計 2021 年我國煤炭有效產能將達到 43.13 億噸,同比增加 0.6 億噸,其中, 動力煤有效產能 32.03 億噸,增 0.5 億噸;煉焦煤有效產能 11.1 億噸,增 0.1 億噸。隨著 2021 年國內煤炭產能的持續釋放,在需求維持高位及進口煤限制長期存在背景下,煤炭產 量也將繼續保持增勢,預計全年原煤產量 38.85 億噸,同比增 0.6%。

“十四五”規劃煤炭產量增長有限,但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根據《煤炭工業“十四五” 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預計到“十四五”規劃末期,國內煤炭產量控制在 41 億噸左右, 較“十三五”規劃增長 5.13%,較 2019 年增長 6.6%。雖然煤炭產量增長有限,但行業集中 度和產能的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十四五”規劃提出將全國煤礦數量控制在 4000 處左右較 2019 年下降 1300 處。建成千萬噸級礦井 65 處、產能近 10 億噸/年,較 2019 年增加 21 處; 推動煤炭企業兼併重組,組建 10 家億噸級煤炭企業,較 2019 年增加 3 家,並且,煤炭資 源稟賦優異的 14 個基地預計產量將達到 39.6 億噸左右,佔目標產量的 96.59%。

在資本開支大幅度上升的情況下,煤炭企業新建煤礦和新增產能的意願低。煤礦的重置成 本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採礦權價值、產能置換費用和礦井的建設費用。由於我國要求將 30 萬噸以下產能的煤礦逐步關閉,所以假設我們要建設目標為 100 萬噸產能的煤礦。根據假 設,2019 年新建 100 萬噸煤礦的重置成本為 9.82 億元,擴建 30 萬噸產能煤礦至 100 萬噸 的重置成本為 9.49 億元。2019 年煤礦重置成本較 2015 年有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在資本 開支大幅度上升的情況下,煤炭企業新建煤礦和新增產能的意願低,我們預計煤炭上游產 能能夠得到的增加將十分有限。

2.2.2. 需求方面:煤炭需求穩步增長,中長期火電仍將保持絕對佔比

2.2.2.1. 受基數效應影響,明年火電增速或將達到 12.12%

經濟增速觸底反彈,明年煤炭需求有望進一步提升。受疫情影響,2020 年 1 月至 8 月我 國固定資產完成額總體低於去年同期水平。但從 2 月開始,固定投資持續回升,並且不斷 接近於去年同期,於 9 月實現了由負轉正。11 月房地產固定資產累計同比增速為 6.8%,較 上月增加 0.5 個百分點,製造業和建築業固定資產累計同比增速為-3.5%和 12.6%,較上月 分別增加 1.8%、20.1%。隨著後續政策支援力度的加大,各行業投資額有望迴歸正常。

疫情過後 PMI 穩步回升。根據 11 月公佈的官方製造業 PMI 為 52.1,比上月上升 0.7 個百 分點;11 月非製造業 PMI 為 56.4,比上月上升 0.2 個百分點;綜合 PMI 為 55.7,比上月 上升 0.4 個百分點,資料超預期回升,說明在疫情影響逐步消退及國家逆週期調節政策發 力的作用下,宏觀經濟在不斷好轉。

2021 年我國 GDP 實際增速有望“V”性反彈,達 8.2%。根據 10 月 13 日,國際貨幣基金 組織(IMF)預測,2020 年我國 GDP 實際增速為 1.9%,2021 年全年 GDP 實際增速預計將 達到 8.2%。明年經濟“V”型反彈,將提升下游各行業對於煤電的需求。

生鐵產量增加將帶動煤炭需求上漲。透過將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增速與實際 GDP 的 增速進行迴歸分析,我們發現兩者相關係數相對較高,為 0.774(相關係數為 1 表示完全 相關)。而又因分析生鐵產量與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我們發現焦炭下游生鐵產量與 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相關係數為 0.924,二者間具有強相關性。預計 GDP 增速的強勢反彈, 將會帶動生鐵產量,從而提高焦炭的需求。

疫情影響下火電增速低,經濟恢復提升煤炭需求。受疫情影響,火電產量在 4 月累計下降 達 5.9%。隨著經濟改善,火電產量增速開始逐步改善。但由於今年梅雨季較長,水電擠出 效應明顯,導致 2020 年 1-11 月累計火電產量為 47095.90 億千瓦時,同比上升 0.30%。由 於水電的季節性衰退,以及今年“冷冬”,預計 12 月煤炭消費良好。根據迴歸分析,中國 火電發電量與 GDP 總量之間相關係數可達 0.965,二者之間具有強相關性。若明年 GDP 增速達到 8.2%,將提升火電產量,從而帶動煤炭消費。

2.2.2.2. 中長期看,火力發電在未來 10 年仍將保持絕對佔比

我國電力生產供應能力持續提升,火電佔比維持高位。2020 年 1-11 月全國發電量為 66824.40 億千瓦時,同比增加 2.0%,其中火電發電量 47095.90 千瓦時,佔比 70.48%,水 電發電量 11378.20 億千瓦時,佔比 17.03%,風電 3731.00 億千瓦時,佔比 5.58%。從電源 結構看,非化石能源發電佔比提升,火電佔比相較 2010 年雖有所降低,但仍為發電的最大來源,維持在 70%左右的高位。

新能源發電穩定性弱。雖然長期來看,我國能源結構將不斷最佳化,非化石能源佔比將升高, 但新能源發電仍存在諸多問題。由於太陽能受到晝夜、季節、地理緯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 條件的限制以及晴、陰、雲、雨等隨機因素的影響,到達某一地面的太陽輻照度既是間斷 的又是極不穩定的,這給太陽能的大規模應用增加了難度,同時,蓄能也是太陽能利用中 一個較為薄弱的環節。風能利用受地理位置限制嚴重,且儲能差,經濟性不足。水能分佈 受水文、氣候、地貌等自然條件的限制大,且水容易受到汙染,也容易被地形,氣候等多 方面的因素所影響。

火電中長期內競爭優勢仍將保持。同等熱值的煤炭、石油、天然氣比價為 1:7:3,煤炭 是最經濟的能源資源,且價格主要取決於國內市場,可自主控制。而在利用端,80%以上 的火電已實現超低排放,優於天然氣發電排放標準,每度電成本只提高 0.4-2 分;高效、 高標準的煤粉鍋爐,現佔到我國工業鍋爐的 10%。根據清華大學氣候變化研究院預測,在 2050 年實現 CO2 淨零碳排放、全球溫升 1.5℃的情形下,雖然發電結構調整、煤炭消費比 重逐步降低,但仍是我國在 2030 年前的最大能源來源,佔比達 45%。開發的經濟性決定了煤炭的比較優勢,利用的可潔淨性增強了煤炭的生命力,中長期內火電仍將是我國發電的 最大來源,對於電煤需求將保持。

3. 投資建議:煤炭板塊三大投資機會

3.1. 行業集中度提升下的投資機會

煤炭企業間整合力度進一步加大,行業集中度提升。今年以來,行業內多家大型國有煤企 進行了整合,焦煤集團對山煤集團進行重組,兗礦集團與山能集團合併,潞安化工集團成 立,同煤集團、晉煤集團、晉能集團、潞安集團、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及改革後的中國(太 原)煤炭交易中心整合組建晉能控股集團。

集團間合併重組有利於最佳化資源配置,同業競爭降低。山西國改前,省屬 7 大煤企都以煤 炭作為其基本業務,同時發展電力、化工、貿易等其他業務,集團間同業競爭嚴重,導致 7 大煤企“大而不強”的問題長期存在。重組整合後,原七大煤企分立的格局將會改變。 新成立的晉能控股集團將主營煤電、裝備製造,新焦煤集團將主營焦煤,潞安化工集團將 主營煤化工,華陽集團將著重發展新材料業務。山西省煤炭企業新格局的確立,可以減少 同業競爭,最佳化省內資源配置,發揮協同效應,對下屬上市公司優勢業務給予更有力的支 持。

繼集團重組後後,上市公司邁出改革步伐,獲集團支援預期增強。山西國改涉及的省屬七 大煤企資產證券化率均不高,2020 年 4 月,山西省明確提出要用好現有上市公司平臺,已 上市公司平臺為抓手,透過強有力措施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在省屬國企“一企一策”契約 化考核中提升資產證券化率權重。目前,山西國改已深入到各上市公司,西山煤電、大同 煤業、漳澤電力先後釋出公告更名為“山西焦煤”、“晉控煤業”、“晉控電力”,上市公司 名稱將與集團公司保持一致,體現了大型煤企集團資產整合中上市公司的重要戰略意義。 目前,各大山西煤炭集團資產證券化率處於低位,未來上市公司發展獲得集團支援預期增 強,長期來看,有助於上市公司專業化發展,提升盈利能力。

煤炭產量逐漸集中於大型國有煤企,有助於國家調控供給穩定煤價,提升行業估值水平。 在本輪山西、山東整合完成後,煤炭行業 CR5 將達到 34.08%,相較 2019 年上升了 1.63%, CR10 由 44.81%上升到 46.86%,行業集中度得到提升。這些企業在聽從調配主動進行限產 方面,積極度和意願均相對較高,有助於政府加強對國有煤企的管控,對煤炭供給進行更 有效的調控,使煤價穩定在綠色區間,弱化行業週期性,進入業績穩定期。煤炭板塊防禦 屬性將逐漸變強,向類公共事業發展,預計宏觀悲觀預期對於估值的影響將緩慢消除,煤 炭板塊估值水平有望進一步提升。

3.2. 煤炭企業轉型升級下的投資機會

3.2.1. 為保國家能源安全,國家大力支援發展現代煤化工

我國常規資源處於“富煤、少氣、貧油”的局面,發展煤制烯烴工藝更符合我國資源狀況。 2019 年我國煤炭探明儲量 14.16 億噸,佔世界總量的 13.20%,排名世界第四。我國原煤產 量為 38.46 億噸,同比增長 4.00%;佔全球總產量的 47.31%,同比增加 1.6 個百分點,位列 世界第一。充足的煤炭資源,能夠充分保障我國煤制烯烴工藝的持續發展。

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較高,且呈不斷上升趨勢。2019 年,我國原油產量為 1.91 億噸,同 比增長 0.89%,這是我國原油產量在連續三年下滑後首次增長。2019 年我國原油表觀消費 量為 6.96 億噸,同比增長 7.33%;進口量為 5.06 億噸,同比增長 9.49%;原油進口依存度 達 72.67%,同比增加了 1.43%。由於原油的進口占比較大,發展“油頭”聚烯烴不利於我 國能源安全。

國家“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相繼頒佈鼓勵煤制烯烴專案的產業政策,未來烯烴進口 替代目標將主要由煤制烯烴專案完成。2019 年中國聚乙烯產能新增 93 萬噸/年,全部為煤 制;總產能達 1906 萬噸/年,其中煤制聚乙烯產能達到 523 萬噸/年,佔比 27%,2020 年 預計仍將新增聚乙烯產能 420 萬噸/年;2019 年,聚丙烯產能新增 202 萬噸,其中煤制產 能新增 97 萬噸,新增佔比 48%;總產能達 2446 萬噸/年,煤制聚丙烯產能為 654 萬噸,佔 比 27%,2020 年預計將新增聚丙烯產能 615 萬噸/年。隨著政策支援力度的加大,我們認 為未來煤制烯烴在我國的佔比將會逐步提高。

“十四五”期間,現代煤化工將持續發展。《煤炭工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徵 求意見稿)提到,到“十四五”末,建成煤制氣產能 150 億立方米,煤制油產能 1200 萬 噸,煤制烯烴產能 1500 萬噸,煤制乙二醇產能 800 萬噸,完成百萬噸級煤制芳烴、煤制 乙醇、百萬噸級煤焦油深加工、千萬噸級低階煤分質分級利用示範,建成 3000 萬噸長焰 煤熱解分質分級清潔利用產能規模。轉化煤量達到 2 億噸標煤左右。隨著政策支援力度的 加大,未來煤制烯烴、煤制油在我國的佔比會進一步提高。

投資建議:重點推薦全產業鏈發展煤制烯烴行業的寶豐能源,建議關注金 能科技(發展 PHD、炭黑和 PP 專案)。

3.2.2. 煤炭企業在新能源方面轉型升級下的投資機會

近幾年,我國新能源裝機容量不斷上升。2019 年,我國風力發電裝機組裝機容量為 2104.78 億瓦特,同比增長 13.98;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為 2054.93 億瓦特,同比增長 17.27%;核 電在建機組數為 48 臺,同比增長 4.3%。由此可見,我國新能源已經得到快速發展。

碳中和目標下,新能源行業將持續增長。國家能源局今年 4 月釋出《關於做好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有關事 項的通知》,其中提到要統籌做好可再生能源本地消納和跨省區輸送,加快推進可再生能 源技術裝備和產業體系建設,研究提出支援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長效機制和政策措施,並提 出要推動“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成為能源消費增量主體,實現 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 費佔比 20%的戰略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投資建議:重點推薦西北動力煤龍頭,向新能源股權投資領域不斷髮展的陝西煤業 。建議關注山能國際(發展異質結電池專案)。

3.3. 煤炭企業高分紅&回購下的投資機會

受疫情影響,中債 10 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在 20 年 2-8 月始終低於 3.0%,雖然近期有所上 調但仍維持在較低水平,11 月無風險收益率為 3.25%。而在利率下行期間,高分紅公司的 估值會有顯著提高,優質煤企的穩定分紅也為煤炭板塊帶來長期估值的提升機會。

煤企現金股利分紅穩定,利率下行期內高股息凸顯投資價值。煤炭板塊公司發放現金股利 充裕,截至 2020 年三季報,中信煤炭板塊 36 家上市公司共分配股利 674.84 億元,板塊 股息率 5.41%。從未來發展來看,煤炭主產地的政策限制短期內將維持,影響產量釋放, 供給端新增產能有限;而需求端受冷空氣、水力發電季節性衰弱的影響,居民用電和供暖 需求大幅提升;“十四五”推動了下游鋼鐵行業產量以及煤炭行業集中度的提高;綜合來 看,煤企利潤未來大機率可以長期保持穩定的盈利能力,煤炭板塊企業有進行穩定分紅的 能力,投資價值也相應的提高。

回購股份提高公司 EPS,提振投資者信心。截至 2020 年 12 月 8 日,中信煤炭板塊 36 家 上市公司總股本為 1200.66 億股。目前,越來越多的煤企選擇進行股份回購,比如,至 2019 年 2 月,陝西煤業已累計回購股份 2.66 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 2.66%;至 2020 年 12 月,中國神華已累計回購港股 1904.45 萬股,佔已發行股本的 0.56%。如果煤企實施回 購計劃,公司的總股本將會減少,在經營水平保持穩定的情況下,公司的每股收益(EPS) 也將相應提高。並且,公司股份的回購也彰顯管理層對未來經營穩健性的信心,進一步提 振了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從而有利於煤炭板塊估值水平的修復。

……

如需報告請登入【未來智庫官網】。

16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生效!這類產品亞馬遜歐盟全面禁售!listing將被強制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