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三季度山西省城鎮居民收入增長分析
“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城鎮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增速排位前移。”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居民收支處的專家近日表示。
據抽樣調查資料推算,前三季度,山西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451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56元,增長7.2%。
這位專家指出,從增長速度來看,呈現逐季小幅回升態勢。自2016年到今年一季度,山西省城鎮居民收入增速連續13個季度徘徊在7%以下,從今年一季度開始,增速實現小幅回升,一季度增長6.8%,上半年增長7%,前三季度增長7.2%,為近15個季度以來的最高。
與此同時,與全國增速的差距有所縮小。今年前三季度,山西省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7.9%)低0.7個百分點,差距比一季度縮小0.4個百分點,比上半年縮小0.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縮小0.7個百分點。收入增速在全國31個省(區、市)中居第23位,分別比上半年前移5位,比一季度前移6位,比上年同期前移6位。
山西省城鎮居民收入增長來自哪裡?資料顯示,工資性收入體量最大,對增收貢獻率最高,是收入增長的主要支撐。前三季度,人均工資性收入14379元,同比增加745元,增長5.5%,拉動可支配收入增長3.3個百分點,佔收入總量的58.6%。人均經營淨收入2329元,同比增加363元,增長18.5%,拉動可支配收入增長1.6個百分點,增長速度最快。人均財產淨收入1783元,同比增加78元,增長4.6%,拉動可支配收入增長0.3個百分點。人均轉移淨收入6028元,同比增加469元,增長8.4%,拉動可支配收入增長2.1個百分點。
這位專家分析,經濟向好疊加政策效應,多方面因素助推收入增長。
前三季度,山西省經濟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GDP、財政收入、投資、工業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長均快於全國,良好的巨集觀經濟環境,為城鎮居民穩定增收提供了保障。
就業形勢持續好轉,為居民收入增長提供動力。今年以來,山西省相繼出臺了一系列促就業惠民生新政,從穩存量、擴增量、兜底線等方面打出組合拳,積極擴大就業,帶動收入增加。前三季度,全省城鎮新增就業48.5萬人,完成全年目標105.4%;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7%,控制在4.2%目標以內。
市場主體日趨活躍,為居民收入增長注入活力。近年來,山西省在改善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上持續發力,實體經濟活力有效激發,拉動城鎮居民三產經營狀況持續向好。
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升,為居民收入增長精準託底。提高養老金髮放標準。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15連增,上調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並建立上調機制,惠及萬千三晉老人。加大對低收入及困難人群保障力度。如上調失業金保險待遇,對低保物件、特困人員等貧困人員及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由政府為其代繳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提高部分優撫物件等人員撫卹和生活補助標準。醫療保障不斷提高。隨著城鄉居民醫保各級財政補助標準以及職工醫保報銷比例不斷提高,城鄉居民享受到更多政策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