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晚,拼多多又發生了一件大事!其在納斯達克的股價收盤暴漲12.56%,以總市值464.48億美元超過京東的448.16億美元,成為中國第四大網際網路公司,僅次於阿里巴巴、騰訊和美團。
拼多多成立不到三年就上市,可以說創造了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一個奇蹟。現在,拼多多在上市一年後又創造了新的奇蹟。中國網際網路又一夜變天!
電商黑馬今年是胡潤研究院自1999年以來連續第20次釋出“胡潤百富榜”。
引人注目的是,憑藉新上市的拼多多,38歲的拼多多創始人黃崢以950億財富首次上榜,更是一舉進入前15名。
與其說在38歲這個年紀上榜的黃崢是一個奇蹟,不如說剛成立三年,市值超200億美元的拼多多才是巨頭陰影下的奇蹟。
作為一個電商平臺來說,拼多多的成績是非常成功的,三年上市,坐擁4.2億使用者量,蠶食絕大數的三四線城市中低端市場。所以,它被稱作電商黑馬也是不無道理的。
不但市值趕超京東,據拼多多開創人、CEO黃崢近日流露,在體量上拼多多已跨越京東成為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
在10月10日拼多多的四週年慶典上,黃崢對內宣佈拼多多真實付出GMV已跨越京東,比上市前定下的2021年趕超京東的方針提早了兩年。
近年來,中國網際網路江湖的版圖不斷生變,除了阿里和騰訊位居頭兩把交易外,第3名和第4名的位置則頻頻變化。中間的重大變化包括百度的掉隊,京東、美團、拼多多、小米等的崛起。
時間回到2015年,當時的電商市場還是淘寶跟京東的天下,誰也沒想到,半路殺出了一個拼多多,改寫了行業格局。這些年,拼多多憑藉“拼團購”的形式硬是打下了自己的江山。
拼多多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成功鑽了淘寶京東的空子,大家都知道淘寶近幾年也是主打天貓,想要搶佔高階市場,而京東一直也是牢牢把控著高階市場,相反中低端市場龐大的使用者反而沒有人去蠶食。
在電商巨頭還未轉向的時候,拼多多就死磕上了下沉市場。開啟拼多多APP,9塊錢的帽子、20多塊的兒童羽絨服、30塊的高壓鍋、300塊的液晶電視等比比皆是,價格之低讓人大跌眼鏡,新使用者還能享受一元購買24包手帕紙、棉拖等產品的優惠。
對於大量消費者而言:時間不重要、拼單不重要、打擾親朋不重要,讓我買到4塊9的塑料拖鞋、49的小孩運動鞋、99的大人皮鞋最重要。
很多人認為拼多多的成功在於拼團,產品賣的便宜,儘管他們說的都是對的,但最核心的是商品背後的C2M的商業模式,這是網際網路前所未有的商業模式。從供應者的角度講,C2M的模式讓供應商有計劃的大批量生產,降低相應的固定成本。
隨著拼多多加大對C2M的佈局,尤其是在農產品上的優勢在進一步擴大,這有利於拼多多在這個商品種類上有更強的競爭力。當下拼多多在逐步改善使用者的購物體驗,平臺上的商品種類在進一步拓展,它的C2M模式還是有潛力成為它巨大的發展動力。
對於電商平臺來說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線上活躍使用者數量。根據各大電商上市公司2019年釋出的財報資料來看,無疑拼多多的線上使用者數量和新增使用者數量都是遠遠高於其他公司的。
除了使用者數量之外,電商平臺的業績表現也是非常重要的。拼多多和京東比起來,也許是由於消費人群基礎的差距,拼多多平臺的銷售總額大於京東平臺。
其實拼多多和小米有很多的相似點,都是直擊消費者痛點,選擇為民讓利,用高性價比的好物迅速獲得民心,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這個道理。
三億人用,十億人吐槽拼多多的成功,不只在於中國擁有巨量低收入人群,更在於中國是“世界工廠”,從顯示器到紡織品、從日化用品到拖鞋箱包、從中國到東南亞到印度到非洲,made in china的雜牌劣質品,為全世界的窮人提供了現代日用工業品解決方案。
山寨肥皂、山寨小吃、山寨電器、山寨服裝...如果說淘寶京東是把城市的購物體驗搬到了線上,那拼多多就是把村、鎮、鄉的山寨品集市“線上化”。
而正是拼多多這種把山寨品集市“線上化”的戰略,把它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也因此被網友調侃:“三億人在拼,十億人在吐槽”。
比如之前網上流傳特別火的山寨產品大多數都是出現在拼多多上面,比如雪碧和雷碧,七匹狼和七匹狠等等……
看起來讓人啼笑皆非。
山寨事件的爆發,讓更多的人把口水對準了拼多多,不管有沒有消費過都要吐槽上幾句。
拼多多出售山寨產品是自己的錯,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所有的電商平臺都出現過類似的事情,只是那時候網際網路還不太發達,更多的人關注不到而已。
其實有一點大家是不能否認的,拼多多確實讓中國更多偏遠地區的人們開始了網購的習慣,用最便宜的價錢就可以享受網購的體驗。
假貨和山寨產品所有的平臺都會有,這是不可能完全杜絕掉的,如果拼多多真的像市面上說的那樣全是假貨,如何能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呢?
撕掉標籤上市一年多的時間裡,拼多多持續以鉅額補貼銷售正貨商品,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品牌企業入駐,同時推動了使用者的繼續增長,尤其是對一二線城市消費者的吸引力不斷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拼多多已經在挑戰京東。
今年6月,拼多多全面啟動618大促,推出“百億補貼”活動,通過對iPhone、戴森等大牌標品進行補貼維持全網最低售價來吸引一二線使用者,希望通過貨真價實改變認知,撕掉“假冒偽劣”的標籤。
曾經一線城市的小資、中產們,對於這種看起來就很low的平臺嗤之以鼻,但這種情況在今年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根據QuestMobile上的資料,過去一年拼多多的使用者增量主要來自於新一線和二線城市,一二線城市使用者對GMV的貢獻在持續提升,由1月的37%提升至6月的48%,半年時間大幅提升了11個百分點,說明拼多多的使用者已經從“小鎮青年”,逐步開始向城市中產階層滲透。
而拼多多之所以能完成逆襲,成功挺進“五環內”,有下面幾點原因。
首先是它用平價高質的不同商品滿足了五環內消費者的不同需求。"百億補貼" 打響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正在逐漸瓦解五環內使用者的牴觸心理。
而農貨絕對是衝頭陣的產品,只要下載拼多多,不用從老家帶特產,也不用四處求人購當地好吃的水果、蔬菜,都能實現原產地各種農貨直髮,下單直接到家,關鍵還比去菜市場還便宜!
其次,拼多多在逐漸改善假冒偽劣的平臺形象,用好玩+社交的手段增強一二線城市使用者粘性。從以往偷偷摸摸地下單拼多多,到光明正大地分享砍價連結,再到剁手停不下來,這是一線城市使用者們的真實寫照。
最後,拼多多能始終滿足消費者的超預期。黃崢此前曾說,低價只是其階段性獲取使用者的方式,拼多多有著更深刻地對價效比的理解,即始終滿足消費者的超預期,對於一線城市的使用者也是如此,甚至更為強烈。
相對競品平臺而言,拼多多不僅在新增使用者規模上大幅領先,更在存量使用者群體中保持了極高的行業替代效應,這也是為什麼在面對同質化競爭時,拼多多依然能吸引消費者不斷回來。
拼多多不是一個傳統的公司,可能也正是它的這種“非傳統性”,讓拼多多把握住了底層的變數,把這些變數轉化成了之前三年公司發展的驅動力,也因此建立了它 “新電商”的形態,而後進行的反攻一二線城市也順利實現了“五環內外兩把抓”的目標。
無論你是三億人中的擁躉者,還是十億人中的嫌棄者,不得不承認,拼多多跑得快,就是深悟了商業的底層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