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勇談。近日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1世紀經濟研究院測算了併發布了《2020年中國29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營商環境報告》。此份報告也被業內人士稱之為“權威”,確實透過各類統計年鑑資料和行政記錄,以及啟信寶等多個大資料公司資料來進行的報告排名確實值得信服的多。這份營商環境報告出爐後確實有很多東西值得中小城市學習的。
透過統計年鑑和行政記錄,尤其是啟信寶等多個大資料公司資料來進行城市營商環境排名是具備一定說服力的,仔細觀察資料排名後我們發現市場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其營商環境越好,南北之間市場化發展程度差距很大打造優質營商環境一直是歷屆地方都在積極推動的事情,不過到底是真的打造了還是假的?透過資料測算其實就可以看出來,報告出爐後我們不難發現不少城市其實都是在“磨洋工”或者說市場化程度不高,排名靠後的基本都是中西部城市居多。
城市資料
東部和南部地區是我國公認的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區域,這部分也是國內營商環境最好的區域,北方市場化發展水平與南方比起來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以營商環境排名前十位來看,北方城市中只有北京上榜,其餘的上海、深圳、廣州、南京、杭州、武漢等都屬於東部和南部城市。北方城市中除去北京外,西安排名最靠前只不過是11位,前20位中還增加了青島、鄭州和天津。北方城市佔據半壁江山的情況下,營商環境排名上榜前20的只有5座,南北上榜城市排名比例為15:5!“市場經濟越發達的地區營商環境越好”這個是基本事實,南北城市營商環境差距的實質是市場經濟發展程度差距,不過反過來打造優質營商環境確實可以活躍市場環境。經常看到很多人評論南北經濟差距在於意識差距和思想差距,這句話聽起來似乎有那麼點道理,其實說到底還是因為開放度不夠造成的,這裡不僅僅指的是思想開放也包括政策開放等。市場經濟就好比水龍頭裡面的水,活躍度高低其實取決於水龍頭開關開的有多大。過去南方地區市場經濟發展的經驗是引資,引進產業來拉動地方經濟發展,這條經驗至今被國內多數城市效仿和學習,不過對於多數中小城市來說需要面對一個新的課題“如何啟用本地民營經濟活力”。市場經濟說到底還是民營經濟的天下,國有企業在其中只是扮演一個關鍵的角色而已。國內包括國際優質的企業和產業相對是比較有限的,期待引進幾家或者幾十家大企業拉動市場經濟發展對於多數城市來說是不現實的。這也是我為何一直規律中小城市要在本地民營企業身上找突破的原因。全國近300個地級和地級以上城市營商環境水平被排名後,相信會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找到差距、向先進地區學習經驗應該成為一種共識,北方城市的營商環境普遍不好絕對不是簡單的產業調整這麼簡單,說到底還是服務意識的問題如果說大家關心國內經濟發展史的話,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一點,改革開放後南方城市普遍發展要快於北方。為何會是怎樣?很多人把原因歸咎於北方城市國有企業過多,重工業過多,最典型的其實就是東北。東北作為我國90年代以前經濟和產業發展水平最高的區域,一度是國人羨慕的物件,只不過在進入市場化經濟後東北開始掉隊了。那麼造成南北差距的原因是產業問題嗎?未必。
打造優質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包括軟環境、基礎設施、社會服務等,任何一個因素的缺失都有可能導致營商環境大打折扣。一個十分簡單的例子,當你準備去一個城市經商,在辦理營業執照等過程中就浪費很多時間和精力,那麼這就會給人造成一種營商環境不好的印象。深圳為何會被稱之為“創業者的搖籃”?原因就在於一個創業公司會有專門的政府人員進行對接。如果說一個城市對待創業者或者市場主體(做生意的人)是這個態度和服務意識,那麼就不會出現隨隨便便就封路導致商戶幾個月甚至幾年做不成生意的情況發生。在營商環境打造上不是所有城市都具備“保大放小”的條件的,小商戶作為市場主體的“毛細血管”更應該被重視。從2010年開始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快了城鎮化步伐,其最明顯的現象就是各種道路整修、翻建等,其代價就是原本的商業圈變得無人問津,大量的生意機會喪失。如果說大城市是因為實際發展需求而這樣做的話,那麼對於很多三四線甚至小縣城來說也採取這樣的方式其實就是有點不自量力了。李克強總理早在2018年就提到“最佳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打造優良營商環境也是決定一個城市發展水平和層級的關鍵,營商環境的打造跟城市大小和級別關係不大,營商環境打造沒有捷徑經驗可以學習但是絕對不是“照本宣科”,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才是我們這麼多年解決各種問題的法寶。學習發達地區經驗固然重要,但是也要建立“差異化發展思路”。畢竟城市與城市之間面臨的問題並非完全相同。
小商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