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APUS全球市場副Quattroporte 劉軍

APUS 在 2014 年成立,作為中國網際網路出海比較早期的企業之一,現在已有 5 年積累。劉軍表示,希望通過這些分享帶來一些具體的啟示,並基於 GTC 平臺實現多方互動。

以下為演講原文:

全球洞察:海外依然存在“藍海”市場

“一帶一路”沿線的新興市場富含機遇

公司成立於 2014 年,那一年可以說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程,從兩個維度上看:一方面 2014 年的國內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市場留存空間不多。當時網際網路企業面臨的只有兩條路,一是“走出去”,二是“沉下去”,網際網路出海在這 5 年間見證了走出去這個方向。另一方面,全球範圍內從物理層面上來說存在很大發展空間,我們叫它“藍海”。用數字解釋就是,全球 70 億人口中約有 30 億人用智慧手機上網,大部分人依然被排除在外,這意味著移動網際網路還沒有真正的展開,因此 APUS 在最早出海的時候選擇了這部分人群。可以分享一組資料,APUS 截至今年的全球使用者量超過了 14 億,且以每年新增將近 4 億使用者的速度高速發展。

這個“藍海”市場究竟發生在哪呢?中國的產品和商業模式已經全球領先,並且我們發現“一帶一路”與新興市場是高度吻合的。APUS 全球 14 億使用者中的 70%分佈在“一帶一路”沿線的 65 個國家,也就是新興市場就存在於“一帶一路”沿線的非洲、南美、東南亞等重點地區,且約有 42%的使用者來自於跟我們毗鄰的南亞、東南亞市場,說明中國文化在地緣政治上的影響很強。

金字塔模型:工具-內容-服務

接著分享一個網際網路企業發展的金字塔模型供大家參考。該模型由下至上發展,縱觀全球的網際網路市場,類似於 Google、百度等廠商都是從工具類切入,這是真正的流量入口。在 APUS 最先耕耘的印度市場,最開始非常受歡迎的就是這些工具類產品。

隨著整個使用者成熟度的提高,市場就會上移到做內容的階段比如 YouTube 等 App;而越接近金字塔頂端,毛利率越高。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生活服務以及消費娛樂,包括中重度遊戲等等,都是服務類產品。它們對於市場成熟度的要求不僅是使用者使用習慣的成熟度,還需要仰仗整個市場在基礎設施、經濟環境等各方面的發展。所以真正上升到服務類 App 開發的時候大家一定要謹慎,首先要看這個市場是不是存在著剛才說的先天條件,否則很難真正達到預期的效果。

從APUS自身經驗看市場機會

APUS 是“A Perfect User System”的縮寫,我們希望把國內先進的工具類產品開發經驗和技能搬到新興市場,提供更好的使用者體驗。

這裡羅列了部分 APUS 的應用,它們主要幫助使用者做兩件事情:

第一件是幫助使用者更好的接入網際網路。新興市場的使用者有一個特點——他們大多都是第一次從功能機轉向智慧手機,所以我們的第一步是幫助他們上網,即提供各種各樣的入口(包括瀏覽器、下載器等),讓他們真正感受到移動網際網路是能給他帶來快樂的事。

第二是通過一個系統提升手機的效能。大家千萬不要認為出海目標市場的使用者都使用三星、蘋果、華為等智慧手機,不是的,可能都是原產地在深圳的小記憶體手機。這也是 APUS 最開始選擇的入口,促進了我們後期的快速增長。

關於 APUS 的流量分佈,下圖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示。前面提到過我們的重點市場主要集中在南亞和東南亞,其實在非洲、南美、中東等地我們也有很多佈局。所以從我們的觀察來講,如果大家有一些內容類或者偏服務類的產品,可以考慮去南亞、東南亞發展。如果是工具類的,那我建議可以考慮中東和非洲市場,那裡還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從 APUS 大資料平臺上發現,全球使用者使用各種 App 的時長和頻率跟 5 年前大有不同,現在他們對內容服務類產品需求更多。因此 APUS 從 2018 年開始轉型,採用“平臺+生態”的戰略,簡單來說就是繼續做大平臺、擴大使用者+更關注“流量”,同時我們也歡迎各位帶來好的產品來共享我們的流量紅利。

再來跟大家分享一下APUS關於內容類產品的轉型經驗:

首先從閱讀角度。現在在海外,特別是比較成熟的市場中出現了風口——他們非常願意看中國玄幻型別的文字,已經有很多的廠商在做這方面,即在網上找一些非常精彩的網文,通過人工智慧翻譯引擎釋出海外。

其次是圖片。海外市場對內容類產品需求較大的市場主要集中在印度和印尼,APUS 在今年年初進行了人工智慧摳圖的實踐,吸引了很多的使用者。視訊就不詳述了,很多人在這個領域深耕,但是競爭很激烈,要謹慎去做。

經驗總結:出海已經進入上升期 如何“變現”最重要

可能業界很多人現在都覺得在海外受到了一些阻礙,但我認為如果你能找準我前面提到的精準市場,再利用我們國內積累的很多技術、產品和商業模式方面的觀察,其實你很容易在海外開闢出一條自己的賽道。現在我們進入了上升期,在爬坡階段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是真正你站到頂峰的時候,就體現了“有志者事竟成”這句話。

一般來說經營網際網路出海企業主要考慮三個方面:如何開發使用者真正喜歡的產品,如何增長使用者,最後且最重要的是變現。從工具類產品過去的經驗來講主要是通過流量變現,但是在海外,如果完全依靠國際巨頭(比如 Google、Facebook)則需要謹慎,因為很多企業在這裡面受到了衝擊。

那如何做變現呢?要做使用者更喜歡的產品,把這些產品更深層的去包裝,比如IP廣告變現現在依然是成熟的,而且這條路也是能跑通的。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現在用自己需要的,而且對自己的使用者增長更有用的流量,可能比簡單的賺錢更有必要。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三大股指集體回撥,區塊鏈概念股分化明顯#樂普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