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任何一種刺激手段都有其利弊,也有在不同情況下,作用效果不一的情況。所以評判負利率不應該只關注其有何利弊,更重要的是在當下情況,去權衡利弊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以及是否應當出臺負利率。

一、負利率的失效和隱患。

第一,歐日央行負利率的失敗。

歐日央行於2015年起開始實施負利率,並且持續擴大負利率的規模,但是負利率並未推升通脹或者對歐日的GDP有明顯貢獻,並且留下了負面影響,可以說是失效的計劃。

對於歐日負利率的失效,有很多分析,其中主要原因包括了幾點:

首先是在缺乏有效的財政刺激手段的背景下,負利率推升的流動性並未被引導進入需要刺激的實體領域,反而推升了資產泡沫,侵蝕了經濟增長。

其次是在流動性氾濫的背景之下,流動性增加的邊際效應遞減,陷入了流動性陷阱,使流動性的釋放效果下降。

最後是在美國經濟的強勢復甦之下,歐日央行帶來的流動性流出本國市場,投入美國股市與金融市場,使美國經濟泡沫得到推升而並非有利本國經濟。

第二,負利率帶來的負面影響。

負利率帶來的首要衝擊就是壓縮了銀行系統的盈利,在負利率的背景下雖然銀行可以低利率從銀行取得現金,然而卻受限於較低的貸款利率從而難以盈利。有批評者認為,這樣帶來了金融行業的整體低迷,難以對實體經濟進行拉動。

另一方面,負利率帶來的流動性,如果沒有有效的引導,會迅速地流入金融市場,抽乾實體經濟等融資,因此會推升資產價格和泡沫,帶來經濟下行時更大的風險和衝擊。

二、負利率的正面作用和目標。

第一,推升通脹拉動經濟。

負利率最為直接的目標是擴大流動性的釋放,從而推升通脹。由於流動性基礎較高,因此流動性的規模增加伴隨著效果遞減,從而要達到預期目的,需要更強大的流動性。在這種情況下,負利率作為極端的非常規貨幣手段,就有它存在的必要了。

決策者希望負利率帶來的更強大流動效能夠使通脹上升從而牽引生產端的投資慾望,帶來經濟的整體增長。

第二,解決長期停滯的理論限制。

按照薩默斯等人提出的長期停滯理論,稱在歐美髮達國家市場中,均衡實際利率有時會低於零利率陷入複製而如果利率政策,以零為下限,意味著實際利率永遠不可能降低到0,這帶來的影響就是降息無法釋放有效的流動性。

而負利率則是對這一理論的迴應,打破了原本央行基準利率為0的下限,從而從理論上可以將實際利率在任何情況下都降低為0。

第三,擠壓銀行系統資金。

這既是負利率帶來的缺點,但也是負利率推出的原本目的,因為在西方發達國家市場當中,由於資本分配容易傾斜向資本方和金融市場,導致金融行業能在經濟增長中獲得更多的收益,抽取實體經濟的活力。

而負利率通過擠壓銀行業的盈利空間,從銀行系統和金融日常釋放更多投資,從而對經濟進行支撐。

所以我們看到,負利率從目標上來說是有利於經濟的,但在實踐當中由於種種限制卻未能發揮應有效果。

三、負利率真的弊大於利嗎?

拉加德在一次發言中稱歐洲負利率,實際上利大於弊,這話帶來了廣泛的批評和爭論,尤其對於銀行業從業者而言,負利率並未推升經濟反而帶來了很多隱患,因此認為負利率是失敗的。那麼負利率真的弊大於利嗎?

第一,寬鬆手段的不足和無奈。

在08年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的影響之下,歐洲陷入了持續的經濟增長緩慢和通脹低迷,在這種情況之下需要更多的刺激。而歐元區由於其體制問題,統一的財政刺激幾乎不可能出臺,因而歐央行只能孤軍奮戰,獨立應對經濟低迷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歐央行幾乎窮盡了所有寬鬆手段,在降息的同時,推出大規模的量化寬鬆資產購買計劃。而流動性總需要更多的釋放才能對市場產生刺激,在利率降低為0的基礎之上,更多的流動性釋放,需要突破原本的理論極限,這就是負利率必須被使用的原因。

第二,如果不使用負利率會發生什麼?

我們看到負利率使用之後,並沒有達到歐央行原本期望的效果,並沒有帶來經濟增長和通脹上升,而且還導致了一系列的隱患和問題。然而拉加德還是評論負利率的使用利大於弊,這是因為,也許使用負利率,效果一般,但如果不使用負利率,則可能導致更為嚴重的後果。

央行在經濟增長緩慢和通脹低迷是對市場的干預,是央行本來的職能,在需要採取行動時,央行應當採取所有可行的方案。如果銀行沒有這麼做,就意味著市場喪失了未來,持續好轉的預期,市場信心會把經濟增速拖到更沉重的深淵。在窮盡當前所有寬鬆手段之後,負利率也就是央行的唯一選擇了,因此我們不能夠苛求歐央行去考慮降息到負值的後果,對於他們而言,採取手上一切能夠使用的工具是應有的職能。

綜上,負利率會帶來銀行盈利被壓縮,資產泡沫推升等不良後果,同時也是發達經濟體,促進經濟增長和推升通脹的最後希望。但在使用時,央行可能更多考慮不是負利率手段的利弊,而是應不應當及時的採取所有能夠使用的手段。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服裝品牌、織造廠家、化纖企業都在搶著生產!聚酯行業新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