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最近幾天,有一個機構大部分都看好的明星股——全國性商超龍頭公司永輝超市,跌的比較慘,尤其業績快報披露後。

那麼,永輝超市是“落難王子”還是風險預警?

一說起國內大型的超市,很多人都會想到大潤發、家樂福、麥德龍等國際零售商,以及本土龍頭永輝、家家悅、紅旗連鎖等等。

不知道大家還喜不喜歡逛商超?中國的大型超市,很多是區域化的,並且會有年代記憶。記得外資品牌家樂福剛來中國時,超市簡直就是洋氣摩登、購物天堂,無論是購物環境還是品類豐富程度,真的比原來的市場不知道好多少倍。

後來中資超市永輝、物美等後來居上。

時隔幾年後,零售業態的競爭從線下體驗搬到線上,從大而全轉型到精品戰略,細分戰略,等等。

國家統計局最新資料顯示,2019年1至8月份,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0.8%,增速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高12.6個百分點。雖然持續保持較高幅度增長,但其份額僅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的19.4%。

換句話說,線下仍然是消費的主戰場。想想之前好事多Costco上海開業狀況……

但是,從需求端的變化看,社群便利店生鮮渠道創新加速,生鮮業態創新層出不窮,到家和社群生鮮成為主流趨勢,傳統超市亟需創新。

隨著零售業態的發展進步,中國零售業正進入洗牌期。存量經濟時代,零售競爭進入下半場,開始從機會型成長走向能力型成長,未來究竟誰能勝出?

潛力龍頭永輝超市的折損

永輝超市在過去的幾年,依靠其獨一無二的“生鮮戰略”成為行業內唯一在繼續擴張的超市企業。永輝依靠生鮮直採的產業鏈優勢,以及超低的生鮮損耗率,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近些年,永輝也在不斷進行全國化佈局擴張,同時通過新開一批綠標店,提升門店品牌形象,吸引年輕、中高階客群到店體驗。

另外,也在迎合終端需求,探索mini店和到家業務。但起步動作還是慢了些,Mini店定位社群生鮮,自2018年12月底開設第一家永輝mini店,目前在重慶、福建、四川等地已開了近 70 家。

公司加快全國性拓展,目前已覆蓋全國二十二個省市。

無論是概念還是擴張速度,永輝在國內商超領域的實力野心可見,市場對他的期待是未來的行業龍頭,也給予了較高的估值。

但是,近期10月22日永輝超市釋出了業績快報,距離Q3財報正式公佈(10月30日)只有5個交易日。有點公司管理層想穩定軍心的意味,最近5年的三季度,永輝都未曾發過業績預告。

前三季度營業收入635億元( +20.59% ),扣非淨利潤 12億元( +45.81% ),加權ROE 7.62%;初看比於上年漂亮不少,但仔細一對比,發現整體資料一般般,甚至低於預期。

營收增速20%,沒有突出亮點;而扣非淨利潤45%的增速,源於18年基數低,原因在於雲創出表,若與17年Q3扣非淨利潤13.71億相對比,那還下降7.52%。長遠來看,並不樂觀。

未來,新零售業態的競爭也十分激烈。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永輝超市也做出了許多新嘗試,新零售業態“超級物種”、“永輝生活”和 B 端供應鏈品牌“彩食鮮”也由永輝孵化,並於2018年出表後獨立發展,但並未在市場上激起多大水花。

行業競爭格局洗牌ING

而另一端,行業競爭格局已出現大變化。9月26日,蘇寧易購公司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60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10月中旬,物美集團宣佈將收購麥德龍中國70%股權等。強強結合抱團。

疊加盒馬生鮮、小象生鮮等新零售硝煙,未來永輝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繼續保持20%的增速,要打一個打問號。

回顧整個2019年,線下似乎成了零售行業的“大事多發區”,實體商超再次成為零售業的主戰場。

早前,阿里巴巴入股高鑫零售(主營歐尚及大潤發兩大賣場業務);騰訊則入股永輝超市;

今年,蘇寧則在收購萬達百貨後,又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將零售行業的圈地運動推向了高潮。

麥德龍成為今年大型外資商超被收購案的又一主角。10月11日,麥德龍與物美牽手成功,物美佔麥德龍中國70%股份。

就在兩起收購案中間,美國會員制超市Costco剛剛在上海開出大陸地區首家門店。

按照歐美等國家的發展路徑,消費零售市場的規模化、集中度將逐步提升,形成少數企業集團主導市場的格局。

效率為先,具有規模優勢和優秀運營管理能力的企業,將成為產業鏈核心企業。通過企業間協作謀求整體效率最大化,如沃爾瑪、亞馬遜發展成為對外加速擴張、對內孵化創新、縱向貫通供應鏈、橫向資源整合輸出的平臺型企業。

永輝恐怕危大於機

目前看來,永輝超市危大於機,還要看能否有更高層面戰略出臺,以及能否落地。目前這麼高估值情況下,在行業洗牌盤整階段,建議空倉等待轉機。

不過, 從零售業態來看,2018年便利店銷售額同比增長8.3%,位於零售業態之首;其次為超市,同比增長4.3%。隨著居民收入的持續增長,以及國家出臺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為零售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而永輝超市作為零售業的重要標杆,自然也會受益。

但要看公司管理層的治理能力來面對競爭格局的挑戰,這個需要繼續觀察,目前只看到減持等訊息。

堅定看好市場集中度提升趨勢下的龍頭企業機會。但未來行業或將經歷漫長的整合期,眾多中小型及無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或將逐步退出市場,經歷考驗後才是轉機。

對於零售來說,無論它是什麼業態,本質上都在不斷執著對規模、頻率和效率的優化, 消費者能否選擇,最終取決於價格、品質、便利性和服務。

目前,比較看好物美與麥德龍的合併,但是還未見到真正效果。

最後,行業洗牌之後,就像是剛剛除過雪的雪道,將是更為優質的賽道。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樂山2019年前三季度成績單來了,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