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糟糕的一年
2020年即將過去,針對過去的一年,美國時代週刊發表了最糟糕的一年的封面,白底黑字的2020被畫上了一個“紅X”,並附言“這是最糟糕的一年”。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蒙受了巨大的損失,直到現在除東亞抗疫得到有效控制外,其他地區情況不容樂觀,隨著冬季的到來將面臨著新一輪疫情的風險。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低迷不振,零售、餐飲、電影院線在前面幾個季度更是受到直接衝擊,好多企業因此被迫歇業。在這種嚴峻的背景下,企業如何在這種大環境不好的情況如何生存,就成了當下熱議的一個話題。如何生存和發展是每家企業首要思考的問題。
疫情之下有危也有機
馬雲曾經說過企業家也有用未來的眼光解決今天的問題。03年曾經爆發過非典發生過類似的情況,但是當年非典造成的影響遠非新冠,當時只是區域性地區的疫情,而且在較短的時間就得到了控制,對經濟的影響也小的多,但是透過那次疫情有些企業卻實現了逆勢增漲。
阿里巴巴正式透過那次事件得以迅速發展。早些的時候阿里的BTB業務發展並不是特別好,傳統的外貿交易人們還是趨向於透過展會,線下交流等方式來進行,在線上做生意並不是主流的選擇。然而非典改變了這一切,當時廣交會也有舉行但是來的國外採購商卻比較少,為了繼續交易,人們開始轉將企業業務轉到線上來,進行線上交易。基於此阿里的線上業務迅速擴大,才了成就了今天的阿里。
而在此間作為中國的另一大電商京東當時卻還未開始涉足電商。劉強東當時經營的京東多媒體還一家實打實的線下零售商,在北京擁有多家門店。非典前業績還好,得意於劉強東的誠信經營。但是疫情期間門店門可羅雀,生意寥寥無幾。由於看到線上交易的機遇和對外未來發展的預判,劉強東果斷全部砍下線下業務,轉型成為線上零售商。今年回過頭來看,在京東整個的發展歷程中,絕對是決定性的時刻。
數字化轉型升級應對挑戰
今年的疫情也催生了一批進行線上數字化的企業。例如專注於影片會議的ZOOM已成這一領域的獨角獸,線上教育、遠端醫療等一系列線上進行數字化業務的公司得到了發展。如今隨著5G、大資料、雲計算等技術能力的提升,使得企業掌握數字化的能力將變得更加快捷,同時誰擁有數字化能力,誰就將領先一步,數字化是正成為企業一種不可或缺的戰鬥力。
幸福西餅是全國極具競爭力的品牌蛋糕店。在我國雖然疫情控制的較好,但是今年年前幾個季度情況依舊嚴峻。作為餐飲行業的標杆海底撈公佈的前三個季度財務報告淨虧損10億。所以餐飲零售企業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然而得益於幸福西餅的數字化供應鏈的打造,在整個供應環節極大的減少了人員接觸,降低了疫情的風險。透過智慧化的採購、生產以及辦公協同,提高了執行效率,在店面恢復之後得以快速恢復業務。
作為新能源的汽車的標杆特斯拉,正在顛覆整個傳統汽車製造行業。遍佈整個車身的感測器將駕駛員在行駛中的資料傳回特斯拉後臺。特斯拉的工程師透過對這些大資料的處理分析,藉助人工智慧,再幫助駕駛員更好的駕駛。所以特斯拉提供的不僅是汽車,是一種更好的出行體驗,是一家駕駛大資料公司。
如何進行數字化轉型
對於構建企業的數字化能力,首先離不開的就是思想上的轉變,任何行為首先是從認知開始。只有真正意識到問題所在,我們才能採取行動。公司從上到下要意識到數字化的重要性和急迫感。要有數字化變革的思維,打造公司進行數字化的文化。第二點是持續投入,萬丈高樓平地起,企業數字化建設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慢慢積累,需要持續的投入。可以先解決最緊迫的問題,例如供應鏈的數字化、生產環節的智慧製造等,提前佈局,做好整體規劃,步步為營。最後是團隊的建設,在整個數字化轉型過程,人的作用不容忽視,需要有一支專業化的團隊,才能更好落地目標,所以數字化人才的培養和積累是必不可少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