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高瓴再度佈局新能源,斥資158億元“高位接盤”光伏龍頭隆基股份6%的股份,僅僅兩天時間就已經產生浮盈約35億!值得注意,這次轉讓股份的是隆基股份二股東李春安,且折價10%給高瓴。在新能源行業欣欣向榮的大背景下,因個人的資金需求去減持的可能性較小,更多或是出於其切割“關聯關係”的緊迫需求。

12月21日,光伏龍頭隆基股份漲停。今年以來,隆基的股價已經上漲了249%,如今市值已突破3200億,再創新高。

訊息面上,隆基股份20日公告稱,股東李春安擬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6%公司股份。轉讓完成後,高瓴持股6%,將成為僅次於隆基股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的第二大股東。

表面上看,此次轉讓是高瓴在新能源領域的又一次重磅佈局,然而背後或許還有一層原因,是原股東李春安亟待退出。此次轉讓完成後,李春安似乎已經完成與隆基股份的“切割”,為其掌舵的新三板關聯公司轉板上市掃清了障礙。

高瓴158億高位接盤,成為二股東

12月20日,隆基股份公告稱,收到持股5%以上股東李春安通知,其於12月19日與高瓴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

據悉,本次交易對價的總額高達到158.41億元,協議約定中的轉讓價格為70元,與隆基股份最近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77.65元相比,折價10%。

轉讓完成後,李春安及其一致行動人公司控股股東李振國、李喜燕夫婦持有公司約8.67億股,佔總股本比例22.99%;高瓴資本如今持有隆基股份約2.26億股,佔總股本比例6%,接棒李春安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公告顯示,高瓴資本本次受讓公司股份是基於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擬透過本次權益變動獲得公司的股份,以獲得股份增值收益。同時,本次權益變動情況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不存在損害公司及其他股東利益的情形。

公告還指出,截至本報告書籤署日,高瓴資本不存在未來12個月內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具體計劃。

據悉,重倉隆基股份,是繼通威股份之後,高瓴在光伏領域的第二次出手。高瓴今年以來已經多次在二級市場瘋狂掃貨,大手筆佈局新能源。

12月10日,高瓴參與了另一位光伏巨頭通威股份的定增,彼時價格為28元,採用了常規的八折,投資總額為5億元。不過,在價格和總數上,與此次接盤隆基股份都不在一個量級,也可側面看出高瓴對隆基和通威兩家公司的重視程度不同。

不過從總體上看,高瓴在二級市場的佈局仍舊側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9月3日,高瓴以72元的價格參與鋰電池隔膜巨頭恩捷股份定增,共投入25.38億元。7月17日,高瓴以161元的價格參與寧德時代定增,共投入100億元。

其他市場方面,在港股,高瓴資本9月以5.8億港元認購光伏玻璃龍頭信義光能最新增發配股;在美股,高瓴還佈局了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等造車新勢力,涵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目前高瓴在A股的新能源佈局為:寧德時代、恩捷股份、通威股份、隆基股份。以12月21日收盤價325元、132.5元、35.69元、85.42元計算,高瓴“炒A股新能源”四個月時間,已獲得超150億浮盈。

李春安的“瘋狂”減持

這次高瓴持百億高調進場,甚至一口氣買成第二大股東,大手筆震驚市場。其背後的原因,除了看好新能源賽道,或許還有二股東李春安儘快從隆基股份離場的緊迫需求。

據悉,此次出讓股份的李春安,作為隆基股份原第二大股東,自今年10月中旬開始便開始“瘋狂”減持股票和可轉債。

10月13日晚間,隆基股份釋出公告,李春安擬透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不超過3771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1%,根據當日市值計算,約能套現31億元。關於減持原因,其稱是出於自身資金需求。

10月14日,也就是釋出減持股份公告的第二天下午,隆基股份再丟擲一份鉅額減持可轉債的訊息。9月11日至10月13日,公司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透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合計減持隆20轉債400萬張,佔發行總量的10%。

此次隆20轉債共計發行5000萬張,發行總額50億元,於9月8日上市。發行後,公司控股股東李振國、李喜燕及其一致行動人李春安共計認購隆20轉債1506萬張,佔發行總量的30.12%。

而此輪可轉債減持中,動作最大的正是此前計劃減持股票的二股東李春安,減持後其持有的可轉債佔總量比例從10.55%一舉降至2.55%。

根據三季報資料,李春安截止9月末的持股比例為10.55%。而僅僅過去兩個多月,其透過多次鉅額減持和“瘋狂”轉讓脫身,目前持股比例只剩3.40%,不到原先的1/3。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公司對外口徑,李春安在隆基股份沒有擔任實質性的管理崗位。這位原先持股超過10%,如今瘋狂減持的二股東,究竟是什麼來頭?

公開資料顯示,李春安出生於1968年,河南南陽人,1986年9月考入蘭州大學物理系,與隆基董事長鍾寶申、實控人李振國是大學同學的關係。坊間傳言,1986年時,有一批同學被江隆基老校長的事蹟與精神打動,約定若今後有機會創業,可以在適當的時候把這些企業整合到一個平臺上,名稱便取先生名字的後兩字“隆基”。

幾十年過去,老同學們確實兌現了承諾。除了李振國、鍾寶申、李春安三位創始人,“隆基系”光伏帝國中還有多位“蘭大系”高管。隆基樂葉的李文學、陳紅;西安隆基的張長江;瀋陽隆基的張承臣、趙能平;寧夏隆基的趙四海,以及都是蘭州大學1986級物理系的校友。

隆基股份目前的實控人為創始人李振國、李喜燕夫婦。高瓴完成股份受讓後,李振國夫婦合計持有隆基股份19.58%的股權,加上一致行動人李春安3.40%的股權,李振國夫婦及其一致行動人,一共持有隆基股份22.99%的股權,仍舊是隆基股份的控股股東。

那老同學為何突然要減持離場?或主要是為了“避嫌”。

雖然李春安已透過鉅額減持獲益超百億,但其真實目的似乎不只是“高位套現”,而更多是要與隆基股份做“股權切割”,為新三板關聯公司——連城數控未來的轉板鋪路。

切割關聯關係為“轉板”?

除了隆基股份的二股東,李春安還有另一個重要的身份——連城數控的董事。後者與與隆基股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交易。

資料顯示,連城數控成立於2007年,是國內技術領先的晶體矽生長及加工裝置供應商,主營業務為光伏及半導體行業晶體矽生長和加工裝置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連城數控的實控人為李春安和鍾寶申(隆基董事長),合計持有公司40.47%的表決權。其中,李春安直接持有連城數控5.32%的股權,持有瀋陽匯智投資有限公司27.64%的股權;鍾寶申持有瀋陽匯智33.1%的股權,兩人透過瀋陽匯智間接控制連城數控35.15%的股份。

2016年,連城數控在新三板掛牌,後入選精選層。自今年7月27日首批精選層掛牌上市算起,連城數控五個月內漲幅超163%,大幅領跑同板塊公司,因此一度被市場稱作精選層“第一牛股”。

不過,作為隆基股份的上游裝置廠商,連城數控七成營收來自隆基,關聯交易依賴較為嚴重,曾因關聯交易違規受到警告。2017至2019年,公司來自隆基股份營收分別為6.06億元、8.78億元、6.60億元,佔比分別為69.12%、83.40%和67.84%。

2017至2019年,連城分別實現營收8.77億元、10.53億元、9.72億元,同比增長133%、20%、-7.7%;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85億元、1.65億元、1.61億元,同比增長235%、-10.9%和-2.13%。可以看出,2018年起,連城數控的營收利潤開始大幅下滑,而同期公司與隆基的關聯交易也在大幅下降,其中或許也存在一定因果關係。

11月27日,上交所、深交所的兩份《轉板上市辦法》對新三板掛牌公司向科創板、創業板轉板的上市條件、股份限售要求、上市稽核、上市保薦等事項作出了具體規定,標誌著轉板上市工作即將步入實操階段。

具體來看,轉板上市門檻包括:一、轉板公司需在精選層持續掛牌一年以上;二、滿足科創板或創業板現行發行條件;三、股東人數不低於1000人,且在規定期間內股票累計成交量不低於1000萬股;四、符合科創板或創業板定位。此外,對於A股公司的子公司,轉板前還需滿足分拆上市規定。

目前精選層首批和第二批待發行的公司中,33家公司滿足創業板財務標準;在考慮科創屬性後,7家滿足科創板財務標準。處於“硬科技”賽道,且初步滿足科創板與創業板財務標準的連城數控,有望成為第一批轉板上市吃螃蟹的公司。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行業欣欣向榮的大背景下,因為個人的資金需求去減持的可能性較小。結合減持的時間段以及股權價位,此次減持或許是為了符合交易所轉板的前提條件,也可能是為了轉板後的擴產與投資,而做出的股權結構性調整。早日在與隆基股份的關聯關係上劃清界限,已成為連城數控轉板繞不開的必經之路。

這回,透過與高瓴的股權轉讓交易,李春安不僅一舉將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還“精確”地退出了前五大股東的行列,或許已經完成了切斷“關聯關係”的準備動作。

12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12月上半月集合信託產品星級評價結果:39只產品獲評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