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0年,伴隨著國家經濟騰飛,資本市場蓬勃發展,致富通道迅速擴張。乘著這條高速路,很多人實現了期盼已久的財富夢想。回顧他們的致富過程,可以發現多表現為這幾種方式:股權投資、房產投資以及創業。
把目光收回當下,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通貨膨脹率不斷推高,國際貿易、投資和製造業表現疲軟,資本市場的脆弱性逐漸增加。除此之外,近期豬肉、雞蛋等價格指數全面上揚,帶來了8月CPI指數2.8%的漲幅,9月CPI指數更是結束了2時代,首次進入3.0%的“3區間”。
面對這樣的經濟形勢,很多人不禁發出疑問:致富通道是否已經關閉了?普通人應當如何進行財富管理,才能跑贏通脹呢?
過去的致富經驗還適用嗎?
對於每一個進入社會的人來說,把自己的一技之長用於工作,會收穫以工資為主的現金流。如果培養多種技能,可以同時獲得好幾份收入。但是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增加收入渠道並不能提升單位時間的收益額,所以人們會把目光轉向資產類收入,即錢生錢。
一種途徑是投資房產。但是從客觀現實來看,經濟發展預期回落、貿易紛爭,以及季末錢荒現象的出現,造成了當前“現金為王”的局面。“房住不炒”口號提出以後,房地產行業融資政策不斷收緊,樓市購買力下降。就算把房子用於租賃,過低的租售比也會讓資金難以回籠。因此,此時入場房地產行業,絕不是一個良好的時機。
股市方面,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股市的學習成本太高,且獲得高收益的同時也需要承擔高風險。
此外,對於沒有合適資源的人來說,創業也不是一件輕鬆的財富增值方式。
這麼看來,過去20年的致富經驗似乎不適用了。受政策、國際形勢、科技水平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資本市場總是瞬息萬變,只有順應經濟發展的趨勢,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才能在致富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各類資金增值產品有什麼差別?
除了上述增值方式以外,普通人想獲得睡後收入,最好的辦法莫過於選擇財富增值產品。
如果把市場上的產品進行分類的話,則一類是債權型,一類是股權型。股權類投資包含股票、股票類基金、黃金等;債權類投資則包含網貸產品、銀行大額存單、貨幣基金、債券等。
受歸屬關係影響,一般情況下,股權類投資的風險都會高於債權類投資。因此,對於抗風險能力較弱的普通人來說,把目光集中於債權類產品是不錯的選擇。
具體來看,銀行大額存單起投門檻高,例如20萬、50萬起購,對於資金較少的人來說很不友好;而餘額寶之類的貨幣基金利率較低,無法滿足人們財富增值的需求;債券方面,隨社會經濟發展,其違約風險也在不斷增加。由此可見,債權類產品中起投門檻低、標的週期靈活多變的網貸產品,則是一個相對平衡的優質選擇。
合理的收益率是多少?
那麼面對浩如煙海的財富增值產品,各種收益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我們應當如何選擇呢?
例如,當前一年期國債的收益率是2.668%左右,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是1.6%左右,貨幣基金7天年化收益是2.273%左右,網貸產品的合理收益率則在5%-9%左右,銀行理財平均年化收益率是3.6%左右。
其實,市場上從來就沒有高收益低風險的產品。對於絕大多數普通出借人來說,應儘可能避開高息產品,在進行資金增值之前,衡量好自己的風險承受水平,是激進型,還是穩健型,這樣在資金增值的時候才可以做到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