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為一家老字號藥企,同仁堂科技(01666-HK)的很多主打品牌為我們所熟知,如金匱腎氣丸、牛黃解毒片等一些市場上的常見藥,但隨著新進入者增多,市場競爭程度加劇,加上巨集觀環境下行等諸多因素,這幾年公司的生產經營持續承壓。
中藥產品銷量持續下滑
自上半年淨利出現上市以來的首次雙位數下滑後,同仁堂科技在三季度仍未扭轉業績頹勢。
據其近日釋出的最新公告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個月,公司實現收入32.82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年同期的39.27億元下降16.42%;錄得歸母淨利潤為4.7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5.53億元下降13.38%,情況並未有所好轉。
在公司的主營收入構成中,同仁堂科技主要依靠中藥產品銷售收入、廣告服務收入、服務收入及品牌使用權收入來支撐其日常營運,其中中藥產品銷售收入長期佔據主導地位,是營收的主要來源。
但從增速來看,近幾年中藥產品板塊發展明顯乏力,以今年上半年為例,中藥產品錄得銷售收入為24.31億元,同比下降11.88%,主要源自中國內地市場銷量大幅下滑。
按銷售額計,上半年銷售額超過一億元的產品有五個,銷售額介於一千萬元至一億元之間的產品有十七個,銷售額介於五百萬元至一千萬元之間的產品有二十一個。
主導產品中,除牛黃解毒片系列較上年同期增長12.21%之外,六味地黃丸系列、金匱腎氣丸系列等產品銷售額均較上年同期呈不同程度的下降。此外,因阿膠產品市場仍處於調整和去庫存階段,公司通過控制阿膠系列產品的生產和投放來積極消化市場存量,阿膠系列產品銷售額也較上年同期進一步下降。
一直以來,中藥以中國傳統醫藥理論為指導,用於預防、治療及診斷疾病,素有“諸藥以草為本”的說法,並一度受到中國消費者的喜愛。不過伴隨著不少中藥產品相繼被爆出不良反應或品質問題,中藥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遠不如以前。
尤其在去年底,同仁堂旗下的一家蜂蜜生產商因涉嫌違規,將過期的蜂蜜回收進行再生產,一時間將這家百年中藥老店推上風口浪尖,雖之後公司緊急迴應稱存監管不力和失察的責任,但這樣的黑天鵝事件對藥企品牌形象的影響往往巨大。
一旦消費者對某一產品產生信任危機,消費群體的不穩定性將直接影響公司盈利,上半年來自公司前兩大客戶的收入較去年同期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針對蜂蜜事件對同仁堂品牌形象造成的負面影響,同仁堂科技也在財報中表示將堅決引以為戒,全面開展品質管理風險自查整改,切實降低經營品質風險,以維護和提升同仁堂品牌形象。
發力“網際網路+醫藥”領域
當然,除去消費者消費意識改變帶來不少潛藏風險外,同仁堂科技整體經營不景氣還受產能受限、成本持續增長以及部分主導品種終端流速放緩等因素影響。
面對多重挑戰,同仁堂科技一方面根據外部市場情況,結合現有生產供應能力,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斷加大宣傳、促銷、服務力度,以充分發揮品種群優勢及產品特色。
而受益於品種群發展戰略,上半年公司部分產品銷售額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如杞菊地黃丸系列、牛黃降壓丸系列、冠心蘇合系列等產品的銷售額均較上年同期增長20%以上。
另一方面,在產品終端銷售上公司也在合理佈局市場競爭策略,不斷加強與同仁堂系內大中型連鎖藥店及一些網際網路醫藥健康企業的合作,來深化分銷及終端鋪市力度,
如公司近期攜手國內網際網路醫藥健康領軍企業111集團,通過深化“網際網路+醫藥”領域的合作,以高效、透明的流通方式服務更多消費者。
據111集團官網介紹,同仁堂科技可在111集團旗下B2C醫藥平臺1藥網、B2B醫藥平臺1藥城推出首次線上品牌周和專場訂貨會,111集團將為同仁堂科技提供完整的流通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