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股價重新逼近 2000 年網際網路泡沫之巔
文 | 龔方毅
編輯 | 黃俊杰
製圖 | 馮秀霞
“經歷艱難的冬天之後,春天來了,”2020 年 2 月 12 日下午,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在營收電話會議上說。軟銀在 2019 年最後三個月裡扭虧,盈利 2400 萬美元。
事情很快發生變化。就在孫正義開會前幾小時,日本厚生勞動省宣佈鑽石公主號上的確診病例增加至 174 例。似乎察覺到什麼的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則在幾天前拋售 35 億美元亞馬遜股票。
一個月後,新冠疫情全球大爆發,美股開始自由落體,兩週跌去 5 萬億美元市值。孫正義三年來首次在 Twitter 發聲,“好久沒發推了。我很擔心新型冠狀病毒的情況。”
資本市場同樣擔心軟銀的情況,這家投資公司在最糟糕的時候趕上衰退。2019 年夏天,軟銀的名字與 WeWork 醜聞牢牢繫結,185 億美元投資款換來一個估值 29 億美元的公司。同期它巨資投入的衛星公司 OneWeb 和印度酒店連鎖公司 OYO 也深陷危機。
還有那些光聽名字就不太對的失敗投資:3.75 億美元投資機器人做披薩公司 Zume Pizza、2.4 億美元投資的美國白牌零售公司無印(Brandless,已倒閉)、3 億美元投資人工智慧匹配遛狗公司 Wag Labs。遛狗公司原本“只”希望募 1 億美元,在軟銀轉投競爭對手的威脅下拿了 3 倍融資、出讓更多股份。
這些公司有的被曝欺詐、有的申請破產、有的大裁員,還有的原價把錢退給了軟銀。一筆筆失敗投資侵蝕了孫正義透過雅虎和阿里所積累的聲譽。原本計劃募資 1080 億美元的軟銀願景二號基金最終只籌得 25 億美元——由軟銀自己出資。
到 2020 年 3 月 19 日,軟銀股價屢破近三年新低,市值兩週跌去 700 億美元,手中現金已經不足以償還債務。
9 個月後,形勢逆轉。
12 月 21 日,軟銀股價相比三月低點上漲超過 200%,達到 2000 年網際網路泡沫以來最高點。孫正義本人在軟銀持股上漲三個百分點,與此同時軟銀手中儲備了 800 億美元現金。
過去 9 個月,孫正義完成上百筆一二級市場交易,買賣股票、槓桿交易、投資併購、出售資產、抵押借款……
孫正義依然是孫正義,那個《紐約時報》24 年前所寫的激進賭徒,決策果斷、大賭大贏。
但很難說軟銀的逆轉多大程度歸功於孫正義的操作。
資本市場看上去已經和現實經濟徹底脫節。根據預測,2020 年中國 GDP 只會上漲 2.1%,而代 A 股表現的滬深 300 指數已經上漲了 21.5%、創業板漲 53%。
美國反差更大,今年 GDP 預期下跌 2.1%,標普和納斯達克指數分別漲了 13.6% 和 39.2%。12 月 16 日,美國新冠死亡人數和股票指數同一天創新高。
軟銀反轉之劇烈就是資本市場與現實經濟間鴻溝的縮影。
拋售 900 億美元資產、回購軟銀股票孫正義厭倦了反覆無常的市場。面對史無前例的全球經濟萎縮,他決定回購軟銀股票,從東京證交所私有化退市。
因為一位共事多年、亦師亦友的董事堅決反對,孫正義最終放棄了私有化,讓軟銀留在交易所。
這則新聞沒有引起什麼反響,因為杉本貴司知道的時候是 2013 年,距離讓孫正義產生私有化想法的 2008 金融危機已經過 5 年。
新的私有化機會隨新冠肺炎疫情到來。
2020 年 3 月 19 日,全球新冠肺炎單日確診人數首次超過 3000、死亡人數首次超過 1000。當時人們還無法想象,到年底,每天會有超過 10000 人因此死亡。
當日,美股觸發今年第四次熔斷。軟銀股價和全球主要股指一同自由落體,市值跌至約 936 億美元,還不如軟銀手中的阿里股票值錢。
更大的風險即將爆發。因為 WeWork 近 400 億美元的貶值會按持股比例計入軟銀利潤表。剛扭虧一個季度的軟銀,即將再次轉虧。
數小時的股東會上,孫正義幾次提出私有化公司。但最終因為一些股東對於監管和股權結構複雜性的顧及,會上沒有透過私有化方案。
兩天後,軟銀公佈了新的一攬子自救計劃,主要是出售 410 億美元資產。並用這筆錢回購軟銀自己的股票、償還債務、補充運營資金。
軟銀過去總是給別人送支票,現在它要想辦法收點回來。
最先賣的是市場流動性最好的阿里巴巴股票。軟銀先後在四、五、六月間共回籠大約 137 億美元,最後累計套現大約價值 154 億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
期間還分別在 6 月和 8 月份達成協議,分別以 200 億美元出售美國第三大行動通訊運營商 T-Mobile 部分股權,140 億美元出售軟銀日本行動通訊業務 1/3 股份。作為網際網路基礎設施,通訊運營商的股價受疫情衝擊很小。
光憑賣這三家公司股票,軟銀就可以提前、超額完成資產出售計劃。
同樣超預期的還有回購規模。拿到錢之後,軟銀大筆買入自家股票。計劃規模從最初的 180 億美元提高到 230 億美元。僅次於規模十幾倍於軟銀的蘋果公司,大超股東預期。
“3 月份的時候,我們的股價在 2-3 周內跌了近 70%。我說哎呀,這是回購股票最好時機。” 孫正義 11 月回憶說,這是他在近一小時連線中,狀態最輕鬆的時刻。“我說天哪,我應該買、應該買。” 說完嘿嘿一笑,露出不算整齊的牙齒。
但 Uber 股票一股沒賣進入秋天,全球股市反彈,軟銀資產出售仍在繼續。9 月,軟銀將英國晶片設計公司 Arm 以 400 億美元出售給英偉達。考慮通脹和匯率波動,軟銀持股四年只掙了相當於銀行理財的利息。
隨著這筆交易協議達成,軟銀資產出售規模已經是最初計劃的兩倍多。也使得軟銀成了現金儲備最充裕的公司之一。
根據孫正義此前的說法,大舉囤積現金是為了應對任何可能發生的災難。年初危機爆發後軟銀暫停 30 億美元回購 WeWork 股票,表示要對股東負責。
“現金就是我們的拒馬,” 孫正義說。“增加現金儲備,我們的防禦能力就能得到加強。”
11 月底,《紐約時報》舉辦的 DealBook 峰會上,孫正義再次強調現金儲備的重要性,並說存錢是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未來兩三個月內任何災難都可能發生”。
只有石油和錢的沙特人聽了孫正義 45 分鐘的願景介紹後,答應注資 450 億美元,成為軟銀願景基金最大出資方。
今年,在投資了 88 家公司以後,願景基金一號已經停止投資新專案。基金賬上剩餘約百億美元資金將用來跟投和支付股東利息。水晶球 Arm 也被轉手賣出。
軟銀還在找機會退出已經上市的公司。截至今年 11 月 6 日,軟銀清空了對 Slack、平安好醫生和 10x Genomics 的持倉,累計獲利 14.07 億美元。
但對於受疫情重創的 Uber,孫正義給予足夠的耐心,牢牢抓住。在甩賣 900 億美元資產的同時,沒有賣出 Uber 一股。
軟銀自 Uber IPO 至今一直保持大約 12.8% 持股比例(2.22 億股),是最大外部股東。今年這批股票最低的時候只值大約 31 億美元,相當於軟銀投資損失腰斬不止。如今價值超過 80 億美元。
集合了商旅、交通出行和共享經濟概念的 Uber 是本次疫情中受打擊最嚴重的公司之一。今年一季度,Uber 單季總訂單數自成立以來首次同比下滑。4 月份,網約車業務收入同比下滑 80%。
Uber 不得不削減 10 億美元資本開支,並調配一定數量的司機去送餐來平衡收入。今年 9 月底,Uber 年內累計虧損接近 60 億美元。為了度過難關,Uber 先後拋售共享單車業務和貨運業務,年底又賣了自動駕駛業務。
事實證明孫正義賭對了。從成立以來沒掙過錢的 Uber,股價從 10 月底開始大漲,總市值最高達到 967 億美元。
下半年密集 IPO,兩筆投資填上 WeWork 的窟窿軟銀千億願景基金此前被人詬病投資溢價高、退出時間長。但兩筆快速上市的投資在今年下半年扭轉了局面。
2020 年 8 月 13 日,中國房地產中介平臺貝殼在紐交所上市,當天股價上漲 87.2%。目前股價是發行價三倍多。此時距離軟銀入股還不到 10 個月。
2019 年 10、11 月,軟銀先後參與貝殼三輪融資,共投資 13.5 億美元。上市後,軟銀持股比例稀釋到 8.9%,仍是第二大外部股東。目前軟銀在貝殼的投資大約獲利 48 億美元。
這是軟銀願景基金二號的首個投資。基金原本打算募集 1080 億美元。當時正趕上 WeWork 鬧劇持續發酵,引發外界對孫正義判斷力的質疑。
這間接影響願景基金二號的募資。原本同意出資的沙特表示再想想;軟銀轉向參與過一號基金的蘋果、富士康求助未果。最後二號基金只拿到 25 億美元,就開始運作——完全來自軟銀。
收益更豐厚的 IPO 出自願景基金一號。12 月 9 日,美版 “餓了麼” DoorDash 登陸紐交所。這家從 2013 年在斯坦福大學周邊開始送餐業務的創業公司,目前全美市佔率第一。
軟銀從 2018 年開始投資 Doordash,總計投入 6.8 億美元。IPO 後持股比例稀釋至 22%。上市首日 Doordash 股價大漲 85.79%,市值超過 600 億美元。軟銀的持倉價值也因此超過了 100 億美元。
貝殼和 Doordash IPO 基本填上 WeWork 造成的巨大財務黑洞。由於市場對科技股的巨大熱情,其他幾家今年上市的公司各自也貢獻了數億美元利潤。
押注 WeWork 是孫正義投資生涯中抹不去的汙點,也是外界質疑他的引爆點。2019 年 11 月,孫正義在東京一處禮堂告訴在場的投資人他在 WeWork 投資上犯了大錯。“我這次投資判斷真的很糟糕。我在很多方面都感到後悔。”
根據《晚點 LatePost》不完全統計,今年共有 5 家願景基金投資的公司成功 IPO、一家公司借殼上市。截至 12 月 17 日,願景基金透過這幾筆上市大約獲得 181 億美元的浮盈。
還有自己造殼。12 月 21 日,願景基金旗下的特殊目的公司(SPAC) SVF Investment 提交招股書,計劃融資 5.25 億美元。該公司 CEO 是願景基金負責人、軟銀集團執行副總裁 Rajeev Misra。
不過今年軟銀本可以獲得更豐厚的 IPO 回報。根據孫正義的說法,螞蟻集團 IPO 使得軟銀的持倉“幾天內損失了 1 萬億日元(約合 100 億美元)”。
168 億美元炒股,用上各種金融工具宣佈資產出售和回購計劃四個月後,軟銀買入價值約 90 億美元的自家股票。賬上現金儲備還剩大約 600 億美元。
在這期間,軟銀開始炒股。後又在 7 月專門成立股票和衍生品投資部門,北極星(SB Northstar),軟銀集團持股 67%,孫正義持 33%。
前德意志銀行交易員阿克沙伊·納赫塔 (Akshay Naheta) 負責交易策略。《金融時報》說孫正義也參與投資決策。主要交易標的是流動性好、幾乎可以隨時變現的中大型科技股。
截至 9 月,軟銀持有大約價值 168 億美元的股票 . 持股市值最高三家分別是亞馬遜(63 億美元)、Facebook(22 億美元)以及 Zoom(18 億美元)。中概股則買了嗶哩嗶哩、拼多多、愛奇藝、好未來等。
避開年初大跌、持股成本低的軟銀,炒股累計獲利 23.25 億美元,收益率約 13.8%。
此外,它還配置了可以放大盈虧規模的期權,到 9 月末價值大約 34 億美元。其中一部分押注股票會漲,一部分合約押注大盤會跌。如果股票不漲,或者股市大盤漲太多,就有可能虧損。
部分股東質疑軟銀炒股。它的一位英國股東方對《金融時報》說,去年孫正義一直說願景基金,之後又轉到 Arm 和物聯網,現在變得像一個對沖基金。
“今年科技股行情好,我認可孫正義既買股票又買期權的做法。” 二級市場投資人魏亞輝對《晚點 LatePost》表示,“問題是孫正義可能是拿著投資人計劃給一級市場的錢,去買二級市場的股票,綁架投資人跟他一塊冒險。“
參考對沖基金統計機構 eVestment 的資料,北極星表現尚可:今年前九個月只有一半對沖基金掙錢,平均收益率約為 11.96%;行業資產規模第一的橋水虧損約 18%。
當被問起炒股動機時,孫正義表示一部分原因是看好人工智慧。“我們想以投資者的身份支援人工智慧,” 孫正義在 11 月的營收會議上說,並解釋為什麼投資蘋果、Google 等巨頭。“誰規定不能投資上市公司的?我只想投資這個領域裡最優秀的公司,不關心它是否上市…GAFA(Google、亞馬遜、Facebook、蘋果)將在人工智慧革命中扮演關鍵角色。”
“有人批評我們過於依賴阿里巴巴,這點我承認,” 孫正義說炒股也為了降低軟銀對阿里巴巴的依賴,“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希望透過願景基金實現多元化投資。”
不過由於阿里巴巴股價增長過快,軟銀賣了 100 多億美元阿里股票之後,它所持有的阿里股票價值反而更高了。
一樣的方法救市,不一樣的結果今年 3 月,前景不明之時,孫正義接受《福布斯》採訪,說自己對 2019 年失利的反思僅限於戰術層面。“戰術上反思、戰略不變、願景也不變。”
孫正義排四兄弟老二。目睹念高中的哥哥為了維持生計退學後,孫正義決心做企業家,因為那樣 “才能爬上去”。家境改善後,商人父親教導孫正義不要把人生浪費在眼前的金錢上。孫正義後來解讀為 “必須有更遠大的目標”。
在美國讀完大學後,孫正義 1981 年回日本創辦軟銀,賣電腦軟體。1995 年軟銀上市,獲得豐厚資金的孫正義重回矽谷,以 1.08 億美元入股雅虎並佔 41% 股份。這是當時罕見的大投資。雅虎創始人楊致遠以為孫瘋了。
美國商界把孫正義當作新日本的典範。他英語流利、會自嘲、像美國人那樣握手而不是鞠躬。
“我的個人淨收入每週增加 100 億美元。有三天,我比蓋茨還富有,” 孫正義多年後回憶道。
僅靠一通電話就拿到軟銀 4 億美元投資的線上交易公司 E-Trade 創始人 Christos Cotsakos 乾脆稱孫正義為 “網際網路宇宙的主人”。
痴心於網際網路美好願景的投資人們視軟銀集團股票為行業標杆之一。但當網際網路泡沫破滅,投資者意識到許多試圖在網上銷售商品、企業服務和廣告的公司幾乎沒有賺錢的機會時,軟銀又跟著它們一起暴跌。
到 2002 年市場逐漸恢復平靜時,軟銀已經損失了 99% 的市值,從 1800 億美元降到了 20 億美元,它投資的 E-Trade 也很快破產。
除了沒炒股,孫正義當時的應對和今天沒什麼區別——停掉新投資、拋售資產,與此同時守住阿里巴巴的股票。堅持四年後,軟銀才擺脫虧損。
今年不同了,軟銀的反轉只用了不到 9 個月。
疫情對實體經濟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全球的央行們不得不全力刺激經濟,僅美聯儲就在三個月時間裡釋放超過 3 萬億美元資金。各國央行基準利率越降越低,甚至零利息,以鼓勵銀行放貸、企業借款。
Anlan Capital 執行董事陳達對《晚點 LatePost》表示,美國十年期國債近乎於無風險投資,但今年以來收益率已經跌破 1%,這導致投資人的錢只能流入股票市場,否則就是等著貶值。
無處可去的資金大部分流入股市,優先投資受疫情影響相對小的科技公司。
多數股票市場在 5 月至 6 月期間很快收復了先前大部分損失,並逐漸向上創新高。呈現出和現實世界截然相反的繁榮。12 月 4 日,隨著疫情在美國反彈,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首次超過 30000 點,標普 500 指數四天後創新高。
軟銀幾乎所有資產,不論阿里巴巴股票、願景基金風險投資,還是今年所買的股票都是科技領域。這些公司的業務沒有根本變化,但它們的價值都在快速上漲。
比如 Uber,經營狀況比疫情前更差,但它的價值卻比疫情前翻倍不止。
不過現在股價已經到了連孫正義也開始需要公開表達擔憂的地步。
月底,孫正義又在 Twitter 寫道,“好運之後總會有厄運降臨。重要的是在那個時候不要灰心。”
- F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