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譚建榮在2020數字創變者大會上透過影片發表演講時表示,我國的製造業發展經歷了機械化、電氣化、器械化等階段,目前向智慧化方向轉變,需要依靠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等技術,將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起來同步發展。此次大會由計世傳媒集團主辦,匯聚有關部委領導、企業領袖、行業專家,共商“十四五”即將開局之際的行業機遇,共繪“數字創變”未來圖景。譚建榮認為數字經濟的發展中有三大里程碑,一是從第三次浪潮到大資料;二是從數字地球到數字經濟;三是2016年G20峰會首次提出的《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與此同時,新一代資訊科技有四個顯著特點:一是由網際網路技術發展到物聯網技術;二是由虛擬現實技術發展到增強現實技術;三是由網格計算技術發展到雲計算技術;四是由機器學習技術發展到深度學習技術。技術的發展形成了幾個典型的交叉領域,包括智慧製造領域。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製造業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從整體來說,很多企業還處於產業鏈的中下端。譚建榮提出,製造業實現數字化轉型,需要透過五種方式。第一,智慧製造﹢創新設計。現在很多企業缺乏設計、創新能力,處於產品代加工的狀態,因此要用數字化的手段,透過創新設計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技術含量,透過智慧製造﹢創新設計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第二,智慧製造﹢工藝提升。一是將優秀的傳統工藝繼承下來,並且加以提升;二是過去很多勞動密集型的產品,現在已經轉為由機器人生產,需要重新設計、最佳化工藝流程。第三,智慧製造﹢強化質量。現在我們很多產品的質量與發達國家同類產品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在質量可靠性、可用性,使用壽命方面具有提升的空間。實現數字化轉型需要透過智慧製造、強化質量管理體系來解決質量問題。第四,智慧製造﹢延伸服務。製造服務業是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最好的融合點,製造業可以透過進行數字化服務的方式來實現轉型升級。數字化服務並不是把製造業變為服務業,而是透過數字化的手段為行業、市場及顧客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務。第五,智慧製造﹢拓展市場。企業可以透過大資料的分析找到、開拓及延伸市場。我們只有透過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企業實行數字化的轉型、升級,製造業及經濟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9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楊德龍:擁有優質股權才能實現財富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