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一帶一路”倡議是世紀工程,剛剛迎來六週歲。這個“幼兒”年紀不大卻已聲動全球,它在強烈影響中國的同時,也越來越明顯地影響著世界。整體而言,國內外對“一帶一路”的反應強烈而積極,但也不乏疑慮甚至反對。對於大國的重大外交決策來說,這很正常。但也表明,準確、有說服力地評判“一帶一路”,干係重大,也是中國國際戰略與外交研究者的職責所在。

全球性、長時段的外交頂層設計

外交頂層設計。中國“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的3大發展戰略是:“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後兩者主要針對國內,“一帶一路”建設主要針對國外。“一帶一路”建設以發展中國家為主要合作物件,但也逐步把與發達國家的合作納入其框架下,通過諒解備忘錄、第三方合作、小多邊機制、國際組織決議等方式推進落實。

共建“一帶一路”既是經濟合作,也是完善全球發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它對內助力中國夢的實現、對外致力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是“結伴不結盟”、“夥伴外交”等外交理念的表現方式,集中體現了中國長期奉行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這一外交原則。

“一帶一路”分為不同的層次:“一帶一路”倡議是新時代中國外交的頂層設計,“一帶一路”建設是新時代中國外交的服務物件。新時代的外交實踐必須整體上有利於“一帶一路”建設。

歷史地看,近代以前,中國的天下觀主要指涉亞歐大陸東部地區,歷代王朝很少關注其他地區,也沒有興趣提出這樣的全球性倡議;近代以來,面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內政外交的著力點在適應、救亡與發展,沒有能力提出這樣的倡議。以國家內部的持續穩定、改革開放以來綜合實力的迅速增長、發達國家經濟實力的相對衰弱等為客觀條件,中國才有可能提出“一帶一路”這個全球性、長時段的倡議。

160多國共建,成效超乎預期

迄今為止,已經有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其中有不少是對方國家主動提出的;包括聯合國在內的許多國際組織通過決議,支援“一帶一路”建設;各國精英階層人士,只要是關注中國者,多能就“一帶一路”發表自己的看法,對於“一帶一路”建設的功效尤其是在推動當地基礎設施建設上的作用多持肯定態度,認為國際發展機構與發達國家對這方面重視程度不夠,遠遠不能滿足需要。

一些國家甚至把“一帶一路”建設看做自身發展的重大機遇,並制定了相應的規劃,或將既有的發展規劃與“一帶一路”對接。“一帶一路”相關專案陸續建成後,已經讓東道國切實受益,並深切認同“要想富先修路”等中國經驗、中國方案。對“一帶一路”持保留乃至抵制態度的發達國家、發展中大國,有的逐漸改變觀點,通過具體專案合作、第三方合作等方式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一些發達國家一方面批評“一帶一路”,一方面又開始借鑑“一帶一路”的思路,強化對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援力度。“一帶一路”建設通過帶動貿易、投資、文化交流等,推動了東道國的經濟與社會發展。

對中國來說,“一帶一路”建設通過以東道國能接受的方式實現多重目標,主要是:強化雙邊關係、拓展國家利益、體現大國責任。

“一帶一路”倡議甫推出時,除了參與決策過程的學界人士,很少中國學者能精確把握其內涵與意義,包括筆者在內的一批學者將之視作“主要針對中國周邊非東部國家的一種中短期規劃”。現在看來,無論是“一帶一路”的內涵還是成就,都遠遠超過了這種預期。

當然,“一帶一路”有一個調整與充實的過程,現在依然在不斷完善中。這恰恰符合中國人的天下治理理念與行為方式。“摸著石頭過河”也是這種理念與方式的體現,改革開放的成效證明,這種“確定大方向後摸索前行”的策略是有效的。

支流與問題:挑戰日益凸顯

辯證法的精髓之一是:在看到主流與成就的同時,也要關注支流與問題。“一帶一路”建設在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也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其中一些是原先沒有估計到的。

對中國本身來說,以“坐二望一”的國內生產總值為物質基礎,不斷提升綜合國力,正日益接近世界舞臺中央,並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國家和平崛起等世界治理新理念。但中國還面臨進一步發展自身、實現國家統一、更好體現大國責任、進一步豐富在多邊框架下處理國際事務的經驗、如何在新常態下持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一系列挑戰。

中國以外,挑戰來自東道國與發達國家兩方面。東道國方面,對中國影響力擴大的疑慮、政局變動、民眾對專案的期待與誤解、西方媒體制造的“債務陷阱”輿論等都在影響著“一帶一路”建設,有些已經嚴重衝擊了合作專案的建設。發達國家與一些發展中大國擔心中國崛起影響到自己的利益與“勢力範圍”、懷疑“一帶一路”的意圖,因而不願意公開支援乃至阻礙“一帶一路”建設,某些國家甚至以種種手段制衡、打壓中國。凡此種種,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一帶一路”建設。

“大寫意”到“工筆畫”:實現可持續性

作為一項世紀工程,成功與否的衡量標準不是短期效果,而是長遠的成效與影響。因此,必須有效應對面臨的挑戰、以實現“一帶一路”建設的可持續性。為此,國家領導人提出,“一帶一路”建設應從前幾年著眼於謀篇佈局的“大寫意”階段,轉入精心設計施工、務求高品質完成的“工筆畫”階段。為實現上述目標,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強化對“一帶一路”的管理,以提高效益、化解風險。

為此,建議確定“一帶一路”建設相關投入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確定在不同東道國投入的上限;強化專案事前事後評估程式,加強監督作用;專案選擇上從“求量”向“求質”轉變,“寧缺毋濫”,為此不妨適當延緩某些專案的推進進度,有些高風險專案甚至可以暫時放棄,待條件成熟再開展。

其次,讓東道國減少疑慮、進一步理解與支援共建“一帶一路”。

為此,要更加尊重東道國的意願,使之在專案選擇、推進進度、資金來源上有更大的發言權,形成“東道國為主、中國為輔但保持否決權”的合作格局。不同國家對實現現代化的態度與需求不同,“中國速度”未必是其他國家所能適應的。東道國的“舒適度”應該得到進一步的尊重。

再次,把願意合作的發達國家當作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發揮其經驗、技術等優勢,強化雙邊合作機制並確定第三方合作的地區、國家、專案,紮實推進專案落地。

一些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大國不願意公開支援“一帶一路”,對此,中國不妨耐心等待,並尊重其“不談合作協議只談具體專案合作”的願望與心態。“以各種方式擴大朋友圈”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個環節。堅信中國“以開放心態追求合作共贏”的理念將會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認可。

總之,“一帶一路”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堪稱驚豔,假以時日,很有可能成為對世界影響最大的共和國外交決策之一。但所面臨的挑戰也日益凸顯。作為一項世紀工程,這是正常的,崛起中的中國有能力應對。為此,中國應保持定力,分類化解挑戰,以持續建設“一帶一路”助力中國夢的實現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四天一字漲停的新湖中寶,是什麼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