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2020年,一輪社群團購的新混戰開啟,各網際網路巨頭紛紛跑步進場。除去早就置身其中的十薈團、興盛優選、同程生活等第一梯隊老牌玩家,滴滴、美團、拼多多、蘇寧、京東等網際網路企業親自下場競逐。

市場如火如荼之時,卻迎來了一盆冷水。

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評,“社群團購:別隻惦記這幾捆白菜,科技創新更令人心潮澎湃”,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1日召開會議,會議要求,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將市場對資本入局社群團購而引發的“網際網路巨頭靠燒錢、低價搶佔市場奪走賣菜商販生計”的爭議擺到了大眾面前。

但社群團購真的是搶走小攤小販飯碗的洪水猛獸嗎?實際上,這非社群團購這一行業的初心。

這場關於社群團購的爭議,十薈團CEO陳郢就曾在今年7月的內部信裡提到:“十薈團要做消除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六穩六保的堅定執行者和貢獻者”。

這份內部信大概就是對如今這個熱議話題的最好回答:社群團購的誕生從來都不是為了摧毀,而是為了重構秩序、產生社會價值。

社群團購並非與普通民眾利益背道而馳

如今還算萌芽階段的社群團購,遠沒有達到、也不會達到大規模奪走菜販子生計的地步,其只是與大型連鎖超市一樣的消費渠道。

艾媒報告預計,2020年社群團購的市場規模將會實現翻番超過720億,這一數字與沃爾瑪(中國)去年822.8億的銷售額、以及去年411649億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相比,顯然還未能對大局產生影響。

再來看行業裡的第一梯隊玩家興盛優選和十薈團,前者用“預售+自提”模式,預售傳統夫妻便利店裡所沒有的商品;十薈團除了幫助門店引流、提高復購以外,目前覆蓋全國二十萬社群,為二十餘萬名團長創造了就業和增收機會。

也就是說,社群團購的初衷並非搶走小攤販生意,而是幫助團長(寶媽、門店)擴大業務範圍、提高復購、實現增收。

相比較而言,更讓外界詬病的應該是網際網路巨頭入局之後,靠燒錢補貼來迅速擴張、搶人等在網約車、外賣等行業中曾經上演的景象再度出現。

社群團購是否會如同曾經的風口行業一樣,在透過低價策略培養起使用者消費習慣之後再被巨頭把控、壟斷,這才是讓供應商、菜販子、消費者的擔憂所在。

但十薈團的誕生卻是透過重構傳統電商供應鏈來實現“普惠零售”和“消費平權”, 是兼具商業與民生雙重價值,同時注入人文理想的普惠專案。

2011年,陳郢就帶著“電商下鄉”的初心和團隊去蘇北農村開展公益扶貧。後來他以生鮮農產品為切入點,做起了農村電商,試圖完成幫助農產品“走”出去、外面的產品“引”進來的舉措。

2018年4月,從農村創業起家的陳郢,再次將目光瞄準2-5線城市,試圖做出一個普惠普通百姓的電商服務模式,也就是十薈團。

在經過兩年多商業模型的打磨,在今年7月,陳郢進一步提出“十薈團要做新基礎設施建設的受益者和貢獻者,要做消除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執行者和貢獻者”。

從陳郢的內部信來看,社群團購並非與普通民眾利益背道而馳,十薈團乃至其他社群團購企業的發展路徑應該是和時代程序一致的。

買菜關乎國計民生

社群團購並非是爭奪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買菜這件小事也關係國計民生。

今年年初疫情爆發,小攤小販閉攤謝客,但居民們日常的買菜需求成了難題,社群團購這一模式十分適合疫情的特殊要求。

在疫情期間,十薈團武漢地區運營的同事們經常收到一些團長的詢問“什麼時候開團?家裡沒米下鍋了,現在只能用榨菜下飯了”之類的資訊,當時十薈團提出了兩個目標:“讓百姓能夠在家中用新鮮的食材做一頓熱騰騰的飯”、“無接觸配送,讓市民不必出小區”, 要舉全力保障供應、品質、價格和履約。

其主動聯絡果蔬基地解決滯銷問題,但想要把菜送到消費者手中也很不容易,武漢的車輛出不來,十薈團調動周邊城市的運輸力量,馳援武漢。疫情期間物流成本漲激增,而十薈團透過規模和技術優勢打下了菜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切實地保障了武漢市民的民生物資供應。

疫情期間的銷售比年前翻了五六倍、覆蓋了武漢絕大部分社群,員工每天的工作時間都要在15小時以上,困了就直接睡在車上和倉庫裡,員工們不敢回家,就在公司裡輪流做飯開火。

在武漢政府調配公交車、軍車配合等幫助下,十薈團在保證員工、團長、志願者安全的基本條件後,保障了生鮮商品和抗疫物資的供應,扛起了其作為一個民生企業的社會責任,還因此被武漢政府推薦為重點民生保供企業。

再把視線放至這一普惠的電商模式上。

在上游,十薈團幫助產地打通了新的銷售渠道。打破了正產≠增收的難題。在商品流通鏈條裡,其透過資料化建設和規模效應做到提本降效,大幅壓縮履約成本。據瞭解,十薈團透過供應鏈的不斷打磨和精細化運營,已經把每單的履約成本下降到了極低的標準。

“十薈團的企業宗旨就是讓普通老百姓得到實惠,讓百姓的日常消費價格,下降10-15%。”陳郢曾在內部信中提到。

社群團購不僅僅是一門賣菜的生意,更是解決人民群眾最直接利益問題的方式。在無形之中,十薈團已經透過商業的形式,在複雜的時代局勢下促進社會穩定。

社群團購應是新基建的建設者

如今,陳郢的創業初衷已經成為了十薈團企業的願景和使命。而在時代背景下,十薈團對於自身發展的思考也迎來了一次跨越式升級。

疫情培養了市場的消費習慣,十薈團在踐行社會責任時意外收穫了一次難得的機遇。經此一役,十薈團原先從商業、行業、企業和個人的角度去思考和規劃未來,如今開始把自己置身於更宏大的時代背景、更長遠的事業發展進行思考。

在今年7月陳郢的演講中,提出了十薈團在“六保六穩”中應該發揮的作用,強化了十薈團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感,即順應時代潮流、顧全大局,更好地服務好社會大眾,透過自己的力量在世界格局變幻莫測、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當下,做一個推動者和親歷者。

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十薈團已經在逐步實現這一利國、利民、利己的事。

在傳統模式裡,商品在農戶、基地、一級批發市場、二級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門店這五個環節裡的流通幾乎只產生了差價,沒有對陳舊的交易方式產生影響、也沒有拉動基礎設施的建設——政府的投資無法拉動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但商業行為可以激發行業活力。

陳郢曾經提到,在接下來的3年裡十薈團將建設新一代的生鮮物流網和300萬個具有生鮮履約能力的團購自提點——也就是說,十薈團在未來三年裡其起碼創造300萬個團長崗位,300萬個家庭從中得益。

十薈團直接創造了數千個就業崗位,還透過產業鏈的帶動效應,在後端的倉儲、物流等方面解決了十餘萬人的就業問題,透過在疫情期間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促進了社會穩定。另一方面,在打造網格倉、中心倉等環節時,加盟的方式可以有效調動民間資本加入,加速新基建發展。

以十薈團的二級倉配送體系為例,其平均每單配送成本可以壓縮到幾毛錢,在每個環節創造收益的同時,還保證了商品的快速流轉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保民生、保就業、保增長、保投資,十薈團已經走在了做“六穩六保”的時代尖兵這一條順應時代潮流的道路上。

12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2020手機行業回顧:三大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