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節如期而至
以 “創新創業實踐者 奮力追夢新時代”為主題,由廈門總商會、臺北市商業會和金門縣商業會聯合主辦的“2019中國(廈門)商人節”慶祝活動於11月1日在廈門舉行。
此次商人節將繼續打造成傳承商道文化、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兩岸經貿文化交流的平臺,成為海內外華商了解“一帶一路”倡議和自貿區建設的重要視窗,促進商界加強合作,營造全社會尊商重商的價值取向,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
據悉,“2019中國(廈門)商人節”主體活動由“新中國成立70週年·商會115週年暨‘創新創業實踐者 奮力追夢新時代——2019中國(廈門)商人節’大會”和“2019中國(廈門)商人節——會員企業文藝匯演”組成。
此外,還將陸續舉辦中國(廈門)商人節惠民活動(在中山路及中華城商圈開展商人節主題惠市活動)、2019年廈門家政節、“中綠杯”廈門總商會會員企業乒乓球比賽、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暨2019中國(廈門)商人節合唱節、泉舜·2019中國(廈門)商人節兩岸企業家聯誼賽等豐富多彩的配套活動、海內外華商暨“海絲”城市商會(廈門)聯盟2019座談交流會。
商人節由來已久
福建人素有經商的因子存在,有道是“自古閩商多善賈”“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閩商”,早在唐宋時期,閩商便是闖蕩全球的重要商幫,創造了財富同時也創造了精神食糧。
到了近現代,面對“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現實困境,素來有“少年不打拼,老來無名聲”、“輸人不輸陣,輸陣歹看面”等說法的福建沿海一帶率先打破現狀,在經商傳統的影響下,辦起了企業當起了老闆,開拓了商業格局。
然而,商人地位低下這一現實問題仍對閩商有諸多困擾,尤其是隨著經商步伐的全球化,他們更是想要打破這一束縛。
1946年11月1日,時任廈門商會理事長嚴焰代表廈門市商會出席第一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時,提出《規定商人節日以加強商運案》,提議將開會當天11月1日定為商人節。大會期間,這一提議也被拿出多番討論,最後一致通過將每年的11月1日定為“商人節”。
1947年11月1日,首屆商人節慶祝活動在廈門舉行。隨後,“商人節”的影響擴充套件到福建省外,來到了與福建僅為一水之隔的鄰居臺灣。
與臺灣地區延續至今仍每年慶祝“商人節”不同的是,雖說是廈門率先提出並舉辦“商人節”,但在1947年至1948年在大陸連續舉辦兩屆之後便止步了,這一停辦便是長達65年的時間。
直至2014年,“商人節”又被重新提起。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廈門總商會報送的《關於設立“商人節”的提案》得到了全國工商聯的重視。終於在2015年,暌違66載的“商人節”在廈門總商會與臺北市商業會聯合舉辦下重新啟航。
作為“商人節”的見證者,柯希平表示,“中國(廈門)商人節”舉辦的初衷正是要強化海峽兩岸企業家在市場經濟中的主體地位意識,提升企業家社會責任及自身價值的認同,凝聚華商力量,弘揚商道精神,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讚許。
廈門是緣起之地
作為“商人節”的緣起之地,廈門在改革開放的歷史程序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中國有那麼多城市,“商人節”緣何會在廈門誕生?這或許是因為廈門有著悠久的商道歷史,一批批“愛拼敢贏、敢為人先”的民營企業家披荊斬棘、以無畏的創新創業精神,去探索、去發現、去創造,為廈門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
這之中,陳嘉庚等老一輩企業家的奮鬥尤為重要。提及廈門商界,就不得不說嘉庚精神,這一精神一直鼓勵和引導著企業家前行。
成立於1904年的廈門總商會亦是一部廈門商人實業興國反哺社會的百年史,在每個歷史階段,廈門總商會始終如一地凝聚商界力量,為廈門乃至福建的經濟社會發展發揮著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在今天,廈門商界也願意承擔起歷史賦予的傳承千年中華商道,凝聚全球華商感情的使命和責任。
“商人節”緣起於廈門,傳承於臺灣,植根於兩岸,最終努力將兩岸的“商人節”發展成中華民族全球華商的“商人節”。“商人節”的舉辦,對提升尊商重商社會氛圍有著重要作用,也能加強商人的經商自豪感。
士農工商自古代流傳而來,從古代人的態度中也可窺見,古代一貫輕商而重農,這與封建王朝“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是分不開的。著名經濟學家哈耶克認為,東西方的早期文明都是重農輕商,對商業的厭惡是一個共同的早期傳統。由此可見,商人在古代的地位極其低下。
但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以及文明的開放,商人的地位也逐漸提升,尤其是到了現代,中國可謂是“十億人民九億商”,商人打了一場翻身仗,地位得到了肯定,不再被福斯所輕視。
改革開放以來,一大批企業家在市場競爭中迅速成長,是經濟活動的重要主體。正所謂“民無商不活,國無商不興”,企業家的發展為積累社會財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增強綜合國力作出了重要貢獻,因而也越來越受到肯定。
“尊商、愛商、扶商、護商”的系列舉動和氛圍,向全社會昭示,中國企業的新時代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