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威海如何實現高品質的精緻發展?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如何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怎樣增強?10月31日,2019中國威海·國際英才創新創業大會開幕。中外院士、中國傑出工程師獎獲得者等“最強大腦”雲集,共赴這場“英才之約”,奏響了威海高品質發展的交響曲。

威海擁有好上加好的發展空間

中國工程院院士 江歡成

“可歌可泣的歷史文化,如詩如畫的環境美景,文化科技讓人激動,提升威海地位打造精緻城市。”中國工程院院士江歡成說,這四句話是他親自為威海而寫,因為在他眼裡,威海不但是一座擁有千年歷史的文化名城,還是一個孕育人才、吸引人才的“寶地”,擁有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

作為第一次科學大會獎獲得者、東方明珠塔的設計總負責人,江歡成無疑是業內大咖,對城市發展更是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此次威海之行,“有備而來”的江歡成表示:“建設精緻城市,就要把挖掘歷史文化和新時代科技創新,作為兩個輪子來驅動,用文化+科技的方式來提升城市地位。”

除了建言獻策,江歡成也為威海帶來了“禮物”——理念超前的“空中城鎮”規劃。“所謂‘空中城鎮’,就是向天借地,用‘搭橋’的方式來造建築。”江歡成說,威海的山區建設適合發展這樣的“空中城鎮”,把山的美景利用起來,還能將其做成一個產業,甚至是一個品牌,讓城市更加精緻。

“威海現在的發展很好,但我希望威海的未來能越來越好,因為威海有這個發展潛力和好上加好的發展空間。”江歡成的話語裡,滿含著對威海發展的肯定與期待。

威海存在著很多吸引人才的可能性

中國工程院院士 倪維斗

“威海三面環海,天然環境很好,是座非常漂亮的城市,產業發展也應該走向精細、精緻,未來將大有可為。”初識威海,精緻的城市給倪維斗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倪維斗看來,威海“渾身”散發著吸引人才的“光芒”:海洋工程、醫藥工程、電子工程等的產業發展,為人才提供了幹事創業的舞臺;政府給予的人才政策、資金投入等又為人才解決了後顧之憂。“希望威海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充分展示出威海的城市亮點,讓更多人才了解威海優越創業條件,吸引他們來威海,最終留在威海創新創業。”倪維斗說。

同時,倪維斗也表示,威海需要主動借鑑學習其他省市的好經驗、好做法,有目的地從國內外招聘引進一批管理、技術等專業人才,以人才集聚帶動城市發展。

針對能源系統發展的問題,倪維斗從專業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針對實際問題,我們應該紮紮實實開展基礎性研究,在充分研究的基礎上做好頂層設計,多聽聽各個方面專家學者的意見,精當規劃,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

潛力股要有新思路

中國科學院院士 劉嘉麒

“威海是我的舊相識,這裡讓我覺得親切。”提到威海,來過威海數次的劉嘉麒臉上滿是笑意。與威海的深厚情感讓從事科學技術研究的劉嘉麒,願意助威海科技和經濟進步一臂之力。

在劉嘉麒看來,威海是個“潛力股”,他表示,宜人的生態氣候環境讓威海足夠吸引人,此外,得天獨厚的區位位置和良好的社會氛圍也是威海的“加分項”。

“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在明確城市發展定位的基礎上,威海的視野可以再拓寬一點。”為此,劉嘉麒暢談了威海發展的“新思路”——黃海經濟圈的構想。劉嘉麒表示,威海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要站在巨集觀的國際經濟圈的角度促進發展,加強多方合作,聯動起環黃海經濟圈,搞活與他國間的貿易往來。

“我多次受邀來威海蔘加人才交流活動,威海足夠重視招才引智工作,也吸引了不少人才。”提起“英創會”,劉嘉麒認為,“務實和成效”是人才對接活動需要恪守的價值追求,他建議探尋更有效的方式促進人才企業間的精準對接,將專家學者對威海的建議落到實處,讓對接活動取得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

期待更多新想法在威海落地生根

烏克蘭科學院院士 安德烈·比羅什茨基

“終於如願以償來到威海。”從烏克蘭到威海,安德烈·比羅什茨基一路保持興奮狀態。半年前,威海市政府代表團訪問烏克蘭時,安德烈·比羅什茨基便對威海之行有所期待,城市的精美建築、浪漫海灘、悠長海岸線以及威海人臉上洋溢的真誠微笑,都令他感受到了威海由內而外散發的活力。

在“英創會”現場,安德烈·比羅什茨基說:“英創會的氛圍讓我受到觸動,威海對科技和創新的開放態度讓我欣喜。”在他看來,威海正在努力打造吸引全球頂級科學家專家前來創新創業的環境,這符合威海精緻城市發展戰略,相信專家學者們的思想將在威海開花結果。

“我觀察到威海具有很多產業園,我認為,產業園的關鍵不止在於資金規模,更關鍵的是吸引頂尖人才。”安德烈·比羅什茨基建議,威海注重對人才的投資,通過科學定向和產業定位,尋找一個科技成果成功轉化的模式,讓新想法在威海落地生根,促進產業鏈發展。

在安德烈·比羅什茨基看來,威海是一個重視人才且有發展前景的城市,而他此行,正是要尋找與威海高校學術交流的可能性,與威海聯合開展科研,共同培養高素質人才。安德烈·比羅什茨基激動地說:“我希望在威海建立自己的實驗室,為威海和烏克蘭兩地間的學術交流與科研發展作出貢獻。”

“這是我最寶貴的物品”

烏克蘭工程院院士 科爾圖諾夫•維亞切斯拉夫

在2019中國威海·國際英才創新創業大會現場,烏克蘭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榮譽教授科爾圖諾夫•維亞切斯拉夫尤其顯眼,一枚“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紀念章別在胸前衣服上,“我很愛中國,這是我最寶貴的物品。”

科爾圖諾夫•維亞切斯拉夫算得上是一個“中國通”,不僅在中國很多城市留下過足跡,還頗有研究。“一大圈轉下來,最喜歡威海。”他說,這份偏愛是因為威海和自己的家鄉烏克蘭哈爾科夫,有很多相似之處,每次到威海都有回家的感覺。藉著這份親切,科爾圖諾夫•維亞切斯拉夫“回”威海的次數越來越多,活動也是五花八門:參加過2017中國威海·國際英才創新創業大會,“客串”過威海職業學院的老師……

這次“回家”,科爾圖諾夫•維亞切斯拉夫沒有“空手”,會議期間,他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簽約無人機專案。面對採訪,他羞赧地說,相比付出,威海給他的回報更多。“我原來在學術交流的範圍只侷限於本學校範圍內,自參加英創會後,得以和世界各地專家建立聯絡,並且在後續還進行了深入交流,得到雙贏。”

精緻威海要具備創造力

以色列高科技孵化器邁克爾多有限公司CEO 蓋彼·沃金森

“來威海就像回家。”蓋彼·沃金森用形象的比喻道出了威海帶給他的感受。在蓋彼·沃金森心中,威海是一座與以色列特拉維夫同樣富於魅力的城市。

提到威海的精緻城市建設,蓋彼·沃金森說:“創造力對精緻城市是必要的,而打造完善的科技成果孵化器平臺是激發城市創造力的鑰匙。”蓋彼·沃金森表示,從靈感產生到專案落地,孵化器在這一神奇過程中扮演“催化劑”的作用,孵化器的作用是讓知識產業化。

蓋彼·沃金森建議威海在打造孵化器平臺上多費腦筋、多下工夫。他表示,孵化器平臺的目標不僅僅在於對接企業和社會的當前技術需求,更要具備前瞻性思維,關注中國以及世界範圍內的趨勢,為未來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產業發展提供解決方案,而這便是創新的力量。蓋彼·沃金森還認為,可持續性和責任感是打造孵化器平臺過程中需要持續關注的價值,城市科技創造力提升的意義還在於為下一代人打造更好的生活環境。

此次來威海,蓋彼·沃金森和眾多以色列醫療器械企業代表同行,並計劃與威高集團展開合作。蓋彼·沃金森說:“威海是一個絕佳的合作選擇,希望雙方合作能帶來持續性發展,為威海創造更好的未來。”

現場支招企業發展

中國傑出工程師獎獲得者、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技術帶頭人 汪少朋

“在威海,我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啊。”中國傑出工程師獎獲得者汪少朋長期從事聚合物合成研究,屬於重化工方向,而威海生態立市,堅持綠色發展,所以並無契合點。

其實,這個結果在汪少朋意料之中。此次威海之行,他是做過“功課”的,自然提前就已知道威海的產業現狀以及佈局。不過,2019中國威海·國際英才創新創業大會主題,就是讓企業與國內外高階人才實現對接,“我作為中國傑出工程師獎獲得者,有責任為地方發展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帶著這份責任,汪少朋走進了海王旋流器、安然奈米等部分企業。一邊是急於為企業出謀劃策的高階人才,一邊是面對生產一線的研發難題,急於尋求解決方案的企業,在這場“技術”與“需求”面對面對接的“相親大會”中,一拍即合。

面對企業的需求,汪少朋將多年來產業發展研究的經驗、體會娓娓道來,還把一些已經成熟的經驗一股腦的和盤托出,“對企業來說,國內和誰合作更有利於發展,哪些事需要企業自己做,哪些事可以委託給其他人做,這些似乎是小事,但卻是企業良性發展的大事。”

為威海“畫”出更多幅“風景畫”

中國傑出工程師獎獲得者、中國玻璃控股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總工 劉起英

呼吸著熟悉的海風,劉起英相逢了威海的又一個秋天。“威海是我的‘老朋友’。從1995年開始至今,足足陪伴了我24年,早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威海,不僅有劉起英任職中玻控股所佈局的生產基地,更是劉起英創業打拼的地方,承載著她曾經的夢想。正因如此,無論身處各地,她都希望通過自身努力,讓威海變得更加美好。

今年,劉起英喜事連連。中國玻璃控股有限公司(威海)順利改造了一條生產線,產品已經實現量化生產,距離給薄膜太陽能電池做發電玻璃基板的產品目標又進了一步,這也意味著威海中玻可以為威海貢獻更多清潔能源。

“威海的青山綠水配上清潔能源,這該會是一幅多美的風景畫吶。”劉起英說,玻璃雖然是傳統產業,但是通過技術創新、轉型升級,也可以成為新能源技術產業。目前,威海已經出臺不少政策,對企業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支援,為高新技術產業在威海生根開花培植出適宜生長的土壤,這讓她信心倍增。

對威海未來的發展,劉起英建議,可以將發展導向進一步引向新能源、新材料,出臺更多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相關領域高階人才入駐,將來為威海“畫”出更多幅風景畫。

“先頭部隊”踩點威海尋合作

中國傑出工程師獎獲得者、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石油化工技術中心主任 林民

“我是我們團隊派出來的‘先頭部隊’,主要任務就是‘踩點’。”中國傑出工程師獎獲得者林民幽默的為採訪做了開場白。

林民長期從事催化氧化新材料開發與應用研究,和威海的產業發展暫時沒有融合之處,但是面對2019中國威海·國際英才創新創業大會的邀請,他依然赴約。此舉並非固執,反倒有很多理由“撐腰”:威海良好的環境已經成為金字招牌,這樣的環境必然會催生出更多的創新靈感;威海七大千億級產業發展勢頭良好,這個“巢”,勢必會實現“引鳳”的效果,國內外人才將源源不斷的被吸引而來;威海為各方面人才“量身定製”出臺了很多政策。“我來威海,是天時地利人和促成的。”林民說,這次來威海,就是要尋找和威海合作的可能性。

為了完成“任務”,林民下足了功夫。他將會場內的資料全部認真收集,並且全程記錄了威海產業佈局、發展等內容,“我們研究團隊中,還有很多領域的專家,我把威海的情況了解清楚後,回去和團隊人員商量,結合威海的實際,尋找合作方向。”

精緻城市需要多元素交匯

中國傑出工程師獎獲得者、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吳浩

“雖然是第一次來威海,但威海人幹事創業的熱情已深深打動了我。”雖然滿身風塵,吳浩卻興致盎然,打算和威海來一場更親密的“約會”。

在威短短几日,吳浩對威海的科技、產業水平有了初步了解。他認為,眼下,威海打造的七大千億級產業叢集,整體規劃的科學性、可諮詢性強。實際操作中,威海也能為入駐的企業提供生活、基礎設施方面完善的配套服務,更能使企業安心地留下來,進行科技研發、成果轉化。

實現產業的高品質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而“築巢引鳳”為人才打造優質的生活環境,是建設精緻城市的不二之選。

“威海打造精緻城市,可以瞄準小而精、小而美,讓精緻城市的藍圖和城市佈局、地理位置吻合。”吳浩認為,建設中要重點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引進智慧化、無人化的智慧操控體系,比如威海正在試點的智慧化公廁,這些高科技而富有人情味的設計,就能體現城市的精緻。

想打造產業、人才、政府等多方共贏的精緻城市,僅靠打造硬體是不夠的,創新政策、營商環境、真情服務缺一不可。在這一方面,吳浩建議,威海可以對標新加坡的成熟做法,智慧化、無人化、智慧操控體系的基礎設施建設,走出一條自己的國際化精緻發展之路。

“政府愛才,是我們合作的最大底氣”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機器人技術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孫立寧

孫立寧來威海兩天時間,就切身感受到了這個城市的愛才程度:大會上請來了幾十位國內外知名院士和專家、會議現場宣讀了很多有特色的政策。

兩天內,孫立寧一直沒有停下忙碌的身影,雖然來過威海多次,但是這次卻有了不同的目的。這次“英創會”的所見所聞,不斷重新整理著他對威海的認識與了解,讓他看到了威海在創新創業與人才引進方面煥發的蓬勃生機。“在這裡,到處釋放著求賢若渴、珍惜人才的真情實意,藉此契機,我們將同威海的相關企業建立更多聯絡,開展更多交流合作。”

作為中國機器人領域的專家,孫立寧受聘為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智創新技術研究院院長,已同經區建立了機器人與智慧製造軟體平臺的合作意向,將對接引進若干個專案,同時帶領幾個相關團隊入駐威海。

針對未來的合作,孫立寧很是期待。“威海政府能夠繼續加強創新平臺的可持續發展,這不就是我最大的底氣嘛。”

“威海為我們創造了專心創業的大環境”

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文亞

“威海為創新創業者提供的環境太好了。”自2013年以來,在一次次的學術會議、產業園區觀摩中,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文亞對威海隨著了解逐漸深入,這座城市對他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

與威海“日久生情”的李文亞,在此次“英創會”期間,便與碳纖維產業園內的山東碳垣奈米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簽約,雙方即將在碳奈米纖維及金屬材料的製備方面展開合作。

李文亞表示,威海有著自己獨特的經濟特色,在海洋產業、新材料產業等方面潛力十足。目前威海在碳材料、奈米、生物材料等新材料及新材料相應的新技術發展得很好,符合環保、節能的發展方向,對助推經濟高品質發展是有很大促進作用的,應該進一步加大力度繼續推動,取得新突破。

“英創會”作為威海市打造的常態化、國際性招才引智平臺,吸引了一大批高層次人才匯聚。李文亞認為,這不僅為專家們互相交流提供了機會,也讓更多人了解威海。

談及威海的營商環境,李文亞讚不絕口:“在政策上,威海給予了創業者從稅收到具體場地等一系列的實質性支援。產業園區的建設,也讓更多優質資源、高層次人才匯聚,形成了叢集效應。這都給我們創造了一個專心創業的大環境,相信會有更多的人選擇在威海進行產業成果的轉化。”

把更多農業高新技術成果推廣到威海

加拿大專家、鄭州國千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亮

赴樣板片區實地考察;作《土壤治理與現代農業》主題演講;為威海的農業企業、家庭農場發展把脈問診,進行專業指導,開展對接合作……加拿大專家、鄭州國千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亮的這一次威海之行絕對可以用忙碌來形容,但就算這樣的“連軸轉”,他還是主動為自己增加了“工作量”,本來在“網際網路賦能鄉村振興專家行”活動中既定的十分鐘演講,興酣之下,足足延長到20分鐘。對威海,張亮有太多的話想要表達。

“我的研究與產業化方向主要是土壤的修復與治理、土壤中農藥殘留的治理以及生物質材料的綜合利用,當前,威海正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們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 就在30日,“網際網路賦能鄉村振興專家行”隊伍分赴臨港、文登、乳山多個農業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在金頤陽藥業有限公司,張亮和企業負責人一番交流之下,相談甚歡,已經約定了再考察。

10月31日,登上演講臺,張亮正式獲聘成為威海“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服務大使”,展望未來,他愈發信心滿懷:“相信在進一步的溝通對接下,我們將有機會把更多農業高新技術成果推廣到威海。”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淘集集自救最新進展:接入支付寶清算平臺 將向商家抽取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