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共享經濟的潮起潮落很好地證明了一個觀點:今天的熱點不一定是明天的爆點。

近年來,野蠻生長的共享概念似乎成了一個啥都能裝的籮筐,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等等,各種各樣的共享產品層出不窮。大量追求短期利益的資本相繼湧入,使得共享經濟成為當時最熱的投資賽道,多個共享經濟企業信誓旦旦要成長為百億估值的獨角獸。

受得起多大的讚美,就得經得住多大的質疑。今天,在各種“偽共享”概念的泡沫崩裂之後,大多數共享經濟企業已經殘局難下,艱難走上自救的道路。

共享經濟真的已經走到盡頭了嗎?

昨天投資熱起來

2012年至今,共享經濟在短短七年的時間裡上演了一出又一出驚心動魄的資本大戲。

2012年7月,滴滴打車成立。此後三年,滴滴與快的10億元的補貼大戰讓網約車一度成為創投圈最大的寵兒。2015年兩家公司宣佈合併,隨後滴滴打車正式更名為滴滴出行。

2016年,政府開始在戰略層面積極推動共享經濟的發展。此後,以摩拜、ofo為代表的共享單車,頂著共享經濟的光環一路高歌猛進。

……

共享經濟是由美國的社會學教授馬科斯·費爾遜和瓊·斯潘思於1978年在其學術論文中提出的概念,主要思想是,通過第三方提供一個以資訊科技為基礎的交易平臺,將閒置的資源(如住房、汽車等)以出借或者出租的方式讓渡給使用者,優化資源配置,獲得相應回報的經濟模式。

蘇寧金融研究院見習研究員施旭健認為,這種新經濟模式在2008年後快速發展,主要歸於兩方面的原因:一是金融危機後的巨集觀環境,二是雲端計算、大資料、移動支付等技術的進步。

愉悅資本創始合夥人李瀟認為,共享經濟在中國興起跟兩點革新相關:一是供給側改革,包括高運營槓桿、供給模式改變、提供新的體驗等;二是交易平臺的產生,無論是國外的Airbnb、Uber,還是國內的滴滴、摩拜等,實際上都是一個巨大的交易平臺。在這個交易平臺上,平臺可以通過資料和演算法把變化多樣的供給和需求進行快速聯絡和匹配,從而大大提高使用者體驗。

“如果你共享的東西僅僅就是往這兒一放,使用者只是過來掃一下,付個錢,用完就走了,不需要匹配使用者與資源,那就是一個簡單的租賃生意。”

共享經濟的蛋糕是巨大的,想要吃蛋糕的人也相當多。近三四年來,中國共享經濟專案融資的增長速度世界罕見。

國家資訊中心統計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達3.45萬億元,同比增長103%,這一增速位居全球之冠。騰訊研究院《2016-2017分享經濟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在風投等資本市場的助力下,中國共享經濟獨角獸和準獨角獸累計估值達6125億元。共享經濟企業成立時間平均2年以上,天使輪及A輪獲投佔比八成。

今天“漲”聲響起來

2019年,共享經濟開始了漲價熱潮。

5月,摩拜單車上海宣佈漲價,起步1元,超過15分鐘後每一刻鐘收取0.5元。7月,摩拜單車深圳宣佈再次調整計價方式,使用者騎行一小時需2.5元。10月9日,摩拜單車調整北京使用者的計價方式:騎行30分鐘以內收費1.5元,騎行超30分鐘,每30分鐘收費1.5元。

除了摩拜單車,還有多個共享單車品牌集體漲價,從北上廣深波及至二、三線城市,部分地區的收費標準已高於當地城市公交、地鐵票價。

與此同時,共享充電寶作為共享經濟的另一個範本,也迎來了一元終結時代。根據多家媒體9月報道,一線城市核心商圈的共享充電寶已上漲價到3~4元/小時,最高每小時收費8元,甚至遇到了12元/小時的共享充電寶。

在一片漲價聲中,共享經濟再次受到關注。

有行業觀察家認為,此番漲價更多是基於共享經濟的發展迎來了瓶頸時刻:隨著競爭的出現,資本以補貼和免費為主要武器來爭奪市場,雖在早期可以奪得眼球效應獲得發展,但長期來看,乃是透支行業發展機會,所以增加使用者的使用成本是其必要的續命手段。

一直以來就有觀點質疑,中國式共享經濟的本質,不過是一場資本的盛宴,整個市場的效率不是以“共享”為目的,而是異化為了以“壟斷”為目的。金沙江創投合夥人朱嘯虎就曾直言,共享經濟關鍵是要能賺錢。網際網路唯快不破,投資人最關心的是三點:第一,這是不是普通使用者高頻剛需點;第二,商業模式到底成不成立;第三能不能快速、大規模地佔領市場。

“任何企業都必須以盈利為目的,如果你的目的只有便民,那就去做公益,企業就是要賺錢。”在一位投資人看來,任何投資專案如果違背了商業的本質,就只能曇花一現。共享專案也是如此,不能為了“共享”而共享,“經濟”才是其可持續發展的根本。

在豐元資本創始合夥人吳軍看來,共享經濟真正的目的既不是為了使用者省錢,也不是幫助大家將手中的閒置資源變現,而是要更多地使用資源,必要的時候甚至要製造資源。“舊金山是比較早用Uber的城市。它最開始說,要幫助大家解決交通擁堵的問題,後來大家發現,有了這些共享車以後,舊金山的交通更擁堵了。為什麼呢?原先不出門的,現在全都出門了。”

明天何去何從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現在,友友用車、途歌、EZZY、麻瓜出行等相繼遇到了經營問題,滴滴的開車司機們也開始逐漸職業化。“領騎者”摩拜找到了委身巨頭美團,ofo則在新一輪的融資受阻後,沒能逃過使用者排隊退押金的宿命。共享充電寶行業頭部玩家雖然都已經實現了盈利,卻被微博網友吐槽,失了民心。

在蘇寧金融研究院見習研究員施旭健看來,共享經濟企業的成敗,有兩點因素起了決定性作用:

一是辨別需求的真偽。市場的需求是否真實存在,一直是共享經濟輿論的焦點。大部分使用者很多時候並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企業必須要在使用者調研中去偽存真,發現使用者的真需求。

“從人性的角度來分析是真需求還是偽需求更容易接近真相,發現本質。從人類歷史演變角度來看,荷爾蒙、對美和長壽的追求、厭惡焦慮、通過社交獲得尊重與認可都是亙古不變的真需求。另外,辨別需求品質還有一條很關鍵的標準——需求的頻次。”

對此,IT觀察者張賀飛也認為,大多數商業模式創新,都要經歷人性的考驗,創業者不應該高估使用者的人性,消費者不應該低估企業作惡的衝動,同時不應該被小覷的還有資本的貪婪,只有看到了人性的善與惡,才能在產品設計、戰略方向上一一規避。

二是產品是否具有網路效應,這是檢驗一家網際網路公司護城河深度的重要指標。對於共享經濟而言,需要考量兩個方面的網路效應——供給端與需求端。

熊貓資本合夥人樑維弘認為,連線和資源的流動性這兩點最終決定了共享經濟的交易成果和交易效率。“顆粒度小、流動性好才能造成成本非常低、效率非常高。共享經濟這個生意模式不成立,肯定是它的成本太高了,或者它的效率太低。”

熊貓資本將共享經濟的模型歸納為兩種:以C2C為代表1.0模型,以及B2C為代表的2.0模型。

共享經濟1.0模型有三大特徵:高頻需求、相對標準、需求缺口。問題在於,一是服務品質不恆定,使用者在體驗上有很大問題;二是傳統C2C共享(以滴滴為代表)實質上沒有完成成本結構的優化;三是隨著C2C模式的不斷髮展和完善,以C為主的供給會出現短缺。

“共享1.0模型中,共享的商品大部分需要伴隨人的服務,一個標準的產品加上一個無法標準化的服務提供者。解決問題的思路在B2C。使用者不再承擔保有成本,而是由B端提供優秀的產品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多元需求。”

熊貓資本認為,B2C將是共享經濟的未來。B2C模式的優點:一是產品的標準化,帶來更大的網路效應;二是人的服務很難標準化。

在B2C模型中,B端提供的產品能夠去除人的因素。“當企業只有自己擁有產品,標準和管理才會更優更高效。共享經濟1.0向2.0進化的趨勢不可阻擋。”

《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2019)》顯示,2018年中國共享經濟交易規模29420億元,比上年增長41.6%。其中,在網約車、外賣、住宿、醫療各個領域,滲透率都在50%以下,投資前景依然很大。

施旭健認為,中國的共享經濟市場正處於快速成長當中,有以下兩個問題急需解決:一是需要第三方徵信系統接入共享經濟平臺,二是需要建設一個強大的資本市場來為新興企業融資。

延展閱讀

共享充電寶能否贏得未來?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wifi和電池是兩大剛需,後者也是共享充電寶行業發展的關鍵。

根據Trustdata《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行業發展分析簡報》顯示,今年以來共享充電市場總體實現了穩步增長,截至今年6月,國內充電寶市場使用者規模已達到1.33億。信用支付也在加快降低共享充電寶的使用門檻,2019年共享充電寶信用免押金訂單佔比已達到95.4%。

街電科技、小電科技、怪獸充電、來電科技這四家公司的市場佔有率達到近97%。其中,街電市場份額28.6%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然後是小電27.0%,怪獸充電25.1%,來電15.6%。

5G時代的到來,將給手機電池的續航能力帶來非常巨大的挑戰。有業內人士表示,5G手機的耗電量是4G手機的兩倍以上,這是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手機都無法承受的,這也讓共享充電寶專案在未來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此外,懶人經濟也為共享充電寶的逆襲提供了有利條件。“對於共享充電Bora說,我其實一直也是持質疑態度,因為其產生的服務訴求很多時候是個人完全可以解決的。”在科技觀察者龍飛看來,現在滋長出如此多的使用者群體,其背後更多的是“懶人經濟”的驅動。公開資料顯示,中國7億戶手機使用者中,60%在三線城市,60%有第二次充電需求,70%外出時不帶充電線和充電寶。

“同樣是一杯可樂,不同地方不同價格,就是因為場景不同,價格不同,共享充電寶能夠漲價道理是一樣的,說得更直白點,這就是‘坐地起價’。”有觀點認為,場景壟斷能力,是共享充電寶真正的核心價值。

艾媒諮詢《共享充電寶行業報告》顯示:共享充電寶行業大盤穩步擴張,已經滲透商場、餐廳、機場及休閒娛樂等主流消費場景。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寶使用者規模將達3.05億人,2020年使用者規模將增長至4.08億。

前景是美好的,道路是坎坷的。共享充電寶行業看似門檻低,但想要做好非常難。一位行業創業者直言,“如果沒有真正從事過傳統供應鏈和網際網路行業的話,對共享充電寶專案就不會有非常系統的了解,想要使產品穩定,獲得使用者認可很困難。”

財經評論員江瀚認為,雖然在整個流量經濟進入尾聲的今天,必須要通過漲價來彌補之前搶市場所留下的鉅額虧損,但對於充電寶企業來說,漲價太多無疑是飲鴆止渴。

“如果價格再漲上去大多數人又都會回到隨身帶充電寶的時代,好不容易養成的市場習慣就化為了泡影。所以對於這些企業來說,都在走鋼絲,至於能不能把鋼絲走好,成為了擺在他們面前最大的問題。”

與此同時,5G時代加大使用者對於手機的使用,可能是充電寶行業新的增長機遇,但5G引來的新技術同樣給充電寶造成威脅,比如,無線充電、快充甚至太陽能充電等技術的發展進步,都可能會扼殺充電寶行業。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中國海洋經濟發展趨勢及產業規劃思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