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對網際網路巨頭Facebook來說是風波不斷的一年:發行Libra幣看不到未來;因隱私洩漏和涉嫌壟斷被政府監管,遭使用者質疑;在美國本土50億美元的罰款,讓公司二季度淨利潤幾乎腰斬;在英法西等海外國家,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處罰。
儘管利空不斷,但今年第三季度,Facebook依然交出了一份令人比較滿意的財報。
每股收益同比大漲20%
北京時間10月31日凌晨,Facebook公佈了其第三季度新財報,第三季度Facebook總營收為176.5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137.27億美元相比增長29%。淨利潤為60.9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51.37億美元增長19%。每股攤薄收益為2.12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76美元上漲20%。
然而,剛剛喘了一口氣的FB,馬上又捲入了一宗麻煩中。
北京時間11月1日訊息, Facebook本週四在一項集體訴訟中被起訴,指控其在銀行賬戶、保險、投資和貸款等金融服務專案的廣告投放中歧視年長使用者和女性使用者
根據提交給舊金山聯邦法院的訴狀,Facebook堅持讓金融服務廣告商根據年齡和性別“瞄準”潛在客戶,儘管該公司最近已經對其他型別的廣告進行了全面改革。
訴狀稱,Facebook的行為違反了該州的民權法,讓全國使用者遭受潛在的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原告律師彼得•羅默-弗裡德曼(Peter Romer-Friedman)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表示:“在網際網路上,你不能因為人們的年齡或性別而歧視他們,尤其是在金融服務機會方面。”
“這就好比通用汽車拒絕為女性或老年人提供與男性或年輕人相同的汽車功能一樣,”他補充道。
Facebook稱,它正在審查這一投訴。該公司一名發言人表示,“我們的政策一直禁止歧視,我們為在這方面取得的進步感到自豪。”
該訴訟是在Facebook同意對其定向廣告系統(包括Instagram和Messenger)進行全面改革之後的7個月提出的。這項改革是為了了結民權組織提起的訴訟。此前,該公司允許僱主、房東和貸款人在釋出招聘、住房和信貸廣告時,根據年齡、性別和郵政編碼進行歧視。
營運長謝麗爾·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當時表示,這些改變將有助於保護Facebook的使用者,“正確處理此事對我和Facebook的所有人都非常重要,因為包容性是我們公司的核心價值。”
儘管Facebook已經開始實施這些改變,但訴狀稱,它仍允許金融服務廣告將此類服務限制在“24至40歲的人”、“20歲及以上的男性”和其他類似群體。
Facebook是全球第二大線上廣告銷售商,該公司週三表示,每月至少有28億人使用其中一個平臺。
律師弗裡德曼表示:“我們認識到,Facebook已經採取了重大措施,防止(使用者)在住房和就業方面受到歧視。但是,公司可以做得更多。”
週四的訴訟要求根據《加州安魯民權法案》(The California Unruh Civil Rights Act)對數百萬Facebook使用者進行損害賠償。該法案規定,每一次違反該法案,Facebook使用者可獲得4,000美元的損失賠償。
該集團訴訟由來自華盛頓特區的54歲女性Neutah Opiotennione領導,她表示,Facebook因為她的年齡和性別而剝奪她接收金融服務廣告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