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海灣環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灣環境”)上會,擬中小板上市,公開發行不超過4327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
海灣環境這次的募資額可謂相當迷你,只有1.19億元,較其上一次衝刺IPO時張口要募資的約4.80億元大幅縮水,即使這樣,其此次IPO依然被否。
海灣環境這次過會之所以引發眾人關注,主要是因為它在2015年首次提交招股書之後,排了近2年的隊,卻在2017年終止審查。
換言之,等待了4年多的時間,海灣環境今天終於接受了證監會發審委員的“面試”,卻依然以失敗告終。
前後矛盾的招股書海灣環境成立於1994年,是一家從事廢氣治理、大氣汙染治理、批發環保裝置等業務的企業,主要為石化、化工等行業企業排放的VOCs等大氣汙染物治理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它的主要客戶包括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化集團、中海油等大型央企。
兩次IPO之路,海灣環境前後釋出4份招股書,分別是2015版、2017版、2018版、2019版。通過對信披內容的對比,可以發現海灣環境在供應商、營收等方面披露的資料出現了矛盾。
在2017版招股書中,海灣環境2015年的第五大供應商為湖北楚天藍環保裝置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楚天藍”),採購額為686.15萬元,佔當期總採購額的5.14%。
而在2018版的招股書中,公司2015年的第五大供應商卻換成了AVC PALTEX CORP,採購金額為617.33萬元,佔當期採購總額的5.25%。
從2017版招股書披露的2015年採購明細來看,AVC PALTEX CORP這家公司在海灣環境的生產類採購排名中,位列第七,採購額佔比僅為4.62%。不僅低於楚天藍,中間還隔著卡爾岡碳素(蘇州)有限公司。
這不由得令人產生疑問,為何在2018版招股書中,AVC PALTEX CORP成了第五大供應商?楚天藍卻榜上無名呢?
更蹊蹺的是,2018年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在楚天藍這位供應商身上。根據2018版招股書,楚天藍是2018年1-6月的第四大供應商,採購金額為495.73萬元。
可是在2019版招股書中,2016-2018年報告期內,海灣環境向楚天藍的採購只有2016年的記錄,原本2018年1-6月發生的495.73萬元採購額再度消失。
除此之外,海灣環境首次提交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它2015年實現了35714.11萬元的營業收入。
而此次提交的招股說明書顯示,海灣環境2015年實現了30980.89萬元的營業收入,有4000多萬元“不翼而飛”。
在首次提交的招股說明書中,2015年,海灣環境向公司第一大客戶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產生的銷售收入為17596.54萬元。
而在此次提交的招股說明書中,2015年,海灣環境向公司第一大客戶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產生的銷售收入變成了12044.11萬元。
現金流壓力山大單從營收來說,海灣環境還算不錯。2016年-2018年,海灣環境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3637.12萬元、40883.83萬元、55353.46萬元。
然而,持續增長的營收並未給公司帶來良好的現金流。2016年-2018年,海灣環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3755.57萬元、-4629.31萬元、4440.81萬元,近三年公司經營活動累計淨流出現金3944.07萬元。
查閱2015年和2018年海灣環境兩次招股書不難發現,公司的盈利業績在近年來也出現了大幅波動。2012年至2018年,海灣環境的營收分別為8699.84萬元、1.26億元、2.43億元、3.10億元、3.36億元、4.08億元和5.53億元。
2013年至2015年海灣環境首次招股書時報告期的淨利潤分別為2220.30萬元、4010.45萬元、4588.28萬元。
但在2016年至2018年,公司的淨利潤大幅下滑,分別為2357.37萬元、3148.84萬元和6099.22萬元。
不僅如此,海灣環境的應收賬款也快速增長,2018年末,公司應收賬款淨額為4.2億,而當期的營業收入僅5.53億。
持續的資金緊繃,使得海灣環境不得不靠舉債來維繫公司的經營。招股書顯示,截止2018年6月30日,公司短期借款9266萬元,發行企業債券4983萬元。
與此同時,海灣環境還存在客戶集中度高的問題。
綜合多版招股書,海灣環境2012-2014年源於前五大客戶的營業收入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維持在40%左右,而在2015-2018年這段期間,這一比例則變為94.31%、84.44%、77.85%、73.1%。雖然在逐漸下降,但客戶集中度仍然較高。
海灣環境近年來高管團隊變動頻繁,尤其是財務總監職務。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張勇、孫集平、張益梅3名監事先後辭職;2017年6月至8月,副總經理鞏東奇、財務總監兼董祕鄢雲因、副總經理陳銀燕先後辭職;2018年7月31日,王曉娟因個人原因辭去財務總監、董事會祕書職務,其上任還不滿一年。
瑕疵難掩,海灣環境IPO闖關屢屢受挫便也不覺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