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四小龍三次產業結構
1960年,中國臺灣、南韓和新加坡第一產業增加值分別為5.07億美元、7.15億美元和0.26億美元,南韓第一產業增加值總量最高,新加坡最低。第一產業佔總增加值的比重,中國臺灣為29.09%,南韓為38.98%,新加坡為3.92%。
1960年,中國臺灣、南韓和新加坡第二產業增加值分別為4.42億美元、3.37億美元和1.15億美元,中國臺灣第二產業增加值總量最高,新加坡最低。第二產業佔總增加值的比重,中國臺灣為25.38%,南韓為18.38%,新加坡為17.30%。
1960年,中國臺灣、南韓和新加坡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7.94億美元、7.82億美元和5.25億美元,中國臺灣第三產業增加值總量最高,新加坡最低。第三產業佔總增加值的比重,中國臺灣為45.53%,南韓為42.64%,新加坡為78.79%。
從1960年三個地區的三次產業結構來看,三個地區均未實現工業化,新加坡由於是城市型國家,第一產業佔比極低和第三產業佔比極高屬於正常情況。
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四小龍經濟通過承接歐美日產業轉移,逐步進行工業化。到1970年,四小龍第二產業增加值佔比明顯得到快速提升,中國香港達到28.21%,中國臺灣達到35.75%,南韓達到26.85%,新加坡達到28.49%,與1960年相比,中國臺灣、南韓和新加坡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分別提高了10.37、8.47和11.20個百分點,這第一個十年工業化階段,新加坡的成績最大,臺灣次之,南韓居末。
20世紀70年代,四小龍工業化第二個十年階段。1980年,中國香港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提高到28.47%,中國臺灣提高到43.72%,南韓提高到35.44%,新加坡提高到36.22%。與1970年相比,中國香港提高了0.27個百分點,中國臺灣提高了7.97個百分點,南韓提高了8.58個百分點,新加坡提高了7.73個百分點。這一階段,南韓工業化成績最大,香港工業化成績最差。
20世紀80年代,四小龍工業化第三個十年階段。1990年,中國香港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降低到22.46%,中國臺灣降低到39.29%,南韓提高到39.64%,新加坡降低到32.36%。與1980年相比,中國香港降低了6.01個百分點,中國臺灣降低了4.43個百分點,南韓提高了4.21個百分點,新加坡降低了3.87個百分點。這一階段,只有南韓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仍在上升。
進入20世紀90年代,四小龍工業化基本已經完成,這一階段,香港開始了去工業程序,其他三小龍工業比重開始維持在30%-40%之間。2000年,中國香港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降低到12.60%,中國臺灣降低到31.28%,南韓降低到38.09%,新加坡提高到34.82%。與1990年相比,中國香港降低了9.87個百分點,中國臺灣降低了8.01個百分點,南韓降低了1.55個百分點,新加坡提高了2.46個百分點。
21世紀開始後,香港的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開始降至個位數,其他三小龍中,臺灣和南韓依然保持在30%-40%之間,新加坡也保持在25%-30%之間。2017年,香港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僅有7.52%,而臺灣、南韓和新加坡分別為35.53%、39.56%和25.15%。
亞洲四小龍主要行業結構從製造業增加值來看,臺灣從1960年居四小龍第一位,到1976年被南韓超越退居四小龍第二位,並一直保持至今。香港從1970年的四小龍第三位,自1991年被新加坡超過後,則一直居四小龍最後一位,並且與新加坡差距越來越大,2017年,香港製造業增加值僅為新加坡的5.48%。1984年香港製造業增加值比重為21.12%,2017年則下降至1.07%,其他三小龍則還保持在20%-30%之間。
從金融保險業增加值來看,總量上香港僅次於南韓居四小龍第二位,但比重遠超其他三小龍,高居第一位。從金融保險業增加值比重來看,2017年,香港高達18.89%,新加坡高達12.73%,兩地不愧為金融中心,而臺灣和南韓則分別僅為2.37%和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