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製藥在 2020 年尤其火熱,應市場需求和資本熱潮,各大藥企不斷擴大研發管線。這一趨勢對生物藥合同開發與生產外包(CRO)行業的發展而言,是一個巨大的促進因素。
今年年初,藥明生物收購了拜耳位於德國勒沃庫森的一家生物製劑廠 DP7,根據協議,該工廠將由藥明生物負責運營,並作為拜耳公司產品科躍奇 ®(Kovaltry,重組抗血友病因子)的輔助生產服務商。
現在,藥明生物在德國進一步擴張,以適應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
2020 年 12 月 21 日,藥明生物和德國拜耳宣佈達成一項新的收購交易。藥明生物將收購拜耳位於德國伍珀塔爾的生物藥原液廠,以尋求加強新冠疫苗和其他生物製劑的供應網路。雙方計劃簽訂長期轉租協議和過渡服務合同,交易總金額約為 1.5 億歐元。此次交易尚待監管部門批准,預計將在 2021 年上半年完成。
此次收購的生物藥原液廠(藥明生物原液十九廠,MFG19)面積達 3 萬平方米,包括 3 條 1000 升灌流和 6 條 2000 升流加生產線以及獨立的下游配套設施,將進一步提升藥明生物對於新冠疫苗及其他生物藥的全球供應能力。MFG19 將和位於德國勒沃庫森的生物製劑廠(DP7)達成聯合,助力藥明生物提供商業化生產服務。MFG19 和 DP7 預計將在 2021 年內投入生產,為藥明生物歐洲生產供應鏈提供有力支援。
一旦這項尚待監管部門批准的交易獲得批准和敲定,將大大提升藥明生物的產能。預計到 2023 年,藥明生物在美國、中國、愛爾蘭、德國和新加坡工廠的總產能將超過 28 萬升,產能的擴大將進一步確保藥明生物透過完善全球供應鏈網路來為客戶提供生物藥的能力。
藥明生物執行長陳智勝博士表示:“作為歐洲供應鏈網路的關鍵一環,MFG19 將與藥明生物現有產能產生強大的協同效應,有力鞏固‘全球雙廠生產’戰略。我們將持續提供高質量和高效的生產服務,賦能全球合作伙伴,造福廣大病患。”
藥明生物是一家開放式、一體化生物製藥能力和技術賦能平臺,為全球生物製藥公司和生物技術公司提供全方位的端到端研發服務,幫助藥企發現、開發及生產生物藥。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在藥明生物平臺上研發的綜合專案達 286 個,包括 141 個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125 個在臨床早期(I 期,II 期)階段,19 個在後期臨床(III 期)以及 1 個在商業化生產階段。
藥明生物的前身是藥明康德新的生物製藥與生物工藝部,其加速擴大產能的步伐要追溯到 2015 年。受益於生物藥研發熱潮,以 CRO 為主業的藥明生物自 2015 年起,營收始終保持高速增長。
2015 年,藥明康德宣佈在美股進行私有化。兩年後,藥明生物作為藥明康德私有化 “一拆三” 的一部分赴港股上市,募集 37.82 億港元,為接下來大舉擴張產能打下物質基礎。
2018 年,藥明生物披露業績,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56.6% 至 25.35 億元,淨利潤則激增 149.6% 至 6.31 億元。僅僅在 2018 年上半年,藥明生物就一連宣佈了 3 宗投資建設決定,分別預計在石家莊、新加坡及愛爾蘭三地建設生產基地。公告披露資訊顯示,美國基地將投資 4.7 億港元,新加坡基地將投資 4.67 億港元,愛爾蘭基地將投資 31 億港元,石家莊基地 18.8 億港元,合計投資額將超過 60 億港元。2019 年 3 月,藥明生物又宣佈了 2019 年公司在擴大產能上的投資額:40 億元。
2020 年,受疫情影響,疫情期間藥明生物收到大量抗新型冠狀病毒中和抗體專案詢單,在 3 個月內就簽訂了逾 10 個專案;另一方面,藥明生物擴產能、搭建全球供應鏈的步伐也還在持續,在今年上半年,藥明生物就在美國建立了兩個生物藥臨床和商業化生產基地,並完成收購德國生物製劑工廠,位於愛爾蘭的生物製藥生產基地的主體建築也基本完成。
隨著 PD-1/PD-L1、Car-T 等免疫療法的興起及國內首個生物類似物獲批上市,生物製藥領域的需求量不斷擴大,藥明生物擴大產能的步伐和 “全球雙廠生產” 的戰略很可能還會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