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通才教育的上市,或許並沒有太多驚喜可以期待。

文 | 一 暉

對於港股,民辦高等教育機構似乎格外有興趣。

11月底,通才教育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這家來自山西省太原市的民辦本科院校,開啟了資本化之路。

經營一所學院、兩個校區,無論是估值還是想象力,通才教育都被圈定了範圍。

這也意味著,招生人數的增減直接決定了通才教育的營收增減。最近四個學年,通才教育的收生人數分別是16847人、16278人、16616人和17252人,四年間的最大波動也不超過800人。因此,通才教育的營收情況幾乎沒有波動。2018-2020財年,通才教育的營收分別為2.67億、2.66億和2.71億——三年間幾無增長。

招生人數增長緩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通才教育的學校承載量基本達到飽和。最近兩個學年,其招生名額使用率分別為96.6%和96.8%。目前,通才教育僅經營一所學院——山西工商學院。學院有兩個校區,總面積約481504平方米。在承載量上,最近兩個學年學校可容納人數大幅增長,已超過19000人。但最近一個學年,學校使用率已達90.8%。

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通才教育的業績如果想要大幅提升,就需要增加招生人數。而增加招生人數,就需要提高校區容量、進一步提高招生名額。而這,都需要資本的加持。

估值和市盈率或已被圈定

從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看,通才教育迫切需要資金的支援。

財報顯示,最近三個財年通才教育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是3.72億元、1.42億元以及-2544萬元——2020財年通才教育的現金流為負。與此同時,截至今年8月31日通才教育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8912.7萬元,而截至2019年8月31日這一數字為2.12億,一年間縮水了57.9%。而2018年則更是超過3億元,今年與2018年相比縮水了超7成,這並不是一個積極的訊號。

資金吃緊的情況下,無論是外延併購還是內生增長,都會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上市或許是最好的選擇:既可獲得資金,又能擴大品牌影響力。

三家機構的財報週期不同,只能進行粗略的對比。通才教育最大的亮點當屬淨利潤,其在2020財年實現淨利潤總額1.42億元,甚至略超過建橋教育。

不過,通才教育的淨利潤高,更多是得益於稅務方面的優惠。招股書顯示,通才教育在之前的統計週期內,不需要繳納任何企業所得稅。如果需要交納,那麼最近三個財年其純利將分別下跌25.9%、25.2%和25.6%。也就是說,其2020財年的計算後淨利潤(扣稅)約為1.06億元。

在營收上,通才教育與辰林教育基本持平,只接近建橋教育的一半;而毛利則低於另外兩家機構。之所以營收水平差距如此之大,主要因為學費價格的差異。

通才教育2020財年的收生人數為17252人,僅比建橋教育2019/2020學年的19857人少2605人。但平均學費上卻相差近8000元,這最終導致通才教育在營收上,與建橋教育產生了巨大差距。

在營收高度集中、學費水平多年幾無變化的情況下,通才教育的估值可能會介於辰林教育和建橋教育之間。辰林教育目前的市值為21.1億港元,建橋教育為26.77億港元,靜態市盈率都在20倍左右。可以預計,通才教育的市值和市盈率大致不會跳出這個框架。

而在目前的港股市場,該規模的民辦高等教育機構的股價和交易量都不大,例如建橋教育的日成交額只有百萬港元左右。今年剛上市的立德教育,股價甚至已經跌去了56%,日成交額不足百萬港元。或許通才教育透過聆訊、成功上市後,其交易水平也會不太樂觀。

通才教育的上市,或許並沒有太多神秘度可言。營收固定、模式固定,甚至規模增長的方法也固定。可能唯一的變數就是上市獲得資金後,通才教育才能進一步開啟局面。

9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你的基金定投,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