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誕生的時間充滿的歷史意味,於2008年由一個叫做中本聰的人提出,他強調比特幣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能避開銀行這個中間環節。
在一整套的比特幣系統中(比特幣區塊鏈技術),人人都可以發行貨幣,人人都能跳過銀行這一壁壘進行交易,因此在2008年期間產生了極大的爭議。
比特幣的爭議:政府對貨幣的管控問題比特幣吸引玩家最大的地方在於它的總量恆定,其實就是比特幣的稀缺性全世界只有2100萬個,物以稀為貴,所以已經被炒到了15萬一枚的高價。
其中一派的經濟學家覺得,政府有權力調控市場經濟(我國就是這樣),調控市場經濟可以使用貨幣政策,這就要求我們有足夠彈性的貨幣來控制市場的穩定性。
另外一派的經濟學家對此剛好持有完全相反的觀點,他們認為貨幣總量就應該固定,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不管是市場膨脹還是緊縮,都是社會進步的標誌。
比特幣產生的過程:做難度會變化的數學題確定比特幣只有2100萬枚後,無數的電腦玩家就投入了比特幣網路中,這個網路會給玩家出題,只要玩家把答案找出來,就會獲得比特幣的獎勵,也是發行枚比特幣。
早期解出一道題網路就會獎勵50枚比特幣,隨著比特幣開發程度越來越高,獎勵也就越來少,但是比特幣給出的問題難度卻是出現了幾何式的增長。
所以當比特幣發行總量來到1050萬的時候只有25枚,來到1575萬的時候只有12.5枚,比特幣雖然總量為2100萬枚,但是至今的發行量依舊沒有2100枚。
但是因為所剩不多,價格被炒到了15萬,所以很多人都去繼續做數學題,試圖得到一枚比特幣發家致富,但是其實做比特幣的人已經特別少了。
挖出一枚比特幣需要多久:三四年吧早期參與的人非常多,在比特幣網路的設定中,玩家每10分鐘就可以獲得一道題的答案,解出答案就能拿到50枚比特幣,說一開始很不值錢。
後來題的難度在逐漸增大,電腦需要執行更長的時間才能得出答案,並且獎勵也是在一步步縮減,比特幣玩家就一步步流失了,這個遊戲已經不是一般人能玩兒得起的。
比特幣這邊的專家說到,現在才想去挖比特幣已經晚了,一臺家用臺式電腦,不吃不喝地運營三四年才能得出一枚比特幣,已經特別稀少了。
不說有沒有這個毅力,一個月不到電腦都會燒壞,所以還是把機會留給那些開網咖,做駭客的人吧,挖比特幣也是駭客對裝置植入病毒的一個重要原因,比如一些不良網站病毒就超級多。
比特幣對於社會價值:有弊有利,不分高低比特幣這一門遊戲最大的技術含量就是區塊鏈技術,其不知道怎麼來形容這個區塊鏈技術對於社會有多重要,但是數字人民幣發行區塊鏈技術絕對是核心技術之一。
區塊鏈技術是每個國家、每個行業實現智慧、高效管理都必須使用這一套技術,看起來很抽象,但是當我們接觸到額時候又非常具體。
但是比特幣最大的隱患在於,公然挑戰了主權國家發行貨幣的權力,這一項去中心化的發明如果成為主流貨幣,會大大削弱國家的經濟職能。
所以不管是我們也好,還是西方發達國家也罷,對於比特幣都是抱著打壓的態度,畢竟這項去中心化的貨幣,總是用於進行一些非法殘暴的交易,並且規避了國家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