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盞酌來須滿滿,花枝看即落紛紛。
飲酒是慶祝傳統節日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臨近元旦和春節,大家開始購置聚會和送禮需用的白酒,白酒銷售又到了旺季。作為熱門品牌,茅臺不分淡旺季,只要一有風吹草動,購買者就會聞風而動,說是萬人空巷不為過。
對於消費者反映的"喝不起,買不到"等問題,2020年12月下旬,茅臺集團第四季度加大了直銷渠道的投放比例,以1499元的價格投放飛天茅臺4160噸,按照1噸約2124瓶計算,大概有883萬瓶平價茅臺將投向市場,是去年投放量的1.57倍。
目前,茅臺集團已經和68家直銷渠道商建立合作,扁平化的銷售渠道,投放量的加大,能真正實現"控價穩市"嗎?
在電商平臺上,京東、蘇寧屬於投放量較大的平臺,京東12月預計投放60萬瓶,蘇寧12月預計投放50萬瓶,從12月10日開始投放,每天投放2萬餘瓶。在12月16日當天,京東平臺預約搶購的有68萬人,蘇寧上有65萬人,搶購難度之大可見一斑。
茅臺成為電商平臺、商超引流工具
茅臺一直是人們搶購的熱門產品,各大電商平臺有了這個"香餑餑",開始設立門檻,以京東為例,消費者需要先繳費成為京東plus會員才有預約和搶購的資格,且一個京東plus正式會員,每次限購2瓶,每月最多購買5瓶。線上下商超,以物美為例,提前三個月消費3000元以上才能獲得搶購資格。即使獲得搶購資格,專門定好鬧鈴蹲守也難搶購成功。國美會員無門檻搶購茅臺活動當天,APP直接崩潰。一上架就秒光的平價茅臺,究竟流向了哪裡?
2000—2009年,茅臺酒的價格漲幅不算大,從300元漲到680元。2010年,僅下半年茅臺就漲了6次,從700元漲到了1400元,價格翻倍。市面上的飛天茅臺售價一般都在2500元左右,去年春節期間更是逼近3000元。茅臺集團推出的1499元平價茅臺,已被投資倒賣者視為一塊肥肉,因巨大的利潤空間搶購熱潮從未停止。
電商平臺秒光背後,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的產業鏈,"黃牛黨"透過應用技術手段如外掛、指令碼、監測等進行搶購,加價後倒賣給酒商,酒商囤貨以高價再賣給消費者,參與其中環節的人,透過層層加碼,都獲得了不菲的收入。普通消費者在電商平臺上,無論是搞人海戰術,發動身邊朋友一起搶購,還是拼手速,能夠搶到一瓶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茅臺作為收藏品成為硬通貨
在最具價值全球品牌中,茅臺成為"全球價值增速最快的品牌"。茅臺集團雄厚的實力讓投資者們信心大增,而且茅臺的保值性非常強。
茅臺具有窖藏陳釀的特性,作為收藏品來投資,不僅不會貶值,還會逐步提升價值。茅臺與黃金一樣成為一種硬通貨。"炒茅臺"成為了一種公認的穩定投資。能喝到消費者嘴裡的平價茅臺少之又少,大部分會再次進入流通渠道。
在機場投放平價茅臺
茅臺集團為了嚴格控價和打擊市場囤貨、黃牛炒貨,加大了對機場的飛天茅臺投放,吸引遊客的同時,也增加了消費者購買的渠道。遵義茅臺機場釋出訊息稱,上海、深圳、大連、杭州、廈門等城市乘坐特定航空公司航班到茅臺機場的進港旅客每人可以限購2瓶1499元的平價茅臺。但是消費者為了幾瓶茅臺專門坐飛機去買值得嗎?
"控價穩市"背後還是投資者在操盤,普通消費者喝一瓶平價茅臺難於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