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美國對中國企業的“打壓”,已經從政治擴大到金融、證券。

四家公司包括中芯國際積體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車集團公司。

美股指數動作頻頻

而此前,據外媒報道,美國時間12月9日,標普道瓊斯指數公佈了一份中國公司的清單,根據標普道瓊斯指數的公告,涉及到的股票將在12月21日開盤前移除,而債券則要求於2021年1月1日開盤前生效。這次移出權益指數的中國公司包括海康威視、中芯國際、中國中車、中國衛星等10家公司。

更早前,富時羅素指數(FTSE Russell)在12月4日發表宣告稱,將移除海康威視、中國鐵建和中國航天衛星等8家中國公司的股票。

三家股市脂數公司在宣告中都提及美國政府在今年11月禁止美國投資者購買列入其“黑名單”的公司證券的行政命令。此番涉及的大多數企業為“中字頭”,由國資控股或具有國資背景。

美國國防部還在12月3日的宣告中稱,在“適當情況下”會繼續更新這份“黑名單”。

目前,美國防部“黑名單”上的中國企業總數達到35家,包括華為、海康威視、中芯國際等中國企業被拉入“黑名單”。

一般業界較為熟知的美股三大指數,即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道瓊斯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其中後兩者是由標普全球(NYSE:SPGI)的子公司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建立。中國內地A股、中國香港H股的上市股票往往也被美股指數公司納入其指數體系,比如MSCI、富時羅素、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將一定條件下的中國A股納入體系內。

資深律師人士指出,此番股市指數除名的這些公司中,除了中芯國際擁有在美國上市後又退市的經歷,其他均未在美國股市交易,這意味著其投資者以國內投資者為主,在A股、H股投資參照指數更多使用的是滬指、深指、科創50、恆生等指數,美股指數的除名更多的只是象徵意義,對這些中國企業來說實際影響不大。

被美國特殊對待的中國安防企業

內憂外患的中芯國際

公開資訊顯示,中芯國際曾於2004年3月登陸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於2019年5月退市,而今年7月16日,中芯國際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成功IPO。

作為國內最大的半導體制造公司,中芯國際釋出的2020年三季報顯示,今年1~9月,該公司營業收入實現208億元,同比增長30.23%,淨利潤達到29.5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13億元大幅增長314%。從主營業務的地區分佈來看,今年第三季度,北美洲地區的營收佔比為18.6%,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都呈下降趨勢,而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的營收佔比持續上升。

今年,中芯國際對外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涉軍企業黑名單,公司也發公告進行了迴應。

對於當前的中芯國際而言,除了貿易被限制的“老”問題,也有新麻煩。美國時間12月10日,有投資者因在美國證券交易場外市場購買了中芯國際部分證券,而向美國法院提交了一份民事訴狀稱,中芯國際違反了相關美國證券交易法規定。

就在中芯國際12月15日在就上述訴狀發出公告,表示將積極抗辯,同一天竟然內部再次發生聯合CEO梁孟松遞出辭呈這樣的爆炸性事件。

梁孟松在辭呈中提及:“目前,中芯國際正面臨著美國的種種打壓,導致先進工藝的發展受到嚴重威脅。我認為,今天這個人事提案必然會關係到公司的前景。”

中芯國際的股價在15日跌超3.85%,而梁孟松遞交辭呈事件,是否會給中芯國際帶來消極影響,事態將有哪些進展,會否阻礙中芯國際的發展?我們還將靜待事情的結果。

逆水行舟的安防龍頭海康威視

去年10月,海康威視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隨後在投資者電話說明會上,海康威視高階副總經理黃方紅稱,被列入“實體清單”並不會限制公司繼續向美國出口。海康威視沒有放棄美國市場的計劃,仍然會繼續開拓美國市場,繼續服務美國市場的客戶。被列入“實體清單”的中國企業,將被禁止未經美國政府批准從美國公司購買零部件。因此有分析指出,英特爾(Intel)、英偉達(Nvidia)、安霸(Ambarella)、西部資料(Western Digital)和希捷(Seagate Technology)都是海康威視和大華的主要供應商,禁令必然會對供需兩側的相關科技企業造成負面影響。據瞭解,受政治與疫情等因素的影響,近兩年海康威視的美國業務持續負增長,整體佔比持續萎縮。

不過“實體清單”對海康威視的業績影響有限。近期公佈的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海康威視累計實現營收420.21億元,同比增長5.48%;累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4.39億元,同比增長5.13%。海康威視2001年成立,2010年5月在深交所上市,今年三季報公佈後其市值一度突破4500億。

但在國內外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近年來海康威視的發展勢頭正逐步放緩。

中國企業積極應對

此番美股部分指數剔除多家中國企業並未激起太多的水花,據資深人士表示,美國對中國企業的“打壓”已非一日之事,企業在面臨國際環境變化的情況下,早已打“預防針”,部分業務短期內肯定會受到衝擊,但只能積極應對,謀求新出路。

近兩年來,無論是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企業,還是列入美國“實體清單”的中國企業,都不同程度地調整業務結構,以及做一些應對準備。比如自去年11月阿里巴巴登陸港交所以來,在港上市的中概股接踵不斷,如京東、網易、中通快遞、華住集團等,“迴流”趨勢非常明顯。與此同時,一些新興的獨角獸企業,如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的依圖科技、雲從科技等人工智慧公司,不約而同地將目光瞄準A股科創板,而不再優先選擇納斯達克等美國資本市場。

其實不論是華為,還是海康威視、中芯國際,又或者是其他的中國知名大企,在美國的打壓面前之所以能夠生存下來,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他們對於自主研發的重視。因為只有技術掌握在了自己手裡,作為科技企業的他們才不會任人拿捏。

4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永泰能源主力依然打擊著股民的持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