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日本迅銷旗下的優衣庫正在從服裝店變為社會基礎設施。在新冠疫情下,世界的價值觀明顯改變,不顧一切地只追求增長的企業理念越來越難以獲得支援。在世界潮流轉向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優衣庫力爭成為“更加具有社會性的存在”(迅銷會長兼社長柳井正),正在重新打造企業。

  “還有這樣的優衣庫,真不知道”。12月2日,首次在優衣庫原宿店購物的林綾乃(25歲)感到驚訝。這是因為她在店鋪的一角發現了鮮花和書籍櫃檯。

優衣庫啟動了鮮花銷售(東京銀座)

迅銷集團的高階執行董事桑原尚郎表示,“2020年成為節點之年”。1994年入職以來,他一直在柳井身邊觀察著優衣庫的變化。

  首先是店鋪規劃。例如在4月日本緊急事態宣言期間開業的UNIQLO PARK 橫濱海灣店(Yokohama Bayside),店鋪的建築物本身已成為“公園”。外部的斜面成為巨大的滑梯,在樓頂設定了攀登架等。店鋪整天被家長和孩子的歡聲笑語包圍。以“店鋪=公園”的理念,打造了任何人都能來玩、向社會開放的店鋪。    

UNIQLO PARK橫濱海灣店的店鋪本身成為遊玩場所

  優衣庫的鮮花銷售業務從這家店開始,6月開業的原宿店和東京中央區的旗艦店UNIQLO TOKYO緊隨其後。桑原表示,“花和服裝相似。每個季節都有改變,給生活帶來點綴”。這與優衣庫的品牌理念“LifeWear(服適人生)”重合,同時還加入了支援因新冠疫情而受到困擾的鮮花行業的含義。

  迅銷的業務領域一直在擺脫服裝店的侷限。11月26日在山口市召開的迅銷股東大會透露,除了鮮花、書籍和文具之外,AIRism口罩等醫療和衛生用品也加入產品線。桑原表示,“基本是服裝店。不過,還有其他符合相同思路的商品”。

  其象徵是6月上市的AIRism口罩。這款口罩吸引顧客的效果突出,成為優衣庫日本國內現有店鋪的銷售額連續6個月同比增長的原動力。

  當然,據稱柳井直到最後都對口罩的商品化並不積極。“為什麼服裝店要賣口罩?”、“不會影響口罩業者嗎?”柳井曾對年輕員工推出口罩的提議持否定態度。推動柳井改變主意的決定性因素是大量顧客的呼聲。

  標題為《顧客之聲(Voice of Customer)》的郵件每天都寄給迅銷的員工。統計了發給呼叫中心、櫃檯、電商渠道的顧客投訴和提議。顧客之聲每天平均達到數百件,桑原表示,“最熱心的讀者就是柳井會長”。在新冠疫情下,顧客最多的意見是希望口罩商品化。

  優衣庫根據顧客之聲推出的商品正在穩步增加。為便於老年人和手術後患者穿著而設計的前開襟內衣、優衣庫兄弟品牌GU的化妝品、AIRism床單、HEATTECH毛毯,這些商品出現在店鋪之中正是為了迴應顧客之聲。

  回顧過去,迅銷2002年涉足蔬菜銷售,2005~2006年相繼收購鞋履專賣店。自約20年前開始探索擴大商品領域,但並未取得明顯成果。

  近年來,受到關注的是毛毯和床單等家居用品的開發。運營ZARA的世界最大服裝企業Inditex也在加強日用品和雜貨業務。在新冠疫情下,人們外出減少,室內裝飾等服裝以外的需求增加,服裝企業的主戰場正在從服裝擴大至周邊。

  迅銷瞄準打造“資訊製造零售業”,其起點就是顧客之聲。客戶希望優衣庫推出的商品正在穩步增加。對於日本國內業務增長放緩的迅銷來說,如果出現暢銷商品,就能開拓市場。

  迅銷的企業理念也發生變化。“到2020年度,銷售額要達到5萬億日元”。該公司以前會宣佈較高的銷售額目標,追求增長,但近年來不再公開彰顯這種姿態。柳井提出,“銷售額不是問題”。另一方面,在新冠疫情下開始強調的口號是“社會性企業”。

  優衣庫11月推出了再利用羽絨服。這是一款回收舊羽絨服並對羽絨進行再利用的產品。社交溝通團隊統括部長遠藤真廣表示,“我們將超越生活基礎設施,成為社會基礎設施的品牌”。

  迅銷2020財年(截至2020年8月)的合併銷售收入同比減少12%,降至2.088萬億日元。

  另一方面,全球最大服裝企業Inditex的主力歐洲市場由於新冠疫情而萎靡不振,今上半財年(2020年2~7月)的銷售額同比減少4成,降至80億歐元(約1萬億日元)。從全年來看,或將大幅低於該公司上財年282億歐元的銷售額。迅銷和Inditex的銷售額差距與往年相比或將明顯縮小。高盛證券的河野祥表示,“迅銷作為走出日本,在亞洲也能實現增長的公司而受到期待”。

  不過,企業規模越大,其活動越將面臨社會的嚴厲審視。如果躍居行業首位,則更是如此。

  實際上,截至2010年代中期,迅銷曾面對嚴厲的視線。多個人權團體指出,迅銷的海外合作工廠存在嚴酷勞動。而在日本國內,由於勞動環境和應屆畢業員工的離職率高,迅銷被批評為“黑心企業”。

  鑑於這些批評,迅銷也做出改變,11月相繼被列入全球ESG投資指標的成份股。迅銷的獨立董事、一橋大學客座教授名和高司表示,“只要柳井先生決定去做,就會徹底採取行動。正在轉向可持續性,甚至達到大家不知所措的程度”。

  名和教授斷言稱,“僅僅追求自身利益的企業無法吸引優秀人才”。尤其年輕消費者對企業理念更為敏感。

  可持續增長和深化ESG經營,這2點是瞄準服裝世界首位的迅銷面臨的課題。

10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美國SEC終於盯上了XRP,兩天跌30%能否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