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格子。
之前總是跟大家講行業指數基金,行業前景各種美麗,投資價值各種迷人,結果往下一劃,看完估值,完蛋,真貴!
有人就說了,我怕被踩踏,不想去人擠人,你就不能給我整點又香又便宜的嗎?
誒,我也想啊,現在人都學精了,香的怎麼可能人少又便宜?
不信?
好吧!今天來跟大家講個指數。
這個指數算是低估界的扛把子,再低估就要哭了!
便宜絕對是夠便宜(按照低估排名,前12,有一半都是紅利指數),聽我講完,你告訴我它香不香?
一
先來介紹一下主角:紅利指數!
股票是股東的身份證,企業賺錢,我們是可以分紅的,明白?
如果一家公司一年賺了十個億,到年底給它的股東們分了兩個億,這個分紅率就是20%。
紅利指數呢,就是在市場中去挑,挑那些分紅多的股票,放在一起編成一個組合,這個組合就叫做紅利指數。
紅利指數有三種,上證紅利、深證紅利和中證紅利。
按照估值表,深證紅利估值不夠低,今天的核心主題是低估嘛,所以深證紅利我們先不講。
我們就看這低估的上證紅利和中證紅利。
上證紅利就是上交所這一千多隻股票,按照規則挑50家;中證紅利就是從兩個市場這三千多隻股票中按照規則挑100家。
二
我們規則裡,不是說挑分紅多的股票嘛,什麼樣的公司分紅多?
賺錢是肯定賺錢的,分紅的第一條就是公司有可提供分配的利潤。
賺錢的公司多了,茅臺、海天、格力都賺錢,但是還真的不是拿出大把的利潤分給股東。
什麼公司願意把大量的錢分給股東?
處在成熟期的企業!
這個怎麼理解呢?
企業從出現到消失經歷過這麼幾個階段:創業、成長、成熟和衰退。
創業期肯定是不會分紅的,錢不夠用;
成長期急著用錢來拓寬市場,賺錢但是又投入進去了;
衰退期的企業…enmm,一般伴隨著債臺高築,資不抵債,還是那句話,虧錢的時候是不會分紅的;
只有成熟期的企業已經到達了行業的天花板,賺了錢沒地方用,就想著直接分給股東。
一般來說,我們買股票就是買未來。
有一種計算股票合理市值的方式叫做,紅利折現模型,就是按照每年分紅的折現值來計算現在這個股票到底值多少錢。
按照這種計算方法,分紅是增長的,企業市值,也就是股價,就會是上漲的。
什麼樣的公司分紅會大幅增長,肯定是成長性強的公司啊!今年賺1億,按照分紅比例分1千萬;明年賺10億,就會分1億。
所以成長性強的公司,股價漲的會越快。
更多人買股票就是為了買股價上漲,賺價差,只有少部分人才是為了每年吃那部分紅利。
可是步入成熟期之後,擴張速度下降,成長性下降了,每年可期待的分紅幾乎變動不大了,所以,雖然分紅分的多,但是按照這樣下去,股價大概是多少已經確定了!
總結來說呢,紅利指數里面的股票買來幾乎就是靠股息賺錢,就像是買了房子,我不是圖漲價,就是圖每月那兩千塊錢的房租。
三
說明白之後,再去看成份股!
我們以上證紅利舉例,50只成份股都在這。
行業呢,主要分配在金融地產,能源工業。
說到金融,其實也主要是中農工建交這類銀行股,像是招商、興業這種稍微上進點的銀行是不要的!
看到成份股,我們基本上就可以理解上證紅利的估值為什麼低了,今年走勢也為什麼是這個樣子了!
那麼,這隻指數就是這麼雞肋嗎?
不不不,放對了,也能用。
畢竟估值足夠便宜、每年能夠吃股息,這樣的話,完全可以將它放在和債券基金一條線上。
但是比起債券基金來說,紅利指數基金的收益率還是可期的。
畢竟股市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個時期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風格傾向,牛短熊長的週期特性沒有指數比它還要擅長。
現在正處於指數熊著的時候,耐著性子定投,也不是完全沒有起來的機會。
佛系投資者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