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MIM金屬粉末會不會超越鋰?

長文,提供思考。

市場尚未得知或者說尚不知道:新能源汽車除了需要鋰、鎳、鋁、銅,還需要MIM金屬粉末

最近鋰股票走勢很強,永興材料9月底起來3倍,中礦資源9月至今翻倍,本週再起風雲……各種鋰概念股票都很強,雲母鋰、鋰礦山、鹽湖鋰、鋰產業鏈....無礙乎新能源汽車景氣。

但是永興材料Q3業績下滑-29%、中礦資源Q3業績下滑-20%,4季度行業進入景氣度週期,量價齊升。既然如此,MIM金屬是否一樣?

MIM需要連續爐加工生產,產能大概50%用於消費電子,手機、耳機、手錶的精密元件等,今年開始用於5G手機散熱導管、小規模摺疊屏鉸鏈。預期2021年摺疊屏放量,需要更多MIM鉸鏈元件。包括蘋果將推出摺疊屏手機。

但是幾乎少有人知道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傳統汽油柴油車,也會使用MIM,但規模不大。受汽車智慧化趨勢,車攝、雷達、調節器、渦輪、葉片等各種精密元件也開始需要MIM金屬粉末,其增量邏輯等同於鋰這波行情,受益於新車型銷售景氣。

1、金屬粉末MIM需要連續爐,有行業壁壘,行業玩家屈指可數。鋰供給複雜,各種途徑、包括回收。

2、金屬粉末MIM整體產能有限,某MIM公司Q3下滑-15%,但是營收增加8%。另一些MIM公司受並表影響不討論。也就是說在不景氣時期,MIM 的產能也能維持相對景氣。但是市場只知道新能源汽車用鋰,卻忽視無論是新能源汽車或者傳統汽車,投放的新車型,因為汽車智慧化因素,也開始規模化使用金屬粉末MIM。

舉例說明12月14日浙商證券的研報,東睦股份11月PM業務單月收入約1.4-1.8億元,再創新高(年化17-22億元,歷史最高17億元);汽車行業景氣度持續上行:公司PM業務與乘用車銷量相關性高,乘用車批發銷量同比5月回正,7月較6月提速近7個百分點,11月同比/環比增長11%/9%,預計11月PM業務增速優於下游,環比提升15-20%

受東睦股份整合上海富馳影響,市場擔心東睦年報不確定性,沒有高舉高打。

但東睦的資訊提醒我們去關注、觀察、投研另一些MIM頭部企業。

小結:

1、MIM在新能源汽車賽道和傳統汽車轉型汽車智慧化的絕對增量和彈性是樂觀的,一部手機、一對耳機使用MIM大概就是幾克、幾十克,但是用在汽車是幾公斤。具體增量和彈性請閱讀相關研報,瞭解各廠商新車型使用MIM的情況。

2、MIM產能、認證、毛利有序,很難巨大價格波動,市場尚未得知或者說尚不知道,新能源汽車除了需要鋰、鎳、鋁、銅,還需要MIM金屬粉末。

3、某種意義上市場對MIM公司的定義為消費電子公司,目前市場認知其50%業務來自消費電子。如果汽車智慧化賽道放量,其比重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可以樂觀預見車用MIM產能將追趕消費電子。

換而言之,在產能相對有限,例如大部分鋰產能投放也在2021年,MIM的毛利、景氣程度會不會超越鋰?

某些MIM公司會否補漲並最終超越部分鋰公司?靜待賣方研報。

相關企業:精研科技、海昌新材、東睦股份

14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稻盛和夫:阿米巴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