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對中芯國際制裁的影響,目前開始逐步清晰了。

中國半導體未來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基本上就被封死了,這是一場不小的挑戰。

之前封鎖華為的事件,直接導致晶片設計公司的需求和訂單爆發;

而封鎖中芯國際,帶來的利好應該更多是在半導體材料公司層面,所以類似鼎龍股份之類的半導體材料公司,可能是未來兩年潛力比較大的賽道。

邏輯核心是華為海外不能買了,所以國內買,核心需求是晶片設計公司的產品;而當時對國產材料需求不高,因為材料不貴,但質量不好的代價太大了,會導致一個批次全部報廢,所以企業使用動力不強,但中芯國際制裁後,使用的需求會大大增加。

針對目前美商務部限制中芯國際的措施與市場預期,具體分析如下:

1、被列入實體清單是此前美針對中芯國際的一系列管制之後的延續,對於美的此次加強管制,市場有一定預期,具備了一定的免疫力。

2、目前來看,針對10nm及以下的先進製程,所需美系裝置材料被直接拒絕出口,對於10nm以上的製程,延續之前的MEU限制,需要美系裝置材料商申請許可證。

3、截止2020Q3,中芯國際量產製程中,涉及到10nm以下製程節點的收入為0,中芯國際到最新3季度為止,最先進量產製程節點是14nm,所以從實際生產經營看,並不受“10nm及以下製程必需物品禁止出口”而造成生產關停類的影響。

處理器晶片和網路連線的檢視-3d渲染View of a Processor chip and

綜合來看,在新形勢下,全球半導體新的供需矛盾,是原有的半導體供應鏈全球化格局和大國博弈下科技封鎖間的矛盾。

供需間的不平衡將打破行業既有格局,破局是最重要的抓手。資本對於行業變化是敏感的,我們認為這是投資關鍵的主線。破局的最重要抓手還在於國產自主化供應鏈。

中芯成為繼華為之後第二家遭受美國貿易限制的中國領先科技公司。比對2019年華為供應鏈對模擬晶片的國產替代訴求,本輪晶圓製造環節同樣有對上游材料的國產替代訴求。

從國產替代角度看:這是半導體裝置材料廠商實現國產替代的一大機會。如果美國裝置出口商無法向中芯國際供貨,培養本土裝置和材料廠商有望加速。如果談判能夠持續爭取到時間,結果總能邊際向好。

投資線索:國產替代從19年開始,最典型的戴維斯雙擊品種是在設計領域。

對於設計公司而言,抓斜率提估值的類比邏輯明年兌現在新上市公司上。國產替代線轉移到材料公司,材料行業類比於晶片中的模擬賽道,銷量多樣化,品類突破從0到1是開始是邊際是EPS,後續持續放量和品類擴張是從1到N,是長期是高壁壘是高PE,重點關注明年品類突破的材料公司。

實際上,近一半半導體產業鏈股票今年以來回撤超30%,資料顯示,包括中微公司、北方華創、至純科技、芯源微、滬矽產業、精測電子等。

在機構普遍預測此次事件中,有望受益的國內半導體裝置和材料概念股中,機構預測2021年盈利增速超30%的共有18家公司。

行業龍頭北方華創是國內主流高階電子工藝裝備供應商,也是重要的高精密、高可靠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前三季度淨利潤實現59.87%的增長。

測試裝置門檻較前道裝置低,目前以華峰測控、長川科技為代表的少數國產測試裝置產品已進入國內封測龍頭企業供應商體系,透過不斷的技術創新逐漸打破外資壟斷。

立昂微的主營業務為半導體矽片和半導體分立器件晶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半導體分立器件成品的生產和銷售,半導體矽片產品主要為8英寸、6英寸及6英寸以下的矽拋光片與矽外延片。

風險提示:文中涉及邏輯僅是上下游邏輯梳理,不做任何投資建議,僅供投資者朋友們學習參考!

10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高速增長的「伴隨診斷」行業背後龍頭企業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