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九股一生
阿里於11月1日美股盤前交出了2020財年第二季度的成績單(對應自然季2019年Q3,下文按此定義)。
營收達到1190億,同比增40%,超出了彭博一致預期的1167億。
分業務看,核心商業收入1012億,同比增長40%,增速在大基數基礎上繼續放緩;雲端計算收入92億,同比增64%;大文娛收入72億、創新業務收入12億,同比皆溫和增長。
Non-gaap淨利同比增40%,達到327億,再創季度新高,也大大超出彭博一致預期的269億。
由於阿里業務體系已非常龐大,我們這裡簡單挑幾個重點的業務和指標觀察下本財季表現。
國內零售平臺使用者穩健增長,GMV放慢
近一年來拼多多在向一二線城市滲透,而阿里則大舉向拼多多的下沉市場進軍,上季度阿里年度活躍消費者增長2000萬,新增使用者約有70%來自欠發達地區。
本季度該指標新增1900萬,環比增速略有放緩。作為對比,上季度拼多多的活躍消費者環比大增4000萬,Q3如果拼多多繼續環比大增4000萬,將達到5.2億,佔到阿里的75%。此慢彼快,拼多多的相對體量變化是非常恐怖的。
GMV方面,天貓實物GMV作為增速位26%,雖然仍明顯高於同期線上實物零售21%左右的增速,但還是有比較明顯的放緩,也與上個季度GMV加速增長形成鮮明對比。
現金牛--國內零售平臺營收保持高增速
本季度客戶管理收入413億(可以理解為廣告)增速為25%,佣金收入162億,同比24%,兩者合計同比增速25%。
國內零售客戶管理與佣金收入代表著阿里的基本盤,本季度在同比基數已經較大基礎上保持25%的增長速度,增長相當穩健。不過另一方面,如果GMV增速繼續放緩,未來勢必對變現增速帶來壓力,轉而拖慢阿里的腳步。
新零售
新零售業務(盒馬、天貓進口、銀泰,天貓超市)收入184億,同比增長125%,低於上個季度的134%。
在最受關注的盒馬業務上,本季度末門店數從150家達到170家,淨增20家。隨著盒馬從捨命狂奔到保命狂奔,雖然開店數量仍在增長,但盒馬開始更加關注精細化運營,盒馬門店的業態也在向小門店差異化方向探索。
本地消費者服務消費者服務(餓了麼、口碑)Q3營收68.3億,同比增長36%。對比之下,美團Q2僅外賣業務營收就達到了128億,同比增44%。
就目前來看,阿里在本地生活的市場份額還在被美團擠壓,日子難過,格局一時難以改變。但長期來看,阿里對於這塊業務的投資仍將持續,在藉助新零售,文娛等生態協同的攻勢下,仍有望守住市佔率。本地生活業務幾萬億的市場空間也十分廣闊,足以容得下兩個玩家。
雲端計算阿里雲營收本季度達到92.9億,同比增長64%,相比上季度66%的同比增速繼續小幅下探,但仍處在高速增長軌道中,整體來看,預計隨著國內雲端計算滲透率上升以及單客戶付費額不斷提升,阿里雲業務收入仍將保持較高增長,至少近5年應該都能保持40%+的水平。盈利方面,保守預計阿里雲的利潤率在2025年能達到5~10%%,屆時起碼會貢獻幾十億的經營利潤。
盈利能力阿里在巨大的規模效應上具備高盈利水平的能力,本季度EBITA率27%,環比小幅走低但仍屬健康。
在核心商業中,本季度4新(虧損由大到小為本地服務、lazada、新零售、菜鳥)經營虧損70億,環比有所擴大。而大文娛和創新業務的虧損也未見明顯改善。
小結本季度是是阿里巴巴向資本市場交出的連續第4個超預期財報,不過不同於Q2財報大超預期,Q3這次只是小超。本季度值得關注和思考的兩點,一是天貓GMV增速明顯放緩,背後是季節波動還是拼多多競爭作用更多?二是重資產、重投入的新業務在激烈的外部競爭環境中,能否穩住份額,持續縮小虧損?
不過投資者可以放心的是,這些外部因素更多是帶來盈利能力和增長速度的干擾,而不會影響到阿里的基本盤。阿里成熟的生態和絕對領先的電商規模,使其擁有極寬的護城河。戰略佈局的新零售、大文娛及金融、支付、物流等基礎設施,繼續鞏固阿里在核心商業生態與科技領域的長期競爭力,確保了長期的增長空間。
編輯/richardli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觀點,不代表富途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根據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相關的風險因素,並於需要時諮詢專業投資顧問意見。富途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對此富途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